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趣讲(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30:4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之字趣讲(教师中心稿)

学生在学习“之”字用法的时候,有时对“之”字当助词讲区别不清。其实“之”字当助词讲时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之字趣讲(教师中心稿)

一、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的“之”。

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

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

四、作音节助词。如:“顷之,烟炎张天”中“之”作音节助词。

除作音节助词外,其他三种用法多数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别,但有些句子不好分辨属于哪种用法,甚至感觉哪种用法都行,这时候没必要非认定就是一种讲法。要知道语言是活的只要讲得明白,言之有据就行。我在上课的时候就碰上这么一个例子。

讲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语法和实虚词放在突出的位置,不过对文章中这两句话没有轻易放过。一句是第一段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另一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两句话都与“之”字有关。

当讲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时,我说:“这两句话是六六对仗,是赋体文章最常用的句式之一。一般情况下,对偶句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这两个句子是对仗句,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句子结构是不是完全一致。”说完同学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一样,说赋体文章就得这么严格,有的同学说形式上虽然一样,但总感觉哪儿有些不同但又说不好。

这时候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两个句子的结构不一样,关键的区别在于‘之’的用法,‘纵一苇之所如’中的‘之’是动词‘到’,全句意思是‘任凭小船飘到它到的地方’,‘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之’作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思是‘越过茫茫的万顷江面’。这种用法就像第三段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的‘之’的用法。”(该生是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应理解为“哀叹我短暂的一生,羡慕那无穷的长江。)

老实说这个学生回答得相当出色,他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句话的理解完全正确。但他说“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之”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的“之”的用法完全一样,对这种说法却不能贸然苟同,因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之”的用法并不仅限于着一种理解,本打算讲到这句话时再让学生讨论,但现在不说不行了,因为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已经引起不少同学的窃窃私语,有的同意,有的反对,有的拿不定主意,此时正是讨论问题的最佳时期。

于是我就问学生,刚才那位同学说“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之”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的“之”的用法完全一样,谁不同意这种用法举手,这一问不要紧,刷拉拉举起了十几双手,我随便点了一位同学,他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认识,我认为这里的‘之’相当于‘的’,全句理解为‘哀叹我一生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这个同学回答完后,还有几双手举着,看来还有不同意见。于是我叫起一位同学:“刚才这两种讲法,你都不同意?”他回答说:“是的,老师,我觉得应该理解为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吾生须臾,长江无穷’是主谓短语。”

三个同学,三种观点,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教室里热闹起来。

说实话这样的结局有些出乎我的预料,我原先感觉多数同学会认为这句话中的“之”字起取独作用,我再把那两种讲法说出来让学生讨论,没想到一上来就有同学提出“宾语前置”这种用法。不过也好,学生主动来讨论比我让他们讨论要好。问题讨论到这里该我下结论了,我先肯定了几位学生的回答,表扬他们都动了脑筋,然后说,对这句话里“之”的用法我们不能武断的认为这么讲就对,那么讲就不对,只要能在文章能讲通,符合语法,我们就要肯定。“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句话中“之”字的理解,三种讲法都可以,都符合语法,并且都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对“之”的讨论,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之”当助词时的几种主要用法,还是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虚词用法的趣味,不少同学课后对我说,老师想不到文言文语法这么有意思,简单的一句话就有这么多讲法。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文言文教学是那么地有趣味,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心,多分析典型的例句,学生们一定会更喜欢文言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