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语文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16: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构建人文语文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网友来稿)

张梅芳    摘  要:对高中生进行有系统的文化渗透,提升人文素养,这是语文教育界长期为之呼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操作上予以阐述。提出“人文语文”这一概念,构建“人文语文”的整体框架。同时探讨编排、教法、学法的具体模式,为高中语文的人文教学领域开辟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构建人文语文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网友来稿)

关键词:人文语文;人文素养;人文典故;人文语言、人文精神、体系

   一、缘     起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已全方位地展开。怎么改?当然离不开教材、教法、教纲、考纲、教育思想等几大方面。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多年以来的语文教改成果是相当丰富的:教材改了,由“爷爷教材”的一统江山,到统编与分编的各显其能;教纲改了,由语文属性的模糊与偏离到明晰与定位,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界定语文的“双重性”--工具性与文化性;教法改革上更是名家辈出,钱梦龙、魏书生、于漪、洪镇涛等的改革著有成效。教育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素质教育已成国人共识,创新教育更具时代特征,继而,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会国各地得到积极响应。总之,此次改革推动了语文教育朝更自主、更开放、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的语文教育并没有使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即使是语文成绩优异者,也只是在某个(某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拨尖。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别忘了,人文素养是所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核心。人文素养并非坐而论道的玄学,我们认为,其内涵包括: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它们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与涵养。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长期的人文教育工程,非中学阶段所能独立承担。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师、文化学者,其人文素养程度大都极为高深。有的博古通今,如近现代学人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鲁迅等;有的学贯中西,如胡适、林语堂、朱光潜、李大钊、钱钟书等人。即使像今之学人,如钱理群、周国平、金庸、余秋雨、林清玄等人,其所以著作等身,也是与他们们深厚的人文功底分不开的。这些大儒们其实秉承了优秀的儒家思想。子曰:“君子不器。”强调的正是博学而非技能的思想。近来,西方国家的语文教学对人文的重视也日益突出。其教法不拘一格。有让学生制作家谱的,有让学生追溯本地历史渊源的,有让学生研究阿以冲突的,还有让学生认识艾滋病的等等。由此可知,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中外皆然。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1、语文的属性有其人文性,且与工具性齐头并进;2、培养和提升初级人文素养的黄金时期在高中阶段;3、现有的语文教学改革多侧重教法、学法的改革,忽视或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改革。我们不妨以洪镇涛先生的改革为例来说明。

洪镇涛指出:“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认为,这一著名论断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语言”的范畴被无形的框定在祖国的语言文字内,旨在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其实,“语言”还包括承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西方经典语言(并不一定非得用汉字表现出来)其二、“学习语言”论少提或不提语文的文化性,即有“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尽管“文以载道”和:“语言是思想的结晶”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语言材料不足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解决语文的文化性问题。“人文语文”中的“语”不仅姓“中”,还应姓“外”。不仅孕藏在精选的艺术语言之中,还孕藏在非艺术语言中。如中外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经典意象、宗教母题等,它们以三言两语或只言片语的形式出现,没有多少值得涵咏、感悟的语言。但我们能忽视其带有教化和可供开掘的人文知识、人文意象或人文感悟的一面吗,能抹杀其特有的人文价值吗?

另外,洪镇涛指出:“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对这种说法,我同样不敢苟同。从工具性上说,这种说法比较正确,但从文化角度,中学语文课应该有其抽象的知识体系。如以儒道为主的东方文化,以宗教、哲学为主的西方文化,它们又构成了璀粲的世界文化,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面面俱到,只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文化系统,不至于培养出这些门的畸型语文人才--语言感悟与运用的巨人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侏儒。

