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22: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书愤》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刘玉华

《书愤》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知 识 引导学生通过《书愤》明确律诗的基本知识。

  能 力 使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并且能够通过文字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慨。

  态度情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 点 分析陆游渴望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的忠愤之情。

  难 点 陆游的爱国情缘何如此深厚?

  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学用具 教科书 备课本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入

  二. 授课

  三.总结

  复习引入

  另一类题材的作品则是以爱国情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教师读课文

  公元1209年年底85岁的诗人临终前所作。

  把关于作者生平的资料明确给学生。

  解题

  概括文意

  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写作特点: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

  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

  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通过对陆游诗歌的分析我们看打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今天在两会刚刚召开过胡锦涛提到对于祖国的情感该是怎样的呢?

  一、 背诵(出示幻灯片)

  1词:《钗头凤》( 陆游、唐琬)

  2诗:《沈园二首》(《登禹寄寺望沈园》)

  二、 另一类题材的作品则是以爱国情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初中曾经学过的一首诗《示儿》学生进行背诵。让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作简要地阐述。

  思考:从文字上看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提示:身体状况),就“家祭毋忘告乃翁”中“家祭”一点你想到了什么?

  三、简单了解陆游的生平。(幻灯片)

  初步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感。

  四、《书愤》的创作背景状况。(幻灯片)

  五、分析鉴赏诗歌:

  1、生读诗歌并思考:

  (1)你怎样破题?

  (2)由标题所体现的情感的根源是什么?作者如何通过诗句来加以表现,请你分析。(在这个地方不用回答,要求结合下面的分析来理解这个问题)

  回答1、书:书写 愤:愤怒

  思考:请分别概括诗歌中四联的意思。

  首联:早年年轻单纯,豪气如山。

  颔联:壮年时候所向往和参与的斗争,表明渴望北伐恢复中原,而今依旧向往这种生活。

  颈联:主要表现作者的落寞,悲伤愤慨之情。

  尾联:表明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况。

  思考:作者的的愤慨情感是从诗歌上反映出来的,请你对诗歌进行鉴赏。

  (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

  你最喜欢那句诗?请你进行赏析。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里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做链接对具体的词语或者是句子进行赏析)

  让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赏析

  回答: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所表现的根源是什么?

  拓展:陆游的其它反映同题材的诗歌

  (《金错刀行》

  他的抗金报国之志的词,更是激情洋溢,如《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拓展二同时代其它著名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诗歌

  文天祥和岳飞

  最后让学生齐声朗诵《书愤》

  出示幻灯片

  爱情悲剧的根源对封建家长制度的批判。

  通过不同类别的作品全面把握陆游其人。

  临终不忘忧国可见陆游血脉中的爱国情。

  作者邮箱: hanqiuyueyin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