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注的古书给谁看?

时间:2022-04-14 13:49: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没注的古书给谁看?

 

叶之青 

  友人主编了一套《中国古典名著》,刚拿到样书就把我叫去观赏,让我先睹为快。 

  这是一种时髦的打扮,几十本书放在一个做得像一本大书的盒子里,盒外绘上古画,盒内黄绸作垫,书的封面也是山水人物画,虽有点艳丽却也不失古色古香,赏心悦目。所收从《诗经》到《红楼梦》,有《文选》,也有《史记》……共三十六册,煌煌晔晔,蔚为壮观。 

  我随手拿出其中的一本,正好是《诗经》,翻开一看,发现里面没有古注,毛传、郑笺、孔疏都没了,只是加了标点。友人说,因为篇幅的缘故,把古注都删掉了。近来,没有古注的古籍,这已经不是仅见了。我大为不解:谁有本事读没注释的古书?没有古注的古书,是印给谁看的? 

  一见到没注释的古书,我就想起黄侃先生。他是章太炎的高足、国学大师,曾圈点白文《十三经》,至今留下《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可是黄侃圈点白文的基础,是先读《十三经注疏》。他曾说,他诵读群经义疏以及《前四史》,皆十余遍。他要求他的弟子读《说文解字》,也是先从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读起,反复多遍,最后才直接读《说文》白文。清代大儒读书也要读古注。戴震就说,他不但于十三经经文能背,于许多注疏也能背。可见他也是要读古注的。前辈大师尚且要靠古注来理解古书,我们现代的普通人拿起古书而没有古注,岂不是要抓瞎? 

  再看看那书的装帧和价格,似乎这书就不是要给一般读书人看的,而是给总经理、老外之类的人买的。友人也同意我的猜测。于是我对友人嘲笑了一通。 

  可是我后来想,换个角度看,没有注的古籍或许可以是另一种读法。当今多元世界,为什么只能有一个标准、一种方法、一套思维模式?生活在现代的人,拿起古书总会被吓得放回去,那繁体的、竖排的、双行注文连着正文密密麻麻的字,昏天暗地,不知从哪里读起,先就让人生畏。结果是好好的财富,却只有少数人为了做学问才去啃,大多数人不敢问津。一些不是特难读的古籍,如果换一种模样,卸去繁重的注,轻装上阵,再加上色彩亮丽,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与其令人敬而远之,孰若让人玩而习之。这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应该更有好处。 

  而且,一部书的古注往往数倍甚至十几倍于它的正文,带注读一部书的时间,如果用来单读正文,可以读好几部。我们经常感叹读的古书太少了,其中是否有让古注吞噬太多时间的原因呢?中等或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读者,如果不是做专门的研究,而是要尽可能多的吸收古化文化营养,花同样的时间,恐怕是不求甚解地读它几部十几部,比连注释只读一部要上算。其实,有些名物训诂,暂时不理解并不要紧,多读一些、反复涵咏就能慢慢体会。许多小学生读《西游记》,大人读《红楼梦》,也是不懂的地方跳过去,生吞活剥,并不要紧。其实那里面何尝就没有该注释的东西,假如给它加上一大堆注并强调要读注,恐怕没有今天的普及效果。试着,不带注地让中学生读《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否可以走出一条新路? 

  于是我想,像友人主编的这种书,在价码上、规模上、销售方式上,是不是不必只冲着厂长经理们去,还可以冲着平民、学生去。一句话,想看平凡百姓,想着实用。 

  这么优秀的文学遗产,为什么非要弄得要么是苦读,要么是摆设?让人觉得读它是一种享受,恐怕更合它本来的面目。  

 

前 

【没注的古书给谁看?】相关文章:

《诗经》选注04-14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04-14

《游褒禅山记》古书新解(网友来稿)04-14

古书人物传常见文言词试解(网友来稿)04-14

一字究竟该注什么音?04-14

报纸办给谁看--致报人的一封信(网友来稿)04-14

坚持注提实验识字教学的三条途径04-14

三峡重闻猿啼声 印证了郦道元的《水经注》04-14

考试没考好的日记05-19

没倒垃圾检讨书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