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之《望江南》、《虞美人》教案

时间:2022-04-14 08:43:1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词曲五首》之《望江南》、《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词曲五首》之《望江南》、《虞美人》教案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曲的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

4.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江南》、《虞美人》

《望江南》

一、导入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

二、词人及文学常识介绍

1.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2.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以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3.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因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

4.《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

三、朗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四、整体感知

默读词作,理解大意。

参考: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五、语句赏析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明确:“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4.“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明确: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愁思如绵绵江水,无止无休,更添悲凄之感。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明确: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6.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明确: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六、延伸拓展,对照阅读。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惟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54年

1.分析内容:

明确:

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

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

第三节点明诗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

2.比较《望江南》与《错误》的异同。

明确: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望江南》正面直写,《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

板书设计:

《虞美人》

一、导入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不想却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介绍词人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作为一个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三、诵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3.朗读指导

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②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注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4.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竟会招致杀身之祸呢?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那个字最能表现词人的情感?

明确:愁

五、词句赏析

1.学生合作研讨:哪些词句能表现出词人的“愁”?

明确:

春花秋月何时了?--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今昔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以发问加重愁情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化抽象的愁形象化。

2.词人的愁有哪些?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六、拓展阅读

在李煜的创作中,浸染着这种泣血之愁的词作还有很多,积累并背诵下面的三首词。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总结: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最纯粹的眼泪。”《虞美人》堪称最纯粹的眼泪和最绝望的诗歌的经典,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传诵和吟唱。请欣赏歌曲《虞美人》.

七、作业:

1.积累温庭筠及李煜代表作中的名句。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词。

板书设计:

 

封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