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9:19: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

武平县十方中学 肖东平

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功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基础。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呢?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浅识。

一、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趣味性,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导入新课,它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趣,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奇效。如在讲授莫泊桑的《项链》时,利用“思考和练习”题中“文章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设计导语:“路瓦栽夫人为了体面,去参加宴会,丢了一挂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项链,结果这只项链是假的,给夫人带来了十年苦难的生活,这个‘假’安排在哪里,最能揭示资产阶级虚荣心的严重危害呢?”这可是这篇小说在构思上的奥妙(也可以明确提示:这个‘假’安排在借时,还是安排在归还时,或安排在另外什么地方)。学生带着求索的问题去学习课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一般不要求马上解答,只作为引入新课的一种方式,提出来即可。但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强,预习工作做得好,就不必讨论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回答得不全面、不准确,或理解有错误,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去学习,而后辨正确定,加深印象。一个好的“开场白”,能较快地激发起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觅胜的情趣,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境界,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敏捷,他们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再如,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如果设计得有趣味、余味无穷,就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要注意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引起咀嚼、回味、联想、创新。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墨守成规,对某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项性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此外,还需紧扣教学内容,使之成为教学艺术的有机部分,与导语遥相呼应。如教学《荷花淀》时,我这样归结主题:“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是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二、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新课标颁布以后,虽然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耳熟能详 ,但实际上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化的现象相当严重。比如,要求学生只用三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教师就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学生还根本没有自由阅读的时间,没有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更没有思考和质疑的机会,他们只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学习,只忙于思考怎样回答教师的提问,没有机会去发现和思考教师提问以外的问题,这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学习怎能叫做“自主”?这种脱离文本的没有根基的讨论怎能叫做“合作”?这种没有个性化体验的思考怎能叫做“探究”?如此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能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地“继往”,却很难自主地、创造性地“开来”,他们怎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将来又怎能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呢?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应该从以教案为本,主观地拟定很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教师从主宰的地位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学生先预习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教学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要变“知识传授”为“探求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的精神。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将更加活跃。他们就乐于和老师一起主动参与到理解教材的活动中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真正得到发挥。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以下三点:①发现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也依据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所以应注意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在内心产生较强烈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欲望。②这个方式最重要的一步是讨论、验证问题,而讨论、验证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讨论、验证的主人是学生,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找到合理的思路和步骤。③解决问题是学生经过前两步的努力所获得的新知,也是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所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学生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玛蒂尔德为一挂只值五百法郎的项链付出十年的艰辛代价?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如下答案:虚荣心;贫穷;不细心;不诚实!但最后学生又提出一连串问题:她的虚荣心合情不合情?该不该批判?她真是个不诚实的人吗?等等。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对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一定音乐和美术基础、一定的作品理解力的高中生而言,可以由学生自己策划、制作一些作品并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举办评比、展览活动,比一比谁的创意最好。如在教学《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时,有的学生就利用歌曲《东方之珠》,反复演奏这首曲子,在乐曲中一位男生朗读了全文,此举使较抽象化、理性化的政论文让人觉得新鲜、有趣、易于接受,也使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主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再如教学《再别康桥》,有一位学生把七节诗画成了连环画,巧妙抓住诗中的“轻轻”与“招手”、“新娘”与“艳影”、“柔波”与“水草”、“长篙”与“星辉”、“笙箫”与“沉默”、“悄悄”与“云彩”,以表现康桥的秀丽、作者的情感。这些创意可谓独到、极具个性化。有的小说、戏剧还可以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这要求教师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又应多加指导。使学生尽可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尽可能忠实原著。对学生的表演多肯定,对作品多挖掘,以达到真正理解作品的人物、语言、写作技巧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提供的现象清晰、直观、生动,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上,我们常常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如一位学生在看了《祝福》的原著和电影后,对祥林嫂的“能干”有了更深的理解:“电影中插了一个细节--放鞭炮,这事本认为应该是男人们做的,而祥林嫂却能轻松做到,让我不得不感叹她的确很能干!”你看,学生观察得多么仔细呀。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洗礼,完成感染、打动、共鸣的情感历程。如研讨《荷塘月色》,我们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情态的荷花图片,并配以轻柔舒缓的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情韵,进而回忆品味自己以往有关荷花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第一个层次的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层面,如果在一个月光淡淡的夜晚,看到的荷花会是什么样子呢?再进一步拓展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处境,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此层层联想与想象,就超越了眼前、生活和作品的界限,达到不借说教而自知自觉的境界。

文学创作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配音朗读、自己动手对作品进行现场点评或修改、将作品制作成网页或幻灯片展示给全班同学以引起现场争鸣与评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创作思路拓展、创作思维能力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等都很有推动作用。我曾组织学生制作了诗歌系列幻灯片,并就此开了一次诗歌创作读评研究课,结果学生不仅课堂上表现活跃,能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而且在课后,掀起了一个诗歌创作的热潮,至今还有许多学生保持了诗歌创作的热情。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从长远着眼,近处着手,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