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3 19:23: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梅洪建

《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当集体研究式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已逐步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笔者却以自己的目光剖析教改的现状,发现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分组艺术、竞争机制等却日益僵化。一些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也对此产生了反感。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它们也成了纯粹用于表演的作秀行为。

为此,笔者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来激活课堂,调动学生。本课就是笔者所谓的“空白教学法”的一节探索课,现录之如下,请各位同仁指正。

[具体操作]

第一环节:自学填补

(一)导课:同学们,都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吗?

(是学生熟悉的作品,为调动学生的兴趣)

生:看过。

师:在小说的结尾处,胡斐和苗人凤决斗雪山之顶,苗人凤刹那一个闪失,胡斐举刀下劈,你能想象下面发生的故事吗?金庸先生是没有告诉我们的呀!

(霎时,学生争论不休,有说劈下去的,因为父恨血仇;有说劈不下去的,因为若兰之爱,总之,课堂气氛比较良好。)

(老师顺势导入课文)

(二)、填充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空白值得我们去填充,尤其是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是我们将作者留给我们的空白填充好了,理解起来将会是另一番天地。下面我们学习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的小说《染血的汉碑》,请大家先听录音,然后思考。讨论和填充以下三个空白,好吗?

(老师一边放录音,一边将三个问题写在黑板上)

1、汉碑是如何夺回来的?想象当年发生的故事?

2、想象当年的顾康是怎样的一个人?

3、填充肖林为什么去S县?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录音放完后,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非常想了解的。)

(大体如下:1、当年日本人夺取中华民族的文物古迹,汉碑就在其中,然后被以肖林老师为首的一个连发现了。为夺回汉碑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牺牲了好多的同志。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突然间肖林连长一下子从战壕中跃出,追上抱着汉碑的一个日本兵,死死地与之争夺。后来一群日本兵也涌上来,用机关枪打得肖林连长浑身是血,而肖林连长却死死地不放手,知道我军战士全部上来,消灭了日本兵。当我们的战士将肖林连长和汉碑夺回来的时候,他那失去控制的鲜血点点滴滴地汇聚在碑刻的笔画之中,成了这块染血的汉碑。)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的丰富。第二、三两个奥赛小组还主动请缨,上台表演了当年的场景。投入、动情,也惟妙惟肖)

(2、顾康是肖林连长连里的一名小兵,读过几年书,是一个文弱书生,打仗行军的时候经常掉队,有时苦了累了还会抹泪。但那一场争夺汉碑的战斗中他表现得还是非常勇敢的,还受了伤。)

(3、肖林老师因年事已高,往往比较怀旧,尤其让他难以割舍的是那片他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于是他去了S县,想看看那块曾经很贫瘠的土地上的善良的人们是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于是他到了那里,遗憾的是他看到了那里仍然是满目创痍。于是心痛的他与乡亲们谈起了如何使山区脱贫的办法。谈话中,一些老人提到了当年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于是乡亲们决定修一座英雄纪念碑,以求革命精神激发人们建设家园的热情。在写碑字的问题上,大家一致提议让本乡本土的顾康来写。于是肖林老师主动要求,来京求字。)

说明:填充这三个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是为揭示主题服务的。

第二环节:探究提升。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想象也非常合理。那么综观全文几次出现了汉碑?汉碑分别遭遇了什么?说明了汉碑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大体:三次。第一次血染汉碑;第二次被顾康之流糟蹋;说明汉碑不仅是一个历史遗物,它还凝聚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中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的象征。)

师:顾康现在是什么样一个人?肖林呢?二者比较说明了什么?

(这里用到了前面所填充到的空白。)

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大体:顾康为了虚名而不惜折去汉碑几十年的寿命,为了金钱不惜向自己的曾经的首长收钱,为了虚位而不去接自己的老领导。肖林一直保持着耿直的革命主义传统,始终和人民保持血肉的联系。二者的对比说明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很多人为了私利而丧失了革命的本色,忘记了革命传统和曾经的苦难。)

说明:设计本题是想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揭示文章主题。

第三环节:比较阅读

师:(下发材料《哭泣的圆明园》)请同学们看材料、听录音,思考:

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主题方面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生:(听录音)讨论、交流、汇报。

(大体:都是警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染血的汉碑》的主题是不要忘记革命传统,《哭泣的圆明园》的主题是不要忘记过去的曾经的耻辱。)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讨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留下来有没有价值?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曾经的光荣和耻辱?

