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39:0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蒹葭》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蒹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

【《蒹葭》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蒹葭》教学设计03-06

诗经蒹葭教案05-07

《诗经·蒹葭》教案05-07

《蒹葭》教案4篇01-10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蒹葭》鉴赏04-14

《蒹葭》教案(通用8篇)03-09

《蒹葭》教学反思(精选3篇)04-16

《蒹葭》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03

蒹葭 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