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20: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乔本师

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网友来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发展的人。从教育角度来说,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的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北京晚报》上发表过一封学生来信,其中一段这样说: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开学初自我介绍时说过这样几句话:“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还说:“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思我早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听到这些话时,惊诧之余心头涌上一股寒意。这是一个老师该说的话吗?我觉得和强盗、土匪、绑架者的威胁用语没有什么两样!

近年来,时常发生体罚学生、辱骂学生,或逼学生喝尿,在学生脸上刺字等。甚至因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而逼迫得学生离家出走、或跳楼自杀等的恶性事件。法制观念不强,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疾病较为严重,才导致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了。

动口也好,动手也罢,他们似乎都不像是教师。

据报载,专家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教师进行过测试,结果令人担忧,三分之二的教师有自卑、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约五成教师存在心理障碍。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人类文化传递者、人类心灵工程师,是真理和文明的化身,教师从外表到内涵,似乎应该有一种温文尔雅、宽容仁慈的谦谦君子风度,然而难以置信的是,上述那一切确确实实发生在教师身上。难怪一声声令人难堪的责问声不绝于耳:老师,你们到底怎么了?

教师缺乏心理科学的正确引导。虽然教师在师范院校和在岗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但是教育心理学仅是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至今还没有教师心理学供教师学习、应用,以作教师自我心理调适的读本。

教师队伍是比较孤独的群体。教师特别是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九年义务制的学校)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切身体验的人,他们从事教师工作后,其主要时间是围绕着孩子转,思维境界囿于校园的小圈子。他们无暇顾及也缺乏对纷呈多彩的社会的参与。和未成年人打交道就容易思想单纯幼稚--成天和不成熟的人交往就容易不成熟。

教育界主导思想和决策的失误是教师心理的失衡是一个主要因素。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教师本身已没有办法解决,但是却还要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这就容易使教师内心充满矛盾。

例如,这些年,学校普遍存在对教师苛刻而对学生过于宽松的现象--“三率”(及格率、达标率、优秀率)不能有丝毫马虎,以此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技术职称的根本依据。一些学校给教师设下的不断拔高要求,层层递增的目标,已经超越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虽然有双休日节假日但教师们难得有宽松的心态,因为要穷于应对那些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界的一线职工是金字塔的底层人物,可是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一定的工作自主权。这就形成一个不可调和不可逾越的矛盾--教师工作客观上要具有一定的伸缩度,而上司却要教师无条件凡事按照他们的意志办,不管他们的意志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多么不相符合都得照章办事,不折不扣按部就班地执行。

例如每学期上交多少论文,上报多少教研课题,开设多少主题会、出版几期手抄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后进生提高学业的百分比、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校级标准、家访次数、与学生个别谈话次数和记载、组织学生参赛获奖项目和比例等等,教师都要完全按照上级指示办,不允许有自己的实施方案,不能自主发挥。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劳动异化问题就出现了。教师自我价值的丧失,教师劳动的客观要求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合理个性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自我的迷失,必然导致教师工作认知上失去应有的准绳,惟命是从不问来由的惯性使他们很容易在行为上偏颇--如有的教师就是因为要完成领导的硬性规定而对学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待,是教师不堪重负心理失衡的间接原因。独生子女社会,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值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他们不仅要保证“三率”而且还要保证培养学生的特长、组织开展示范校内课外活动,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是行家(有种权威的说法,说教师要成为教育家)还要成为“万金油”。但是即使教师关爱如慈母、明智如圣人、高大如伟人,纵有三头六臂之能也难以得到公正的认可、首肯,众口难调使教师穷毕生精力只能做“红烛”做“春蚕”。沉重的负担令多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每当夜深人静独自黯然伤神的教师该有多少?纵横比较看那些同窗好友和自己曾教的学生潇洒自在有闲有钱,教师们不免羡慕不已,但憧憬还憧憬,教师改行何其难?一是拿惯了粉笔不能另有它长,二是长期以来只为学生着想的脑子已经没有别的思想,三是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新秀后浪推前浪另找工作一个难字当头,再寻思虽然受罪但又好过下岗,于是许多教师不得不在继续干教师这一行。勉强工作的心态必然使其对工作失去热情,冷漠的态度和炙热的不满

情绪结合郁积起来肯定就会很容易心理失衡,产生工作中的错误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从以上分析可见,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转化的今天,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不良健康心理对学生良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对整个国民教育和民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资料:

1.《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方方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作者 王云鹃 2002年6月 《中国教育报》

3.《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大出版社

4.《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表现》 作者 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出版社

5.《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作者刘启珍 华夏心理网

6.《教师心理疾患溯源》 央视国际新闻 2004年5月

7.《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普陀区教育学院中小幼教师培训课程

8.《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2002年10月22日 《温州日报》

9.《教师:调出健康心态》 渠淑坤 高明教育信息网

10.《现代教师学导论》 江苏电大网站wjszd@hotmail.com

11.《心理杂文》 www.h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