生:自由讨论。

说明:这里不需要固定的答案,只需让学生明白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传统也就够了。

[教后总结]

本文试图用“空白法”完善文本,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逻辑不十分严密和拓展稍微偏离的不足。但课堂的整体气氛还是非常不错的,相对而言,笔者自以为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注:《哭泣的圆明园》附文: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意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的。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般的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这遍地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那冰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拱门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四周没有人。我没有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咱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元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相掷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几位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石碑凄照相,那捧着相机的人说:“笑!笑啊!”这些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的,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石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吗到这大水法遗址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残破的罗马廊柱,眼眶和心口就隐隐地疼起来。

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那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要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的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来的必要了,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盖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 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以空白激发想象,

                 点燃课堂

--教《染血的汉碑》

◆梅洪建

源于一个中途休息的假期,无聊的我不喜欢抽烟,也不喜欢喝酒,就在百无聊赖中拿起了《当代西方文论》。突然,“接受美学”这一个枪眼的名词跃如眼帘,无聊的我的状态被好奇的心理击退了。我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原来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读者接受文本,并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知识构成、审美修养等填充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霎时,一种念头涌如脑海:在日常教学中我何不利用文本中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点燃有些乏味的课堂。于是就有了《染血的汉碑》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的导入便以一个同学们都很熟悉和感兴趣的武侠故事入手,让学生明白空白的概念。同学们的兴致比较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笔者主要设计目的是突出汉碑自身的形象和价值,通过让学生填充空白达到这一目的,同时将肖林这一形象凸现出来。填充顾康的形象是为了使之与当前的“自我”进行对比,汉碑的自身价值非凡的价值、变化的顾康和不变的肖林老师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可以映出文章的主题:歌颂老一辈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优秀传统,鞭挞某些见利忘义,丧失革命者本色的人,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传统和历史。

诚然,授课的后半部分侧重于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学生正视历史,关照现实,继承传统,屏弃不良,使整个“空白”课的有些“走样”,但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欲还是比较强烈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作为一中尝试,笔者以为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反思之,笔者以为,若要使“空白”教法真正活跃起来、使用起来,在空白问题的设置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性。一篇文章,尤其是小说,往往有很多悬念,可以说每一个悬念都是一个空白。倘若将全部的空白都留给学生去讨论、去填充,同学们就会有疲于应付的感觉。学习或者是授课的本质应该是快乐的,是兴趣盎然的,它不应该是一中负累。因此,我们在设置空白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的价值或者是它的有效性。

二、趣味性。空白的设置或者可以说是空白教学法的尝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点燃课堂。因此,空白的设置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当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的客观结果是促使体内激素分泌,从而刺激大脑皮层,活跃人的思维。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和谐。趣味性的空白的设置要照顾到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知识构成,“投学生所好,教老师所教”应该是空白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层次性。由于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知识构成所限制。很多的东西学生是不可能全然理解,并且文本中的空白也是行文的目的来限制的,它本身也包含层次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设计空白问题时,不要一步到位,要在学生的无意识中有意识的设计空白。例如笔者在本文的设计过程中两个空白问题的设计都是在学生的无意识中完成的。第一个问题是“汉碑是如何夺回来的?想象当年发生的故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本中能够找到蛛丝马迹,能够给学生的想象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同时这个问题一箭双雕,既能体现汉碑的价值,又将肖林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潜在地带了出来。第三个空白问题的设置是一个综合性的很强的问题,但在有第一个问题作铺垫的前提下,自然也就化难为易了。(第三个问题是:填充肖林老师为什么去S县?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诚然,本课的授课多成中也出现了颇多的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笔者试图从课堂内部机制上调动学生、激活课堂,自以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在恳请各位同人批评指正的同时,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唤起大家向课堂本身探究,以弥补只从外部激活课堂的做法,将课堂还给课堂本身,不断地完善我们的集体研究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