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48: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定远县第二中学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新教材体现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就是“以人为本”,即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用好新教材,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发生转变,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我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因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并以学生自己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只有培养出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克服“惯性”

用老观念、老方法教新教材,新教材的作用难以发挥,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难以实现。许多老师习惯于对课文作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面面具到的串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一堂语文课,老师从上到下的灌输,学生只作听众和观众,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没有讨论辩论的机会,一句话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使本应充满生机、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刻板、乏味。学生疲于应付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生怕记丢人,记错了。其效果如何呢?学生只能学到老师教给他的东西,却缺乏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更谈不上自主地探索。无论老师教给他多少,都是有限的,只有学生自己去学并学会自学,才能打破这种有限,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新教材面前,首要的任务是克服旧的教学模式的“惯性”,转变观念,使自己适应新的教材和教法。

二、放开你的手--解放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一定要放开手脚解放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做,使课堂变成学习实践的场所。学生在动手、动脑、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得真知。事实证明,老师的“包办”和对课堂的“垄断”,只能培养出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只能遏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当然,解放学生,不是不要老师。老师仍要讲,但老师的讲是为了指导学生去怎么做,是为了教给学生方法和经验,是为了作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狭窄到广阔、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索。而学生从动手中学会动手,从分析中学会分析,从感悟中学会感悟……最终使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如何做学问。如,我在教学生预习文言文时,每课都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议、特殊句式。上课时,学生涌跃发言,形成交流的气氛,互通有无,基本上能把要找的内容一网打尽,但也有遇到争执的时候,老师稍作点拔即可。

三、几点具体的做法

1、培养预习习惯,不上无预习之课

每课未上之前,都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并布置具体的预习习题,以备上课时检查。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许多问题学生自己已解决了,老师也避免作一些分析介绍,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师生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学生成了学生的主体。学生会把预习成果拿来交流,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拿来讨论。在预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经常发生分歧,经常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都得到提高。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设计好预习的题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看教师钻研教材的功夫了。

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他们会懂得不同类型的课文应如何预习。

2、让学生走在教学的前面。

在教学中,老师走在前面,还是学生走在前在 ,两者有着质的区别。如,一篇文章的教学,老师查字典、找资料,与学生查字典,找资料,大有区别。有的同学经常问老师某字的读音,他们等待老师的告诉,而我常不告诉。因为告诉他至少会养成他们不查字典的习惯,甚至养成等待告诉的习惯。因此,课堂上,作家背景,可让学生先介绍,老师只作强调和补充;课文让学生先读,老师带领同学纠错,然后再作范读;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可让学生先口头翻译,然后纠错,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同学们都认为满意为止,一堂课上完,可试着让学生来总结,老师在一旁听,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要点,然后老师再作补充纠正。让学生走在教学实践的前面,不仅使同学们获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锻炼机会,而且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情况高频率地反馈给老师,老师获得了丰富的信息,随时调整组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使教学活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的“互动”。

3、让教与学融合到一起

让教与学融合到一起,就是让老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让老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学问,而且使老师站在学生的位置,站在未知者和求知者的位置去思考教学、设计教学。这样老师才能选择准角度,把握住难易,掌握好分寸。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很丰富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让学生帮助老师作教学前的准备,查资料、制作教具等。教学前或教学后,可经常围绕“假如是我,我会怎么教”的话题作交流讨论,让学生随时写“给老师的教学建议”。这些交流、讨论和建议是来自实践的活生生的教学法,甚至是书上未曾写进去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适当的时候,安排学生上走上讲台,老师坐在学生座位上,进行教学,打破老师总是在讲台上讲,学生总是在台下听的陈规。当然老师的听又不同于学生的听,只是换了一个视角,去观察、体验、探索指导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博学者,而且是一个垂范者、履践者、学习者。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是例子。我套用这句话说,老师也应是例子--是学生做学问和做人的例子。

谈教的习惯与学的习惯

定远二中    杨维平

摘 要:教师的教学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习惯。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形成的教与学方面的一些不良习惯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给教育领域吹来一阵春风,将给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将使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习惯决定命运,通过改良教与学的习惯,改变教育的前景,改变学生的命运。

关键词:习惯    新课程理念     课程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或称之为风格),其中有好的特点也有不好的习惯。好的特点值得发扬,坏的习惯必须克服,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示范性。教师的习惯极易传染给学生,好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坏习惯一旦养成,则害人一世。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养成良好教风,警惕坏的习惯的滋生。

一、教师应注意杜绝养成哪些坏习惯呢?

