给点阳光就灿烂(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13: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点阳光就灿烂(网友来稿)

萧磊  

“同学会具体安排在正月初四上午11点在龙山宾馆……”收到老班兄弟发来的短信时,我刚从华谊商厦的四楼捧了几本书漫无目的地走下来。

边走边想着“几年不见,一帮兄弟姐妹会变成什么模样啦”钻出了商厦,发觉暖冬的阳光正抚摸在大街上红男绿女的脸上。忽然冒出一句话来:给点阳光就灿烂。大概也是我时下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吧!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就过去了。大学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我们就像掉进容器的物体,时间便是溶液了。有些人经过时间的冲刷浮了起来,有些人仍旧沉淀在容器底部。很不幸地,我成了后者,当初怀揣着梦想走进这个容器,四年下来,依旧没有做出些什么成绩来。

爬出了容器,一脚便掉进了阔别了七年的初中母校。母校早已是物非人非事事休了,留给我的是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也常常令我想起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一段话:“我在少年时,看见了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很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每天的工作便是备课、上课、批改……日子像复印机一般被一成不变地复印着,几乎很少有能留一点时空给自己了。

时间依旧,生活依旧。

正月初四的阳光给久阴不晴的天气带来了些许亮色,龙山宾馆门口的班主任和老班正在迎接着几年不见同学们,笑容一如阳光灿烂。

饭桌上酒肉穿肠过,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容颜的变化。当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不能免俗,传统而又流行的保留节目就是怀旧,怀旧便是麻醉剂,不会有疼痛之感,只会觉得美妙而模糊就好像牙掉了露出了豁口,总是忍不住要去舔一舔。高中的学习生活始终是我们无法绕开的话题。

酒足饭饱后,便是运动。刺耳的音乐,晃动的灯光,扭动的身躯,望着眼前的情景,坐在黑暗角落的我总有些不适应。这时,好几个同学凑过身子问我“还写吗?”“好久没动笔了,懒了!”我无奈地回答道。黑暗里出来的都是一声“唉”。我看不清他们的神情,不知道这一声“唉”里有什么:遗憾?惋惜?甚或其他?

依稀记得高中毕业的班会上,班主任让我们谈谈人生理想或生活愿望,轮到我时,一想到自己在报刊上发表了二十几篇“豆腐干”,就豪言壮语起来:“想在有生之年出一本个人专著,送给大家!”话音刚落,掌声和赞赏的目光将我团团围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俨然成了一个作家。

经历了黑色的七月,绿色的八月,终于迎来金色的九月。带着对文学的憧憬,跨进了心仪已久的中文系殿堂。面对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书籍,才气逼人的师哥师姐,一下子觉得自己很幼稚很渺小,就像一只蚂蚁一样平常普通。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至少是一只爬行在梦想路上的蚂蚁,总有一天能爬到胜利的终点。于是常常蹩进图书馆,在森严而立的书架间,在多得让人昏厥的智慧间穿行;或者像诗人洪烛那样自诩为“爬格子的蚂蚁,找不到自己纸上的阡陌”。偶尔有一两篇“豆腐干”发表也让我激动不已,可以一个人躲在寝室里,用骗来的稿费买来“青岛”外加真正的豆腐干和花生米慰劳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像一个作家了。

直到有一次去参加文学社里的沙龙,我们的社长说了一句让我感触颇深的话:“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优秀的作家往往都不是中文系里出来的!”回想起自己所接触到的有限的作家里,的确很少有中文系出来的。忽然想到凭自己的智质大概一辈子也成不了作家的。还有一次在课堂上,教我们“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王教授无奈地说出了“这年头,被人称文学青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啊!文学青年已经成为‘傻冒’的代名词了!”坐在底下的我觉得自己还真像是个傻冒!

那就现实些吧--少做作家梦!有心情的时候编些“豆腐干”来骗些稿费,好歹塞塞牙缝啊!

我一直很幼稚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学着像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那样的潇洒--“左手教书育人,右手爬字骗稿费”,但我实在太高估自己了,能够不误人子弟已经是很不错了,也没时间没实力去爬字,当然也骗不到稿费塞牙缝了。

或许也只能老老实实做回“一本书,两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十五分钟”的教书匠了!偶尔做一下梦,就像现在。

 作者邮箱: xinhuanet6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