所以,我们一面要沿着洪镇涛倡导的“语言语文”这一方向前进,一面要竖起“人文语文”这面大旗。前者提升学生在语言感受悟、积淀、运用方面的能力,后者提升学生在文化上的人文传承、积淀、创新方面的素养。世界日趋一体化,各国国文(语文)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利用中国汉语学习外来民族语文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中国语文应有两个面向一个宗旨。即:面向东方和面向西方。以汉语的感悟、运用与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宗旨。

如果我们把现行语文教改比作“二战”中的第一战场,那么,“人文语文”的教改可视为开辟后的“第二战场”。它将与第一战场遥相呼应,互相配合,相互渗透,共同完成语文教学的伟大使命。

二、高中阶段,“人文语文”应组合为以“人文典故”为主干,以“人文语言”和“人文精神”为两翼的结构模式。

1、“人文典故”主干地位的确立。

人文典故是指被古今中外的诗文所引用或由古今中外诗文所产生的有价值的故事或词句。人文典故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即能体现某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精神内涵,心理特征。与人文典故相对应的是自然科学典故,由于它不具有足够的人文属性,故不宜做“人文语文”的学习材料。如马德宝半球实验,克隆羊的诞生等。因为它们少有或没有人文学科的张力。

人文典故与人类对文化的传承有关。人类社会对文化的传承大致有两种主要途径,一中是以物质为主的文化遗存,如象征埃及文明的金字塔,象征希腊文明的雅典城,象征东方文明的长城、敦煌莫高窟。一种是以意识为主并借助文字传载的文化遗存。如中国的四书五经、西方的宗教典籍、文化古籍等等。对于第二种,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即人们在继承时,并不是全面掌握古今中外文化典籍的所有内容(这几乎不可能),而是择其精要择其主体,或是择其一隅去充实自己。而那些所谓的“精要”“主体”“一隅”其实是以典故的形式呈现、传承和开掘的。所以在高中三年里,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下,让高中生有选择触摸人文典故之肌肤,积淀人文典故之精髓,挖掘人文典故之精神,这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语文教育培养“博而略精”的语文人材的必然选择。以人文典故为依托的“人文语文”教学确立了人文典故的主干地位。

2、两翼的作用及与主干的关系。

作为高中生,到底要学典故的什么?又怎样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这是本文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学习典故,就是学习它的“两翼‘--人文语言和人文精神。”人文语言‘,统而言之,一切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词、短语(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均可称之为人文语言,积淀并运用“人文语言’,将会使生命的个体感到有连接古今、贯通中西的丰盈充实。何谓人文精神?一般认为,它是人本主义的体现。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内涵要丰富得多。8总的来说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精神集合体。人文典故有它的多面价值。如“愚公移山”和“叶公好龙”这两个典故,它们固有的精神在于,一个褒扬愚公的伟大,一个贬斥叶公人格的涉渺小。但作为人文典故的个案(语文材料)我们全研究得出另外一些有价值的人文精神:如对愚公思维方式的思辩,对叶公美学心理的揭示等等。因此,面对如此浩繁的典故个案,我们在学习(含探索)其人文精神时,可提倡“喜新不厌旧”的思想,它会提升我们的理性批判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由此说来,人文语言和人文精神其实是人文典故的双重灵魂(至少一个)。没有了“两翼”人文典故只不过是无生命的材料和谈资,有了“两翼”,黄故才被激活,“灵魂”才能“出窍”。所以,主干与两翼的关系并非主次、从属关系,而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编排“人文典故”体系三原则

遵循语文教材编排顺序的原则。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排顺序,在人文领域,有一隐性的学习流程,即以时间为经线:早期古代散文(如诸子散文)→中期古代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现当代中外文学。鉴于此,我们在“人文典故”编排上也大体以时间为经,以分类为纬。

遵循高中生的思维特征原则。高中生形象思维依然在发展,但抽象思维也大行其道,这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存并行,且后者日益在提高的思维特征有利于人文典故的编排与教学。所以,先让学生接触古代神话、传说、寓言甚至童话,以适应形象发展的需要;而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又会有别于小学初中时的感悟,鼓励并启发他们积极运用理性思维,使某些文学、艺术的母题或子题得到创新的思考。

