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处理好三个生活的关系(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54: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三个生活的关系(网友来稿)

四川省资阳中学 李政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三个生活的关系(网友来稿)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三个生活--作者的生活(我称之为“原生活”)、作品中的生活(我称之为“艺术的生活”)、读者的生活(即“现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正确的处理好这三个生活的关系,对于落实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该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的生活即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社会关系,作者的思想性格和相关活动。这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源泉和动机,也是创作的原型,所以我称之原生活。了解这个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作品的社会和文化作用。

作品中的生活即艺术的生活,它是作者在原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思想加以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图景。一般来说包括两类:一类是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一类是理想中的社会生活。透过这种“艺术的生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历史现实,理解和批判地继承作者在作品中灌注的人文精神;通过这种艺术生活和原生活的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领悟、把握和学习艺术创作的规律与技巧。

读者的生活即我们所生存的现实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不知道作者的生活我们最多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把握不了作品中的生活我们最多是读不懂作品,但割裂了现实生活我们将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处境尴尬的重要原因。学生不明白语文教学对生活的作用,不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不懂怎样运用所学去思考现实,不知道如何去形成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看法,就会造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严重流失,就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然语文教学质量就会滑坡甚至会形成民族文化精神的断层。

正确的把握作者的生活是理解作品的钥匙,也是历史的辨证的思考评析作家作品的需要。现在有很多的人读不懂鲁迅,甚至批判鲁迅,认为他尖酸刻薄、没有宽容心;有人不喜欢辛弃疾的作品,认为晦涩,难懂,这正是缺乏对作者生活,即创作的原生活的理解而造成的。他们缺乏对时代的理解与正确的把握,只用现实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当然会作出不客观公平的判断。

作品中的生活是我们的审美对象,也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的重点,一度时间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至于教学法方面的批评与矫正(比如张孝纯的大语文教学法,李镇西的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教育生活化都可以说是良方)可说是俯拾即是,毋庸赘言。我只想说,它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作者的观察、思考、思想、情感是靠作品传达的,我们应该通过这个桥梁接受更多的信息。我想,感受作品中的艺术生活可以有以下几个切入点:从作者对生活的艺术描绘中感受生活中的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从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作者的人格美、道德美、理性美;从作品中词语选择、锤炼、排序、句式运用等去体会作者所体现的生活情理;从谋篇布局、结构顺序去体会符合生活情理的表达。语文的特点就是要根据语言文字的规律去把握生活。在这点上,洪镇涛先生是个成功的探索者。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领悟、把握、表达、甚至改造自己的生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现代教育理念重视以人为本,主张发展个性,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造品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这一终极目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课本中的许多优秀课文就包含着丰富的“世事”和“人情”,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认真去体会作者观察、领悟、把握、表达生活的办法,学会生活,运用人类智慧的结晶去关照、创造甚至改造现实生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健全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发现课本,释放自己求真、求善、求美之心,这必然会形成“语文-生活-语文-生活-语文”的良性循环。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这三个生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割裂三者的关系,就会沦为纯工具性的应试教育、或者成为空洞无物的伦理道德说教,只有把三者联系起来,才能使语文教育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才能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邮箱: qiong066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