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素材活化出新

时间:2022-04-14 11:39: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善用素材活化出新

    

湖北 许松华  

  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量大,用在作文上的时间很少。似乎无万斛文思,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上乘之作。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确保写出上乘之作呢?

  有的。这就看我们平常如何积累,如何运用。

  阅读作文范文,是中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可是许多同学把范文读死了,只会生搬硬套。每到临场,就往作文书上想,反而由于这也雷同,那也相似,结果一无所得;自己没有能够用上作文范文,反倒被范文“打败”了!素日里用于阅读范文的时间与精力竟全泡汤。宝山空回,实在可惜!

  如何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平常阅读的每一分钟的最大效益呢?

  一、变通开拓,多加揣量。所谓变通阅读,就是对所收集的到的范文素材换不同角度,多方思考。例如:(1)这篇文章还可以换哪些题目(“换题阅读法”);(2)文中的材料,原作者是否发掘到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主题深掘法”);(3)从文中的材料里还可以看出看出哪些主题思想?(“开拓主题法”);(4)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发表?(“辨别优胜法”);(5)这篇文章还有没有更新颖更巧妙的结构?(“材料构成法”);(6)表现手法是否有尚待完善之处?(“发掘手法法”);(7)开头结尾是否可以更简洁、精警含蓄(“首尾凝缩法”)等。

  阅读后对原作作换题思考,具体方法有:(一)原文不动法,即保留范文,看还可以换那些作文标题(即本文材料适合哪些作文题);(二)剪头去尾法。看文章中间主体部分适合(套用)哪些作文题;(三)换点题扣题法。即把文中点题扣题的关键语词换一换,看材料适合哪些标题;(四)择其精粹法。即审视文中最动人最有价值的材料,看还能生发哪些主题,适合什么作文题;(五)转换角度法。即从不同角度去看原文材料,还适合哪些标题;(六)用原文句法,即选用文中的原句作该文的标题。

  这样就可以“生”出很多“题目”。

  举例说:有一则很好构思的素材,是讲乡下爷爷有一次听广播匣子,得知后天全县学生向贫困地区学生献爱心。爷爷想,献爱心就要献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晚年的爷爷的财物甚乏,想来想去,竟把一位外国友人给他的龙头拐杖送上捐献车!

  这则素材经开拓阅读,可以活化出列题目(1)《误会》;(2)《珍贵的礼物》;(3)《永远的记忆》;(4)《难忘的一幕》;(5)《珍贵的遗产》;(6)《爷爷的笑》;(7)《爷爷的拐杖》;(8)《记忆深刻的一个》;(9)《难忘的一件事》;(10)《难忘那个人(那一天,那一年));(11)《爱心》;(12)《灯塔》;(13)《心系远方》;(14)《爷爷的情结》;(15)《我家的欢乐》;(16)《拐杖》;(17)《爷爷帮我解道题》;(18)《我终于明白了》;(19)《苦恼人的笑》;(20)《最后一课(人生一课)》;(21)《心里比蜜甜》;(22)《值得我骄傲的》;(23)《爱出错的爷爷(爷爷又错了)》……

  二、分类成集,常温熟思。即注意将平常搜集的范文素材,按中考命题类型,中考出题涉及的取材内容,分类装订成册。具体办法是:

  (一)三分法。即按范文素材题材分块划入中考取材的三项内容:①写家庭生活;②写学校生活;③写社会生活。从体裁角度分记叙、议论、说明。

  (二)典型子类法。如“家庭生活”范文选取的角度又分:写一个家庭成员;写亲情;写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写邻里之间;写家庭与社会等;“学校生活又分:写老师;写同学(单人或几人);写师生之间;写同学之间;写学校生活(泛写)等。

  采用“摘抄式”“剪贴式”“手报式”等等构成“范文珍藏本”,隔几日阅读温习一次,进行换题变通,把拟好的标题写在该文边。命题也可用“全命题”、“半命题”、“材料式”等,而不拘于一种。

  每思考一次,记下几题;天长日久,积腋成袭。并由于熟读精思,对文章内容记得熟,于提高写作水平,有切实的提高。

  三、精筛细选,曲取其高。而如何选择范文素材,也是有学问的。有些同学饥不择食,见作文书上著有“优秀”二字,就“扯”进自己的作文储备库,中学生的自不必说,连小学生的优秀作文都用上了,结果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实际水平,反不如初三学生的平常作文,自然不叫精筛细选。

  如何曲取其高?古人已有言:“曲取乎上,仅得其中;曲取乎中,仅得其下。”为慎重计,只能作保守的估计;初中生选用高中生的优秀作文范文,很可能经过自我遗漏,仅获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若取初中生的优秀作文范本,那就几乎没有取胜的把握。结果自己满以为会得高分,考分出来恐怕要大吃一惊。所以,初中生宣选中专、师范、高中生的优秀作文(特别是记人记事议论类);又不可太高,取到作家身上去了。

  选文要少而精。若见一篇爱一篇,都拉到自己的作文集库中,反而冲淡了精品品位,事倍功半。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初中三年的作文作一梳理、选出优秀作文,在变通题目、巧用题材上作深加工。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发挥平日“辛劳”的最大价值,调动自己的真正实力。这是“自我选优生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