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文素养与发展--对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的几点置疑(教师中

时间:2022-04-14 09:19: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文素养与发展--对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的几点置疑(教师中心稿)

吕驾宇  2004年6月7日 

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文素养与发展--对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的几点置疑(教师中心稿)

 

    作文题目: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尽管之前风言今年的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可能为《生命的色彩》或为与环保有关的话题,但当“人文素养与发展”这题目最终进入人们视野时,还是给人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毕竟浙江是文化大省,是教育大省,毕竟2004年是浙江单独命题的第一年,无论如何,试题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地域性特征本身就是“针对性”、“有效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更何况,前面两道押宝式作文题本身与最终试题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文题所引的材料来自4月11日的《钱江晚报》,这大约正是出卷的时间。所谓有关部门的调查全称应该是首届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我这样强调唯一的意思是说命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完全是遵循真实性、规范性的程序在操作的。   但就我在第一时间接受考生的反馈来看,“人文素养与发展”这看似平实的题目还是让考生备感为难:到底什么叫人文素养?

   在于命题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命题,是一个不需要告知具体内涵的已知命题--必须承认,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不信问问考生,事先谁没有听说过“人文素养”这词?  但命题人唯一忽略的一点是命题人与考生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类似于猫与老鼠间的关系,由于两者间的立场不同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老鼠是永远猜不透猫的心思,而猫也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老鼠。于是看似最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 

  材料上有段话是“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很多考生将这理解成了人文素养的定义,于是他们从头到尾写的是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唯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所发展,使社会有所进步。很显然,若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这将不是扣题的作文,即便不是离题的作文。   --问题就在于材料这段话揭示的仅仅是“人文素养”这词的意义而不曾揭示它的内涵。

   事实上,命题人完全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考生什么叫“人文素养”,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下定义: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认为根本,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人的“生命的生产”的有序与完善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稍微复杂的方法是将那份调查具体化地描述:比如设置了哪些问题,受调查者是怎样的回答,正确答案是什么,最后才是7.5%的达标率。当然最复杂的方法但让考生能最准确理解“人文素养”的方法就是将它所具有的内涵一一列出:比如对于古典文化有着相当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 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则将人简单化、机械化。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等等。

   遗憾的是,以上三个方法的任何一个,都被我们的命题人所遗弃了。   于是,这样一个作文题,注定是一个丧失了公平性原则的试题:大幅度地向教育水准较高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倾斜而背弃了更迫切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以及山区孩子的利益--即便范围仅仅是浙江省,但浙江各地的教育水准就整齐划一吗?   可以设想的是,阅卷时会大量出现以下两类作文:一是以空对空谈论“人文素养”,将所有的好的词汇都融入到“人文素养”中;二是断章取义谈论“人文素养”,比如将“人文素养”应包含的内涵中的一点等同于“人文素养”的全部。   如果我的预言不幸成真的话,那只能说恶之花,结出了恶果。 

     二、考生审题的关键词   从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这格式来看,这是典型的探讨两个事物相互关系的作文。这种作文题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以辨证眼光分析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那么。人文素养、发展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虽然,在“注意”中指出了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但真正提供给考生自定自选这“联系”的空间并不广阔。

   很多考生只注意了“注意1”的提示:“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就以为可以将材料扔到一边了,事实上材料还是包含了很大的玄机--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语: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段话起码告诉我们以下几点信息:1、提高人文素养是必须的。2、提高人文素养是实现发展的基础,不提高人文素养将不能实现发展。3、这“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发展。4、人文素养与个人的发展有关,个人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   由上可见,人文素养与发展间的关系容不得你去想入非非,首先是基础性,其次才是“发展”带来的反作用性。此外还得澄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必须落笔在可持续发展上。最后很可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素养”的提高,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天敌是“急功近利”、“政绩工程”、“出线足球”、“GDP崇拜”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恰恰陷入了一个悖论--话语上的倡导“人文素养”,行动上的扼杀人文素养。   --在我前面所列出的人文素养的内涵中有一点是: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   --于是如果今年真的有考生说,在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底下,人文素养的残缺是必然的,马加爵的出现是必然的,追求虚无缥缈的人文素养是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急功近利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人文素养我需要好成绩,那么,敬爱的阅卷老师,您能拿出您的人文素养来宽容这样的“异端”吗?

   三、荒谬的“注意”事项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会列出几条注意事项,但惟独今年的浙江卷最让人哭笑不得。

   第一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纯属画蛇添足。既然是话题作文而不是材料作文,本身就包含对材料可用可不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的解读,任何一个考生应该比“人文素养”概念的解读都要来得明白无误的多。

  第二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这显然是对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一种歪曲。我无法区别立意自定与角度自选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差异。

   第三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更让人莫名其妙。从去年开始,全国卷就取消了“除诗歌外”的限制,而仔细分析今年全国十四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包括浙江),也多达十份卷子表示了对诗歌的接纳,为什么作为文化大省、诗歌大省的浙江单单对诗歌如此不屑呢?的确,诗歌的评鉴会给阅卷老师带来评分的困难,但仅仅因为这困难是否就有足够充裕的理由阻止爱好诗歌的考生选择最擅长文体的权利?这是否也是“人文素养”的体现?

    第四条第五条都是借鉴去年的全国卷,但“不得抄袭”去年就备受非议,今年,全国卷以及多数省份的卷子都去掉了这一条,为什么单单浙江没有先见之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