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的培养源于对意境的体会(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44: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悟性的培养源于对意境的体会(网友来稿)

姚文华  

   诗歌以其高度的概括、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

精炼的语言,在文学领域中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它有着其他文体所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而引入意境培养学生的悟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那么何谓“意境”?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何谓“悟性”?就读诗而言,就是读者对诗中词句、形象画面、情调氛围的分析理解、领会悟通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此请教于同行及专家。

 

笔者认为: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学会赏析并领悟其深蕴,这是诗歌教学的关键。诗歌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只有

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悟性训练,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饱含着诗人的情感。画面或形

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它没有对周总理战斗的一生作全面的记叙,也没有对周总理的形象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只是选取总理生活、工作中的几个画面:总理与社员们一起劳动,辛勤的汗水滴洒在沉甸甸的谷穗上;总理在林中宿营地与伐木工人亲切交谈,篝火闪闪,笑语朗朗;总理视察海防哨所,亲手给战士披上大衣......

这些画面再现了总理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饱含着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深情。与此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人民群众想总理、盼总理、找总理、呼唤总理的动人画面,使我们感受到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总理爱人民的见证,都是人民爱总理的知音,表达出诗人热爱总理、歌颂总理、怀念总理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教学这首诗,就应该对上述画面及其形象加以分析,让学生领会诗中的形象、

感情。假如只是“释词、析段、纳中心”,就难以使学生领会其全部思想内容、认识诗的特点,也就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呢?

1.形象、画面是意境的窗口 

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如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和窗口,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将学生引入意境,就必须从窗口入手。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当时的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形象。前者是理想世界的,后者是现实社会的,两形象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当诗人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二为一了。又如,在《回延安》里,描绘了多幅画面: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有描绘亲人团聚的热烈场景等等,这些画面上的主体都是同一个人--“我”:重回延安的革命战士,他饱含激情,歌颂、赞美母亲延安,向她倾诉革命儿女的衷肠。这便是诗人自己勾画的形象。通过教学,学生看到这一切,便悟及到诗中意境的实质了。

2.意境的创造与诗人情感 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熔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歌教学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例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在延安创作的,1938年何其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在国统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他眼前。诗人全身心投入了这一全新

的火热的生活,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诗人诗风转变后的代表作品。又如余光中的《乡愁》,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学生了解到诗人的身世、经历,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其鸣。

3.意境的构思与写诗背景 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如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如不了解中央经军长征后江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情景,就无法去认识“断头今日”的危险,也无法理解诗人“投身革命”“取义成仁”的豪情。学生若认识了这些背景情况,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调(或氛围),就能为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4.意境的创造与构思技巧 构思好比选择镜头,对同一个人物或景物,拍摄时选择的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了解诗人构思的技巧。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当人民群众深情呼唤总理的时候,高山知音,大地有情,森林回话,大海叹息……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被人格化了,赋予人的感情。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和祖国人民一样深切怀念总理,谁能不为之动情?又如在《回延安》一诗中,诗人以母子间的血肉关系比拟革命战士和延安的关系,比拟战士与党和人民的关系,从而把对过去战争年代的回忆与对未来幸福前景的展望结合起来,以感谢母亲哺育之恩的深情贯穿全诗。故地重游,本是人之常事,激动,也合人之常情。但诗人把回延安比拟成回到母亲怀抱,感情就浓了,气氛也不同了,画面也格外鲜艳了,形象也生动感人了。我们从儿子归见慈母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就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悟其情深。

5.意境中的画面与形象是用诗的语言描绘的 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思想感情相互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要讲清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也就是要明白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马雅可夫斯基语)中提炼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用上千斤笔墨”去写“一字一句”(郭小川)。抓住这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如前面提到的《乡愁》,原本乡愁是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通过这四个具体的意象,诗人用托物寄情的方法,增加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6.熔诗人、教师之情于一炉,以炼学生之心 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要舍得“情感投入”,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提高悟性。如果凭借讲解、分析、描绘、伴音朗读、简笔图示以及电教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图示)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生活画面,尽可能达到传神的地步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不错的手段。仅以朗读为例,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独诵、齐诵、领诵、合诵、分角色朗诵)让学生去悟。只有师生深切了解诗歌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励时,才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倘若又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那就有助于在学生面前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使学生顿悟开窍,受到感染和熏陶。

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人、事、物),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只有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初中诗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邮箱: yaowenhua1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