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4-04-10 14:30:17 晶敏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岱《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岱《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鲧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翻译:

  晋朝太康年间,张茂先担任建安从事,某天在洞山游玩。沿着溪流深入,见到一位老人枕着书在石上躺着,茂先便坐下与他谈论。看到他所枕书上的文字都是蝌蚪样的,不能分辩是什么字,茂先以之为奇。老人问茂先说:“你读了多少书?”茂先说:“二十年内的书,我还没有读完,如果是二十年前的书,那么我确实已经全部读完了。”老人微笑,拉着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扇门可供进入,路径很宽,来到一精美的小屋,屋内藏书万卷,茂先问老人说:“这些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历代史书。”又来到一间室内,藏书更多。茂先又问“这什么书?”老人答:“是各国的史志。”后来又来到一密室内,门锁很坚固,还有两只黑狗守在门前,门上刻着篆书,文字是“琅嬛福地”。茂先问老人:“这是什么地方?”老人答:“这些是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二狗说:“这是痴龙,守在这个地方已经两千年了。”老人开门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茂先一时间茫然失落,无所适从。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好几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

  当初秦始皇嬴政烧尽史书,咸阳城的大火正猛,但这里却保留了全部的史书,连一个字都没有少掉。上至书契前,连上古结绳记事的年代都有记录。上至鲧和伏羲,下至末世将乱的年代。海外有很多国家,我们中原九州之地与之相比小的如同一粒黑痣。我读了这么多史书,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这才知道我的见识短小,如同向蛄蟪问春秋是什么。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其所见所闻也不过如同儿童。我想再进去向老人请教,无奈迷失路途不能进入。回头看着绝壁上,只见荒蔓与薜荔缠绕。我好后悔出了那扇门呀,如今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如果这里等上十几年,或许这扇石门才会再次开启。

  注释

  (1)琅嬛福地,神仙居住的洞府。出自元代伊世珍的笔记小说《琅嬛记》中第一篇。故事说西晋政治家张华(字茂先)在游洞穴时结识一人,这人引领他来到一个隐藏在石门之内的所在,宫室巍峨,古树参天。其中有一密室,满满的都是书籍,而且大多是没有读过的。嗜书的张华大喜,想租住几天,那人笑着说道:“先生怎么这样犯痴,此地怎可租赁呢?”即命童子送出。张华问地名,告知“琅嬛福地”。张华一迈出大门,即自然关闭,只剩大石和藤萝。后来张华在他所著《博物志》中做了记载,可惜被晋惠帝下令删除。

  (2)埳(kǎn),险峻;窅(yǎo),深远;(fù),同覆,覆盖。

  (3)筠篁,丛生的竹林。

  (4)桫椤,即娑罗树,又名蛇木。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多生于河边林下的荫地。分布在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越南以及我国西藏、云南等地。

  (5)这座小山即山阴项王里的鸡头山,在今绍兴市柯桥区丰项村。相传项梁和项羽当年为躲避仇人追杀,避难在这里,后人为纪念他们,在这里修建了项王庙。今庙已废弃,遗址尚在。张岱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道:“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书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佐证琅嬛福地就在这里。

  白话翻译

  我的梦中也许有前世的因缘吧,常常梦见来到一座石头砌成的广厦,周围山石险峻,山路幽深,在石屋前有一条湍急廻转的小溪,小溪流速极快使得飞溅的水花像落雪一般,近旁的松树石头都很奇特古老,松石附近遍开着各种名花。梦中我坐在石屋里,童子端上名茶和水果,满室的书架上摆放着满满的书籍,打开书来看,大多是蝌蚪文、鸟爪痕迹、霹雳篆文。在梦中似乎能读懂这些艰涩的文字。闲居无事的时候,便常做这个梦。醒来凝神细想后,觉得应该遵循梦的指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按梦中的模样建造一个同样的环境。多方寻找后发现在郊外有一座小山,石崖坚硬陡峭如刀砍斧削,山上有一大片丛生的竹林,隐藏在一座废弃的园林里面。我准备就在这里建造一幢大厦,大堂东西向,前后再各建一座轩,屋后平整出一个石头围着的坪,在上面种上几棵黄山松,并用奇石制造出高峡的氛围。大堂前面种两棵娑罗树,使之增加堂前的树荫。大堂左侧可以附丽一间虚室,坐在里面可以看到登山的路径,室前石磴整整齐齐,见棱见角,如同传说中的试剑石被宝剑劈裂一般,门上悬一块匾上书“一丘”。右侧准备建造敞开的阁楼三间,阁楼前临一个大池塘,秋天里池水清莹明净,正适合坐在池塘前的柳荫深处读书,阁上悬一块匾上书“一壑”。

  顺山路向北,再建造几幢精美房舍,曲折蜿蜒,四周有古树,有悬崖,有山涧,有竹林,每一环节均错落有致。山的尽头有一个位置极佳的洞穴,在这里我建造了自己的生坟,等到陶庵我彻底解脱烦恼的那天所用,碑文写道“呜呼有明陶庵张长公之圹”。生坟左侧有约一亩的空地,想在这里搭建一座草庵,里面供佛像,也供我自己的塑像,迎聘僧人住在这里供奉香火。堂屋前的大池塘面积约十亩左右,池塘连通外面转了三四道弯的小河,通过小河可以划船进入池塘。小河两岸都是平缓的高坡,顺坡地往上可以种植各种果树,可以用诸如橘树、梅树、梨树、枣树、枸菊等将两岸装点起来。山顶可建一座亭子。西边山下,有良田二十亩,可种高粱、水稻。围墙大门建在面临大河处,建一座有飞檐的小楼作为制高点,在楼上可以看炉峰、敬亭等山。楼下是大门,门上同样悬一块匾,题字“琅嬛福地”。顺着河向北走,还有一座极其古朴的石桥,石桥前面的灌木像伞一样,可以闲坐,可以乘凉,可以赏月。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后改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生于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轻时四处游历,见识颇广,又时常休闲遣兴于各类艺术之中,生活可谓安逸清闲、丰富多彩。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因拒绝进入清廷任职,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下层贫民,生活穷困潦倒,后来更是以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擅长散文,一生著作颇丰,包括《琅缳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夜航船》《石匮书后集》 《四书遇》等。

【张岱《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汤显祖《青莲阁记》原文及翻译01-03

《史记乐毅列传》原文及翻译12-23

东轩记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04-19

《明史舒化传》原文及翻译01-09

《晋书羊祜传》原文及翻译02-21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03-11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翻译10-27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11-23

《小兵张嘎夺枪记》说课稿05-05

捉鱼记英语日记带翻译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