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问题创造力(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07: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兴趣问题创造力(网友来稿)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最佳效益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人的创造力不能凭空生成,须由兴趣与问题催化而来。《人民教育》记者、编辑任小艾十年前曾是一位优秀教师,她在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的体会时曾说过:“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今后几年、十几年国家建设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以造就能立足未来,富有开拓性,创造性,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为已任。”要培养这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从保护、激发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入手。

陈之藩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钓胜于鱼》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句:“每个知识的先驱者所面对的,由外人看来,好像是山穷水尽的泥穴,其实在他自己看来,却是花繁叶满的桃源。”“知识的先驱者”与“外人”对同一工作对象、研究领域之所以有如此悬殊的看法,正由于“知识的先驱者”对自己的工作、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乐而不疲,兴味盎然。胡适求学时期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他哥哥要他学开矿或造铁路,他则选了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学习农学。后来,他认为农学无用了,决定改行时,又凭自己的兴趣转到文学院。在文学院求学期间,先以哲学为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为副,后来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为副。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由于他完全凭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因而所学皆有成,后来他在北大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他做过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个系的系主任。胡适最终成为了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史学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

胡适在《大学的生活》中总结了自己的求学经验,认为一个人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比盲目或被动选择学科会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他还介绍了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伽俐略凭兴趣摸出了成功之路的经历。伽俐略的父亲是意大利有名的数学家,父亲凭自己的经验叫儿子不要学数学,因为学数学是没有饭吃的。伽俐略奉父命去学医,结果在学医的过程中发现了美术的天才,被教授和同学誉为“天才的画家”,他自己也很自豪。后来,在路过某间教室时偶然的定脚听了一位教授的几何课,产生了兴趣,便改学数学了,终于凭兴趣与天才创造了新的天文学、物理学。

胡适与伽俐略的经历启示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必定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对国家、人类有所贡献。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所开设的课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吗?我们的教材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胃口吗?我们的教学尊重、保护、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了吗?我们的教育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吗?恐怕绝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人不敢理直气壮地做出肯定性的回答。现在该是我们必须认真重视、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兴趣的时候了。我们的教育首先要为受教育者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让其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各种兴趣应任其自然,予以尊重和保护。比如学生课余收集火花、钱币、像章、图片,或者用橡胶泥(甚至用泥巴)捏小动物、集邮等,教师都应取赏识的态度,予以支持。学生的这些课余兴趣只要保护好、持续发展下去,说不定会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也说不定便是他今后要从事的足以令其自豪的职业。《中国教育报》记者、《湖南教育》原主编赖群阳曾说,他的一个同学尽管嗓门不好,不适宜唱歌,但酷爱抄读歌词,久而久之,从中学会了写诗,后来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这表明兴趣加持续的努力便会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我们的教育还必须善加引导、激励受教育者的兴趣。毕竟,一个人的兴趣与潜智常常处于沉寂、待开发的状态中,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与诱发去引爆。正在学医的伽俐略对数学产生兴趣是由于偶然听了Ricci教授的授课引发的,魏巍对文学产生兴趣,是受了蔡芸芝先生爱写诗与爱用歌唱的音调教诗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趣味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师应努力上出富有艺术性、吸引力的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严谨的探索热情。理科教师可以征求一题多解,对最优解法者与解法最多的几个人予以奖励,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各种类型的题目,予以研究,寻求多解途径与最佳解法,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不定期展览、评比、奖励。语文教师可确定鸟类、花卉类等专题让学生课外搜集古诗,抄背古诗,可让学生整理一词多义的例句,等等,每项活动均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强化其兴趣。广泛开展各种全校性或班级学科竞赛与综合性竞赛,无疑有利于引导、激发、强化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兴趣是创造的胚芽。兴趣能否长久保持、持续强化,取决于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强弱。胡适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肖伯纳说:“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没有问题的大脑断无创造力可言。要想有问题,必须勤于思索。梁漱溟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较密切关系的党外知名人士,是名噪海内外的学者,是现代和当代中国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做学问、探讨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一大特点便是“好用心思”。他对学问和人生社会潜心探讨,独立思考,“学到老,研究到老,探求到老”。要想有问题,还必须学会“疑”。所谓“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疑”,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要主动“寻问题”,深入理解与钻研。比如学习陈毅《梅岭三章》之二中的一句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要问一问“烽烟”如何解释?知道它是借指战争之后,再问一问其本意是什么呢?这样寻根究底,深入思考,便能知道古代距离上千公里的前后方是依靠烽火台接力点火来传递战争信息的。可见,主动“寻问题”有助于理解的全面、透彻。要促使学生善“疑”,教师必须做出“质疑”示范,借以为学生的思维搭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深入钻研。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教师可质疑:诗中景物有何特点?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怎样?这样便能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原来诗中的“青青柳色新”之景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之景了,而是投注了作者情感的人化之景了。美景中渗入了作者的愁绪。正如苏轼对天上圆月的发问:“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苏轼由天上的月圆更感觉到了人不圆之哀伤愁绪。此诗作者也由明媚清新的景致更感觉到了朋友要远行、不得同赏美景之愁绪。诗中的“朝雨浥轻尘”给人以清冷之感,不仅是因为早春时令使然,也是诗人当时心境使然。这样,诗以美景衬愁绪,景致愈美,愈见诗人内心愁绪之深。教师还可以质疑:本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表达的感情与格调各有什么不同?学生若能在认真品味、比较中揣摩出前者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出塞后的艰苦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格调凄楚低沉,后者表达出诗人慰勉朋友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期待之情,格调高昂乐观,便表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即使学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是他们自己独立钻研的结果,也能够展示出他们可贵的创造力,同样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所谓“疑”,从另一方面来理解,便是质疑问难,要有批判眼光、求真精神。在探讨事物的来龙去脉和规律时,要服从于客观事实,坚持真理,不能轻信书本,盲从权威。当然,此时的“疑”,求真务实,也不排除承认自己的缺陷与无知、放弃自己的错误与偏激。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介绍,一对师生关系的科学家,学生在某一观点上反对老师并展开研究,老师接受学生的批评并尽力为学生提供研究方便,学生最终在老师的支持下取得了研究工作的突破,促使了学科的向前发展。这样,老师与学生在工作中共同表现出了可贵的质疑求真精神,其研究工作的突破是他们共同付出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尤其是学生科学家敢疑善疑并能释疑的结果。我们的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千千万万富有创造力的人才的重任,就必须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大胆陈述、大胆争辩,让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突出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调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内化教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保护、激发兴趣,便是保护、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强化问题意识与能力,便是强化兴趣,增强创造力。创造力萌芽于兴趣,依赖问题催化、增强。我们的教育只要紧紧抓住保护、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与能力这两翼,扎扎实实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就一定会造就出大批能展翅雄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来。

作者邮箱:hnyzbzzhouzhien@126.com 作者邮箱: hnyzbzzhouzhi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