遵循求实、客观、全面的原则。编排或查阅人文典故要忠实于原文,全面完整地呈现典故真面目。不捏造,不歪曲,不遗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而原始的“人文典故”个案。当然,文学典故有它的衍生、衍变现象,也允许学习者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像加工,合理地再创造。

高中“人文典故”体系一览

高一(上)

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

㈡外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

㈢诸子百家典故集成

高一(下)

㈠东周列国秦汉典故

㈡中外民俗典故

㈢中外哲学、宗教典故

高二(上)

㈠三国魏晋名士典故

㈡唐宋元诗词曲经典系列

㈢中外名著人文典故系列

高二(下)

㈠中外近现代文化名人专题系列

㈡关于生态、发展、和平的地球故事

㈢其它文化故事补遗

高三(上、下)

㈠人文故事整理、归类、思辩

㈡人文典故的巩固与测评

 四步曲的学习途径

“人文语文”强调其人文性、文化性。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普遍的共性和相互渗透的兼容性这一特点,在中学阶段,我们尚未具备对文化个性的具体而精深的分析的条件,但能初步去探涉这一文化析河流,并将每一步落实到教学的行动中。为此,我们找到一条“四步曲”的学习途径。那就是:查阅典故;积累典故;研究典故;运用典故。

1、查阅典故,落实材料。可培养其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对典故的信息洞察力,培养对典故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完整典故与片断典故的比较能力。

2、积累典故,拈精摘要。培养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提高感悟品味“人文语言”的能力,增长相关的语文知识。

3、研究典故,传承创新。对典故的纵深挖掘和横向比较,提高学生的批判怀疑意识,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辩能力,培养精神。

4、运用典故,提升素养。将典故与人文地理人文世界相合。将过去与现实相结合。在写作、演讲、辩论及考察、宣传、倡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设置六种课型

以学习“人文典故”为中心的“人文语文”教学可设置以下六种课型:

㈠典故语言表达课。这里又分为两类:口头语表述和书面语表述。口头语表述还可分为背诵或诵读经典篇目和口头意译古代散文故事。书面语表达是将典故以作文的形式形诸文字。如对屈子怀沙沉江、庄子梦蝶的想象扩写、补写

㈡典故个案研究课。研究内容多样,研究方法多样。

㈢典故归类比较课。如何归类、比较,这要视积淀或提供的典故多少而论。比如,将以下这些名士按某一角度归类、比较:司马相如,嵇康、诸葛亮、俞伯牙。你似乎很难发现其共同点,但他们的 些典故均与‘琴“有关。我们可以以“琴的故事“将它们一一串起,那就是:司马相如弹琴得伴侣;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嵇康刑场抚琴傲死生;诸葛亮空城操琴退大军。比较的是:“琴的故事”里有爱情、友情、生、死、智慧、精神等永恒的话题。还比如对项羽、曹操等人的评价,对东西方同类故事的比较等。

㈣典故阅读练习课。可以分为老师设计、学生设计和师生共同设计的练习,然后解决练习。以此训练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㈤典故竞赛节目课。它融娱乐、竞争、知识于一体,类似央视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节目。

㈥典故能力测评课。可分为单项测评和综合测评。如我曾出了一期为对联为形式的单项测评。因为对联这一国中国人文奇葩中孕含了不少人文典故知识。

加强两个合作

“人文典故”的教学应与“学习语言”的教学相结合。两类不可偏废。前者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后者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和补充。

“人文典故”的教学应与“研究性学习方法”紧密结合。人辩文典故及其知识虽以“死”的状态存在,但我们切不可死教,死记,以讲代学,或生硬灌输,否则会成为“吊书袋”式的酸腐之人,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自主乐学的原则,使人文典故教学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邮箱: zmf19722003@yah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