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解读的荒谬性及其理论根源原创(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11: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多元解读的荒谬性及其理论根源(原创)(网友来稿)

七大山人

我们读书时,别人在为我们思想,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曰:叔本华。叔本华何许人也?西方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也。想当年,此公出了一本叫《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后,自鸣得意,宣称:这本书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后来的结果,竟不幸被他言中!

阅读本是主体(读者)和客体(书籍)之间发生关系。阅读经典作品,“就如同与历代最高贵的人交谈一样,他们是过去时代那些书的作者;不仅如此,这种交谈的内容还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其中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最优秀的思想”。(笛卡儿《论正确指导心灵的方法》)正因为此,主体的态度首先应该是谦逊的,至少也是尊重:尊重客体,尊重作者的意图。

但叔本华却公开说不!此公抓住了现实中的某些人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大作文章,将主体意志无限夸大,将客体对象贬得一钱不值。认为“记录在纸上的思想无异于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风尘所掩盖;“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要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叔本华《书籍和阅读》)

“用我们自己的眼睛”,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叔公敢这样说,是因为他有一双超乎常人的慧眼,有这个本钱。而一般的常人,如果也学着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经典作品,只怕是出现鲁迅先生所说的: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南辕北辙,离作者的真实意图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解读,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邮箱: qidashanre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