1、面面俱到的习惯。

有的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分析课文或讲解习题总是面面俱到,甚至课后的习题一题不落。教师累得腰酸背疼,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是头昏脑涨。这种情形下,教师已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而学生所得到的是书上写的东西或老师理解的东西,却没有自己思考的东西。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得不到培养和发展,而听的能力和习惯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生上课只须带上耳朵听,带上纸笔记即可。久而久之学生倒滋生了另一种习惯,即懒惰。这种情形之下,三尺讲台,成了教师分析问题贯输知识的舞台,全班学生成了天然的听众。教师的分析能力与日俱增,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受到制约。

2、自导自演的习惯

自导自演故名思义,即自己写教案,自己按排课堂内容,自己讲解或演算。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的讲解或演算为主,学生很少活动,学生成为观众。此种情形,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不得实现,只能说教师的授课任务完成了,而学生的学习目的难以达到。试想离开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活动,老师自导自演得再精彩,安排得再巧妙,对学生来说又有何用?仍不能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学生不能得到自主发展。问题出在哪?出在“自导自演”的“自”字上。如果师生共导共演效果又将如何呢?

3、垄断课堂的习惯

垄断课堂,就是完全的占用课堂,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一厢情愿地贯输,不让学生活动,看上去老师非常尽职尽责,甚至不准课堂上有一点响动,尽管有的学生在睡觉。试想谁能受得了45分钟长年累月的垄断?不睡觉才怪!而老师也有苦衷,说不这样,就完不成教学任务。至于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则不关心。教与学相分离!

4、告诉的习惯

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告诉他,这有什么不好?问题就在告诉上。每问必答并不好,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老师要弄清学生疑在何处,为何质疑。我曾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阅读题干时,粗心或疏忽,常因此而解题出现问题。教师可提醒学生认真阅读题干,并形成习惯。又如我的儿子读小学有时作业做不好,拿来问我。我经常的办法是让孩子把题目读给我听,我假装没听懂,让他反复读,让他复述题目的意思。有时两遍未读完,他就会做了。此时提醒他要把题目理解透。即使做不好,也要知道疑点在哪。我谓这种习惯为不告诉的习惯,或导引的习惯。

5、不学习的习惯

说老师不学习,别人不相信,老师自己也不服。我说的不学习,指的是不学习专业方面的新知识,不研究教材教法,不研究学生。社会生活变了、观念变了、教材变了、学生也变了。而老师却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抱怨学生难教,今日学生不如往日学生用功。到底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不学习”上。继续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有的教师也只是为了晋升的需要去学习,最后难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二、坏习惯引起的综合症

教学上坏习惯引起的综合症状集中表现在学生身上。

1、学习兴趣淡泊。其现象如上课睡觉、看小说、厌学、甚至逃学,或上课接老师的话调侃、睡觉、看小说算是“良民”,是无声的抗议,调 侃是想打破现存的教学氛围,想制造一些活跃的气氛。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它动机的存在。

2、能力下降,考试成绩差。由于长期做听众或观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能力发展难以实现。现在的考试尤重能力考核,学生考不好,当在预料之中。

3、学生整体水平接近。呆板的模式只能机械地制造统一规格的“零件”。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发展,只适应了智商较低的学生,而好学生的能量无处释放,最后“泯然众人”。

三、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呢?

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克服教与学方面形成的不良习惯提供了一个契机,教师应抓住这个机遇,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从而走出过去教与学效率低下的“怪圈”。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全新的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过去,“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忽略了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经验及成长的经历。新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中学生学习场所和内容的既定范围,允许并鼓励学生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开阔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学生得到空前的解放,想象力自由驰聘,创造力尽情发挥。

新课程强调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学观,把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观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叶圣陶关于教学观曾有过一句精辟的论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陶行知先生也明确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体。

(3)树立全新的学生观

过去,听老师话,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是理想的学生形象,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而忽视了学生的本质。事实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生命体。发展是人的天性,教育和教学活动就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树立了新的学生观,教师对学生就会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欣赏、鼓励和夸奖,带给学生的将是无比的快乐和巨大的信心,从而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4)树立全新的教师观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合作者、促进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就是教师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职业角色,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地位的过程。要变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播者为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者;要变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要变课程的评判者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总之,没有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就不会有教学方法和习惯的改变;没有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就难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我们必须与新课程同行,克服过去教学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享受新课程改革的快乐。

四、改变不良教与学习惯的措施

1、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

从现在中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可见现在师生生活方式之一斑。一天九节课外加晚上四节晚自习,毕业班不上音乐、美术、体育课,教师和学生被累得苦不堪言。早晨七点十分上课,晚上十点五十下自习,学生睡眠严重不足。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希望政府设立“睡觉日”,好好睡上一觉。优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优质生活,这种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必须改变。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习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干动手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教学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充分的发展。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是让好的习惯主宰我们的一生,还是让不良习惯主宰我们的一生呢?为了让好的习惯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克服教学中形成一切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凤、程晓波:《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第1期)

2、曲铁华、殷忠民、梁清:《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