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17: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网友来稿)

董建文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网友来稿)

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既在做“奴隶”又在做“主人”。他们一方面在做教学内容的奴隶,一个劲的崇拜教材的权威,竭力强调教材的神圣;另一方面又在做学生学习的主人,努力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点灌输给自己的教学对象,惟恐完成不了“授业”的大任,长此以往,使得一部分学生的个性都被扼杀。但扼杀者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这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启迪。正是这种启迪,这种帮助造成了本不该造成的个性发展。因此,陈旧的教学方式是该结束了,应还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而新课程正好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并能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呢?我认为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一、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综合学生自身条件与社会 需求,不能再使用教学中的单一模式,即教学不再是单独的课堂上的教学,在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如:学生中智商的原因,兴趣爱好的不同,在某一科,某一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就不能“鼻子眼睛”一把抓,要适当地作激励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多给学生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如在课堂上我一向采用自由发问,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也不是我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去探究。有时是通过辩论之后而得出答案,我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使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并在教学中树立学生自主、创新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精神。

    二、在教学中,老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对教材也不能一味的仰慕、赞叹、崇拜,要引导学生带着质疑、挑剔甚至批判的态度去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性。常言道:“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妹妹”。这说明了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由此可知开放教学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杜绝教师那顶“传输带”帽子。如果课堂里能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对新课程改革就有了新的转变与突破。

    三、在教学中,老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改以往的“施工图纸”为实际预案,把握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站在新课程目标的高度,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并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人 、尊重个性。如在教《越巫》时,我疏通文意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巫师驱鬼纯属偶然,不是有真本事,是骗人钱财”。我点头以示肯定。有的说:“巫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揭示了邪恶者终究会被人民镇压。”我连连点着头表示肯定。有的说:“巫师驱鬼也是一种职业,多一个巫师就少一个下岗工”。这一问题的提出撩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一男同学好象气愤地说,“这不是职业,这是欺骗,这是好喝懒做下辈之流的表现,要靠这种职业攒钱,我宁愿饿死”。“我也反对!我也反对!”就这样,课堂上充满了自主,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当然在运筹的过程中还的注意学生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智商方面、基础方面),要提倡“自由选择”,让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

     四、在教学中,老师要破题激趣,先声夺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照此类推,最好的老师就是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老师,就是能够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要达成这一点,老师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年龄特点。如在教授鲁迅的《故乡》一文时,对于杨二嫂的贪婪、刻薄,我运用莎士比亚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样,不仅拓宽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课程魅力四射,自身乐在其中,受益无穷,学习欲罢不能。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教学的目标;赋予学生健康的个性,也是老师教学的归宿,最终达成培养人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成长。

 作者邮箱: 湖南省浏阳市官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