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全面提高素养(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52: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夯实基础知识全面提高素养(教师中心稿)

夯实基础知识   全面提高素养

夯实基础知识全面提高素养(教师中心稿)

                 

                 苏明灿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作为初三的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我深深地意识到责任的重大、时间的紧迫,为此我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进行复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成绩?自己虽然有带过两届初三,但是对于总复习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直到参加完2005年中考语文学科会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针对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的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很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仍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我根据“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学科会精神和学生的实际,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认为应把“夯实基础知识,全面提高素养”作为语文复习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应认真领会学科会精神,“吃”透近两年的中考题。

   2005年中考为了追求“全部考课外,全面考素养”的境界,确立了“为中考减压,为学生减负”的目标,按照“依纲据本”和“稳中求变”的原则来命题,保证全卷难度控制在0.8左右,保证单科及格率保持在80﹪以上 。今年和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语基”、“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今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复习?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语基部分。仍然保持三明的特色,用语段来考查语基。考试的范围是基础知识(拼音、标点、识字),基本技能(写字、查字典)和基本积累(以课内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为主,鼓励延伸到课外)。为此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这一特点,下一阶段的复习应把强化基础知识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口语交际部分。都是在假设的口语交际情境中进行考查,即通过笔试来考查。因此我们应根据相关要求来进行各种类型的笔头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从课外选取浅易文言短文,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大意的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前提下,结合文意, 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汉字通假”的掌握情况,不考文言语法知识,不考词类活用知识。要以“形在课外,神在课内”的思想为指导,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重点复习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汉字通假的词语。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2、现代文阅读部分。从课外选取一篇现代文,采用阅读全文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文章阅读能力和整体阅读能力。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考查坚持整体性原则。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生活感悟类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背景”和“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的原则,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写作部分。主要考要学生文章的写作能力,今年命题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采用话题和命题、半命题并列的形式,“话题”作文是今年考查的主流。

  因此,在最后阶段应要求学生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语文老师一定要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夯实基础知识,全面提高素养”为指导,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正确的答题思路,增强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