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川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点评

时间:2022-04-14 11:27: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05高考四川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点评

点评者: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2005高考四川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点评

一、永远的谭嗣同

四川某考生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

  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

  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

  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

  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苍夷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

  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

  国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

  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

  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

  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分飞幽恨传

  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一帘幽梦半湖萍

  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

  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

  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借谭嗣同还魂,树一有血有肉有情有爱之人,铮铮铁骨与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遗忘,来世再续前缘。谭嗣同为英雄被铭记,被妻忍痛忘记今生之情,其实,两者一样刻骨铭心。)

点评:《永远的谭嗣同》属我国古代诗歌中最狭义的一种--古休诗,或称“古风”,高考写诗,本已鲜见,写古风且又得了满分者,更是闻所未闻。作者选择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悲剧人物谭嗣同作为主角,以谭妻为配角,将人物放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戊戌变法之中,极写谭嗣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将人物放到虚幻的阴界,极写谭妻之美梦--真乃《还魂记》之考场篇!全文大起大落,既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微;既英勇悲壮,又缠绵绯恻,于读者,大有震撼心灵之效。

诗歌正文以七言为主,频频换韵;诗句精练,音韵和谐。诗中融进了历代诸多诗词大家的精华,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晏殊等人的影子从中可窥。特别是“还魂”一段,其风格俨然是乐天先生《琵琶行》之翻版。作者的阅读面,特别是对古典诗词之通晓,由此而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一句话:高,实在是高!

点评之余,也不免有所猜测:《永远的苏武》前有序,后有跋,单是诗歌,就有80句,这样洋洋洒洒的大作,是在考场上“原创”,还是平时已经成稿?这种猜测一点也不含贬义--这是写作到了一定境界之必然--平时练得多了,考场上信手拈来,稍加整饬以扣合文题,岂不美哉!这与押上一二题,强背他人文章者,决非同日而语。另外,“满目苍夷”的“苍”系“疮”之误,以之而要扣此“极品古风”1分,能忍心吗?……

(已发表于《语文学习》2005年第7-8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