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说开去(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22:3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一篇高考作文说开去(网友来稿)

gaochaojun 

从一篇高考作文说开去(网友来稿)

    我们先来看一篇2003年的高考优秀作文。

甲三儿开讲

广东考生

各位好,又到了“甲三儿开讲”的时间了,今儿甲三儿要给各位讲几个故事,您听好喽!

第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啥?您听过了?哎!莫急,咱今儿讲的重点不一样!话说这白骨精得知唐僧去西天取经要经过自己那山,可乐了!就变成了一个老头去骗唐僧。可他骗不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给孙猴子认出来了不是?于是悟空就一棒打死了那“老头”,可白骨精却溜掉了。这下唐僧可饶不了悟空,要念咒。悟空当然急啦!“师傅,那位老人家真是妖精变的!我是您徒弟,我不会骗您的呀!”“什么妖精?悟空莫狡辩!”就这样,唐僧相信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老头”。

哎,先打住,甲三儿再讲第二个故事。王选,您知道不?对!就是那个代表中国细菌战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师。在她打官司的过程中好多人帮她哩!住咱隔壁的刘大爷就资助了五十块钱!我今儿要说的是帮她的人当中啊,有一个日本的女大学生叫直子。她自从知道了王选打官司这事儿以后,一直在帮助王选做翻译,找律师啥的,一分钱都没收过!还倒贴钱帮忙!人家是日本人,和日本国亲不亲?和大和民族亲不亲?但人家相信你中国人说的话,相信你中国人是对的。这在日本多难得哟!人家不因为和你的感情淡就不相信你所说的事实,也不因为和她日本人亲就承认他们篡改了的历史课本!不容易啊!

再来说说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和现在纽约最有名的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有关。纽约在那儿?张大爷,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就像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一样!懂了是不?再说回去。那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本来就只是一个小旅馆的服务员,一天呢,旅馆没房间了,他就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让了给一对老夫妇。可谁知道这对老夫妇竟然是亿万富翁!他们觉得这年轻人有能力,又善良,于是买下了一幢酒店交给他管理,而没有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故事挺传奇的是吧?您说,这老夫妇是有儿子的人,却把巨大财产--酒店交给一个只有一面之交的年轻人,只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能力在自己的儿子之上!

今儿个甲三儿的三故事就说完了。您来说说,那唐僧和孙悟空亲不亲?直子姑娘和日本亲不亲?那老夫妇和自己的儿子亲不亲?都亲得很哪!可他们都相信了和自己不那么亲的人。唐僧信错了,直子姑娘和老夫妇却信对了人儿!所以啊,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目的和意图。您咂摸出这理儿没?您又是咋看的?今儿个甲三儿就只说这么多了。下个礼拜,“甲三儿开讲”再见吧!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文体自选”,于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文体都被搬上了高考试卷,甚至连相声、快板也出来了。这一方面打破了过去千篇一律议论文的局面,使高考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情况。有不少考生不是在文章的内容上花功夫,而是企图以形式的新、奇、怪取胜。有不少文章内容空洞,语言无味,只是在形式上玩花样,更有一些考生连在形式上玩花样的本事也没有,只好去模仿往年某些形式新颖的高考作文。巴尔扎克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儿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儿的是庸人,第三个人再这样说就是蠢才了。可惜这样的蠢才在高考作文中并不少见:2000年江苏有一篇《四幕剧》得了高分,时至2003年,《四幕剧》《三幕剧》还是满天飞。难怪有的阅卷老师一看到《X幕剧》就要哑然失笑了。

我并不是反对形式的创新,相反,我一直认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理所当然地包括形式的创新,对那些具有一定程度独创性的文章理所当然应该得到褒奖和鼓励。正是基于这一点,当我读到广东考生的这篇《甲三儿开讲》时,真是“眼睛一亮”了。作者采用了古代“说话”的形式,来演绎“感情与认知”这个话题:你听那声口,你看那神气,真是活灵活现,活脱一个“说话人”的模样;那种插科打诨、不时与听众交流,是常见的茶馆氛围:先说故事,再引出“教训”,是“说话”的典型结构。那真是写什么像什么哪。可是,哪种所谓的《三幕剧》《四幕剧》能拿到舞台上去演吗?那样的形式你能说它是好形式吗。

“感情与认知”本是一个多少有点板滞的话题,可是这位考生却举重若轻,以一篇“说话”,把它变得幽默风趣,轻松活泼,这就是机智,这就是独创了。

我喜欢这篇文章,还因为作者善于化用材料。我们有许多考生,临笔为文,往往感到没有材料可用,这一方面固然由于平时疏于积累,临场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也是不会灵活变通。其实,作为一个感性材料,其内涵往往是多义的、多向的、多层的,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去开掘的,关键是为我所用,突出和强调与我要说的观点相关的部分。本文所用的三个材料,其实都不新鲜,或许许多考生都读过、听过,但这位考生却能推陈出新(新在与话题的关联上),用来演绎“感情与认知”的话题。这三则材料,放在这个话题里,不说天衣无缝,至少是投簧合辙。你看他多聪明,一上来就为自己打掩护:“啥?您听过了?哎!莫急,咱今儿讲的重点不一样!”是啊,正是这“重点不一样”,就与“话题”挂上钩了。仔细想想,这三则材料的含义多着呢,适合的话题海了去了。不信,您试试!

(载江苏教育出版社<新高考>2004.1-2合刊) 作者邮箱: gaochaoju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