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38: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网友来稿)

四川渠县岩峰职业中学   张安强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网友来稿)

《中国教育报》曾刊文指出: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而作为校本教研的实施主体,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专业化发展,无疑将成为校本教研探索和研究的重点。

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源泉,是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先导,是确保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只有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质,才能有的放矢把握研究的重点,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切实加强校本教研的理论指导,深入挖掘本校教研资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专业切磋、协调与配合,才有利于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发展,只有扎实细致的奖惩激励制度才能给教育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确保学校各方面教研力量得到充分发挥,进而确保此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这里,我谈谈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四大环节。

一、 提高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质

从认识论的角度,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它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因此,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它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

从2003年开始,我校成立了以张仁国校长为组长、以各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教学科研小组”,并设立了“教科室”,由教务处王琼主任牵头,组织新课程、新课标学习,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 加强理论指导,推进校本教研的进程。

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犹如鸟的双翅。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碰到的问题越多,教师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如何把课改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如何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如何制定校本教研制度,等等。上述有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科学指导。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显得十分必要。

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我校很多老师都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勇敢的充当课程改革的弄潮儿。但是,无庸讳言,仍有一小部分教师不愿意下大力气探索教育教研新思路,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些教育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称。为了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双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教研活动时间,统一组织学习课改的理念、掌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和进程,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熟练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采用培训、讲座、讨论、自学等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要求教师在学习时勤作笔录,勤写心得,结合教学教研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优质教案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评比。

三、 注重实践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实践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归宿。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是假研究,形式主义的研究。

我校在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中,侧重于以下六方面的研究:

(一) 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将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提高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我校遵循了“科学性、整体性、重点突出性、可行性、创新性”的原则,积极申报县级、市级课程实验研究课题,课题确定后,对整个组织实施过程追踪调研,检查落实。同时,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我校“适应新课改的备课方式和教案格式研究”课题小组成立后,通过调查、研究,以及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还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作一次教后记,练一篇钢笔字、毛笔字,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做一次家访等。同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纳入学校考评,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课题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 抓好公开课教学

抓好公开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并且,在组织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注意体现一定的剃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既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要确保课堂质量,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每次公开课后都组织好评课活动,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

(三) 搞好集体研讨备课

我校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搞好集体研讨备课,要求做到教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备课,必须由“结对子”的教师审核签字后方能上课;公开课教学的教案必须由本组教师讨论后才能上课;并且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展示优秀教案。在开展集体研讨备课的时候,注意做到了“三结合”(点面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结合,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结合);同时,还强调反馈评价,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通过搞好集体研讨备课活动,促使教育教学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四) 注重特色教育和艺体教研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除了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我校语文教研组组建成立了“岩上风”文学社和《达州日报校园周刊》特约小记者站,组织采访考察,编辑出版校刊《馨梦》、校报《小记者阵线》,推荐学生作品在《中学生语文周报》、《校园周刊》等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既注重了学生的“文采”与“口才”,还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像校篮球队、书画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艺体教研组的研讨与实践,也使校本教研突破了“新课程”只谈语、数、外、政、史、地的狭小圈子。

(五) 落实校本培训

为了切实推进新课程、新课标理论学习与实践,我校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七个方面的培训。(1)师德师风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学校先印发各式的相关学习材料,做到每名教师人手一份,并定时组织以全校集中教研组分别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学习后写出总结、心得。(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就是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改精神。(3)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4)教材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驾取教材的实际能力。(5)科学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6)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说课、批改、辅导评价、命题以及书定普通话等。(7)信息技术培训。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关知识,目的培养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服务教学能力。

(六) 发挥教师个人、集体校外专家的作用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勤于探索、敢于挑战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近年来,我校共有四位老师在国家级赛课活动中获奖,有三位教师的教育教研论文在国家级征文赛中获得一等奖,二十余人的公开课、课件制作、教研文章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得名次。他们作为我校校本教研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思考,挖掘本校教研资源和编写校本教材,通过示范课教学,分析教学个案,举行报告会,推广经验等活动,把我校的校本教研推向了深层次的发展。

四、 建立激励机制,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它需要强而有力的支持系统与激励、保障机制作保证。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制定了《岩峰职中教学科研制度》、《岩峰职中关于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奖惩制度》,同时规定每双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为新课程学习会,实行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从而把教研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深入持久的开展,我校还克服了经费紧张的困难,优先保障教研所必备的硬件设备及相关资料的配置:学校订购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图书供教师阅览;及时把一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理论资料翻印分发给每位教师。

学校还深化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充满教研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主性,在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余,进行教学反思,提笔撰写教研文章,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文章的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每堂课所讲授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等;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进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此外,我校还把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等挂钩,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向新的进程迈进。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在横向交流中博采众长,获得提高。落实校本教研的开展,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使教师在个性成长与校本教研的互动中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者邮箱: zhanganqiang123@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