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的基础上互动--谈课文的元读与基于网络的教学(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39: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读的基础上互动--谈课文的元读与基于网络的教学(网友来稿)

黄邵辉 邵武一中

在读的基础上互动--谈课文的元读与基于网络的教学(网友来稿)

摘要:基于网络的语文教学课堂,元读是基础,网络是工具,互动是手段。网络为元读服务,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互动。

关键词:元读  网络  互动

    一、引言

课堂是学校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新课程理论认为,在课堂的定向上应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②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④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笔者以为,基于网络的语文教学课堂,恰恰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

但是,从目前一些课堂教学案例来看,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和课堂教学的表演化两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当授课者被要求开一堂公开课或要求参赛时,授课者为表现教育的现代化,授课者往往会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授课,课堂中有了优美的音乐、有了优美的图片甚至还有了动画,可从其授课过程和结果来看,形式热闹了,气氛活跃了,有的评论者甚至评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果真如此么?学生真地学到了该学的东西吗?

二、案例

下面是一份课堂实录:

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时间:2004年3月13日

年段、班级:初一(8)班

地点:网络教室

授课教师:杨老师

上课开始,学生面前的电脑已开机,并出现了用Frontpage制作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主页面。

师:同学们,《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的标题中,重点词是哪一个?

生(七嘴八舌):巨人、贝多芬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贝多芬的?首先请听一段音乐。

这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响起,师生沉浸在动人的旋律当中,约一分半钟,音乐戛然而止。多数学生还在回味时,教师开始引导了。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1:紧张

生2:奋进、高昂、生命的旋律。

生3:与命运作斗争

师:很好。贝多芬在命运中抗争什么?他的命运与常人是否一样?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网站看其生平简介,浏览速度要快。

学生开始进入网页“相关资料”中浏览《贝多芬的生平》一文,该文约2500字。《月光曲》乐曲在教室里回荡着。老师在学生之间走动,指导学生。3分钟后。

[评点:先阅读“相关资料”,本末倒置。2500字的文章,3分钟能看完?]

师:谁告诉老师,贝多芬的命运如何?

生沉默(约1分钟)。

生4:不幸

师:能否说具体一点?

生4: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母亲,父亲对他不好。祖父对他好,但去逝的早。

师:还有侄儿经常来麻烦他。

生5:贵族女子接受他的音乐,但拒绝他的爱情。

生6:他的经济状况也很差,童年生活凄惨,二十七、八岁就失聪了。

师:总之,命运很悲惨。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巨人”的含义吗?

生7:命运很悲惨,在音乐上却取得了成功。

生8:是对悲惨的命运有不屈的抗争精神。

[评点:思想品德教育是必要的,如果在读完课文之后,再提出问题,可能更好些。]

师:对。课文也是从这个方面写贝多芬的。同学们请看课文,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贝多芬是“巨人”的?

学生看课文(该文约1900字,用时约5分钟)。

[评点:引导学生读课文,好。]

生9:第22自然段。“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师:关键词是哪些?

生9:熔岩、拼命巴望挣扎

[评点:品味语言,好。如果能稍微描述,更好。]

师:对,这是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生(三三两两):语言描写。写出了贝多芬的抗争精神。

生10:最后一段也是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贝多芬的精神。

生11:第六自然段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他的坚毅。

生12:第九自然段也是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他的坚毅。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把第九自然段读一遍。

学生齐读第九自然段:“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评点: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但只限于浮光掠影,没有深入品味,可惜。]

师:同学们现在请打开“贝多芬的肖像”,看一看贝多芬不同时期的肖像。

学生在主页上打开“相关资料”,又从中找到“贝多芬的肖像”一栏,并把它打开。出现贝多芬不同时期的五幅肖像。

师:同学们,这五幅肖像有什么共同点?

生(部分):都缺少笑容。

师:还有没有?

生(部分):表现出坚毅地神态。

师:还有没有?

学生经过短暂地思考。

生13:没有沮丧地神态,好像在时刻准备抗争地样子。

[评点: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如能结合课文中有关肖像描写的语言进行品味,如“深邃”“凝重”“紧闭”,则更好。]

师:回答地多好啊。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地样子,我就知道很多同学都想说一说。那么,就请同学们进入“在线讨论”,在网上展开讨论吧!

学生进入“在线讨论”,

其中有讨论地提示语:“课文通过                      方面地描写,展现了贝多芬                       ,我的感想是                             ”

学生在线讨论约三分钟,下课铃响了。

    [评点:既有传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有网络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调动大面积学生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现在把讨论的内容保留在电脑里,下节课继续讨论。回去之后思考一下“你心目中的巨人是谁?并说说理由。好,下课。” 

这节课很热闹,学生也互动了,但是,请问,这是上语文课吗?笔者以为这是在上音乐课或者是人物介绍(历史常识)课,又有点像是电脑知识运用课,还有点像思想品德课,当然也有语文课的影子。但总体而言,这不是语文课。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本文而言,如果能就该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的阅读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第二题与第三题。那么,本节课的任务应算基本完成。

试看编者设计的题目:

研讨与练习 

一、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二 、注意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模仿这种写法,用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与同学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 

三 、课外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思想内容,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读一读,写一写 

重荷 愁苦 深邃 踌躇 巴望 锁闭 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在针对初一学生还要夯实基础这一特殊要求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这道练习题的基础上,既有整体阅读,又有重点领会,还有知识知迁移。这些题目注重的恰恰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去体会课文的“意思好处”。用福建师大赖瑞云教授的话说,就是“元读”。

三、元读与网络

所谓元读,就是原汁原味的阅读作品,使读者“自失于对象之中”(赖瑞云语),从而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意思好处”。叶圣陶也说过:“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 

可见,没有元读,也就无所谓语文教学了;没有元读,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其它学科的附属学科,而不是基础学科;没有元读,也就没有了语文的特点,失去了语文的魅力。

网络的基本特点是互联与共享。此外,还有虚拟的现实性、超时空性、大容量性和自由开发性等特点。这就无限延伸了人类的能力。但是,不管它有多么先进,我们都要认识到网络是为我所用的工具。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了网络,才能够扬长避短,有效地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

因此,元读是基础,网络是工具,互动是手段。网络为元读服务,只有在读的基础上(首先是读原文,再读相关资料),才能有互动。就以上案例而言,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进而体会到文章的“意思好处”,然后利用网络的优势引导学生共享“相关资料”等资源,并展开讨论,更深入一层体会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福建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说:“传统书院制、私塾制培养人才速度很慢,但可以培养出大家、大师来,就是因为混沌有一种吸引子的、向心的自组织作用。但是,这种自组织作用,是自发的,并不是一切读者都是同样有效的,因而,传统的书院制、私塾制人才生产的效率,是不如课堂制高的。既要讲求效率,又要培养大师,当代语文课堂制就应该既超越古代混沌,又超越现代的线性序,而成为容纳线性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引者注:单篇、单部作品的元读,就是典型的混沌现象)。”而基于网络的语文教学课堂,就为这种成为容纳线性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但是,学生是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必定要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赖瑞云  著《混沌阅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郑金洲  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叶圣陶  著《文章例话》

 作者邮箱: shaohui.huna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