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活动课的原则

时间:2022-04-14 12:47: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好活动课的四条原则

曹洋文

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活动课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以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从实际出发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具体地说,必须注意这么三点:第一,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我校活动课打破原有班级授课制,按年级设立不同的课目。如高年级设信息、写作、奥林匹克数学、电脑等课;中年级设珠算、写作、硬笔书法等课;低年级设说话、游戏、音乐等课。这样,既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使高、中、低年级的活动课内容相互衔接,形成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和技能循序渐进地发展。第二,从教师的素质特长出发。杜勃罗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活动课的设置必须从教师的素质与特长出发,每个活动课的指导老师,必须对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指导能力,引起学生的“情”与“趣”,使学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发展个性。第三,从学校的设备出发。活动课要依学校的场地设施等客观条件而设,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则,不仅不利于活动的普及与提高,而且还会挫伤师生积极性。

当然,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主动创造条件,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学校,更需如此。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同样也是开展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是上好活动课的基本原则。

抓活动课的普及,不仅是指参加活动课的学生要普及,而且还要求活动课设立的项目要普及,应使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较大的选择性,做到学生个个有活动项目,教师人人有指导对象。

抓活动课的提高,不但要求同一活动项目要有不同层次安排,而且要求同一 层次也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在同一活动中,注意学生的爱好、能力,引导学生从品德、兴趣、能力、体力等方面向纵深发展,激发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进取精神。

普及与提高是辩证统一的。我校在注意抓好普及性活动的基础上,组建校级提高组,着重抓好传统项目,保持和发展学校特色。

三、学科教学与活动课教学相结合原则

活动课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指导老师应以较高的自觉意识,使活动课与学科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逐步形成学科教学与活动课教学协调发展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活动课从项目的设立到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应考虑课内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应用,尤其是指导老师要有明确意识,在活动中联系、渗透课堂教学内容,如设作文、奥林匹克数学、音乐、美术、田径等课,都必须而且可能与相应的学科知识相联系,促使学用结合,真正使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其次,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活动课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思想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活动课中。对学生在活动课中表现出的弱点和不足,指导老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给予矫正、补充,促使学科教学与活动课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四、巩固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为使活动课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有机部分,必须贯彻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第一,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计划。根据教育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活动课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计划,以利于分工负责,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第二,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活动课制度。①定时间,每周有固定的活动课时间;②定人,每节活动课有专人负责、指导;③定地点,每节活动课有开展活动的地点;④定内容,每节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要建立评估制度,还应不定期进行抽查,学生活动课成绩要列入期终成绩报告单。活动课的成绩也应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内容。第三,提高活动课的质量。为提高活动课的质量,我校在活动课的项目、内容、方法选择上注意考虑“三性”:①趣味性,即活动课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②技能性,即活动课应设立应用性强、学生能终身受益的项目;③社会性,即借助社会力量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只有注意提高活动课的质量,活动课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地开展,使学生乐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