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鉴赏训练一(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17: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歌分类鉴赏训练(一)(网友来稿)

四川省宣汉中学 何武全

诗歌分类鉴赏训练(一)(网友来稿)

诗歌鉴赏是学生备考中的一个难点,从近几年高考中诗歌鉴赏命题的特点和学生解题时容易出现的偏差现象看,从诗歌内容上去把握、突破不失为一种诗歌鉴赏破解之法。因此,我们按照内容把诗歌大致分成送别诗、怀古诗、赠言诗、厌战爱国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怀乡诗几类,按照“诗类解读--举例分析--实战训练”三个步骤进行鉴赏训练。

送别诗

诗类解读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常常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表达依依不舍,或表达别后的思念。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 "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举例分析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词语解释: 楚江:指长江。建业:指今江苏省南京市。重:景象深刻。冥冥:高远,深远。 海门:长江入海处。 滋:润泽。

诗文赏析: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别送李曹,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调子,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既点明送别地点又营造送别气氛。一个“里”字,即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颔联、颈联,一“来”一“去”、一“重”一“迟”、一“深”一“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显广阔又显邃邈,构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别情既形象化了,又反衬情义的深重。但此四句诗在表情达意上却含蓄深沉,如对来帆的关注,实质是对去帆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实际就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一起,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在结构上,全诗以“微雨”起,以“散丝”结,前后照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

文翁,汉时著名循吏。为蜀郡守,倡导仁爱教化,颇有政绩。 梓州,州名,州治在四川三台县。 树杪:树梢。 输:交纳。 讼:讼争。 翻:迅速彻底。

1, 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2, 一般写送别诗,往往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惜别之意,而此诗却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试从立意或意境上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用典,用文翁治蜀的典故劝勉友人要翻新教化,创造出比文翁等先贤更加辉煌的业绩来。寓劝勉于典故之中,寄厚望于离别之际,委婉得体。

2,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委婉得体。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恪尽职守,有所作为。诗人没有写近处之景,抒发离情,而是遥想友人所要赴任的蜀地的景色从而勉励友人。前两联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奇景,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最后用典。这样写来神完气足,精当不移。全诗格调高扬,鼓舞人心。(完)

(通讯地址:四川省宣汉中学 邮政编码:636150 邮箱: wuquanhe@hotmail.com )

作者邮箱: wuquanh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