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55: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长妈妈记叙了哪几件事,明确课文是如何处理详略的

2、 结合课文所讲的几件事,分析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3、 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体会作者对阿长有怎样的感情,这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二、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及买《山海经》怀有这么大的敬意

三、 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又揭短又赞扬

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的个性特点

第一课时

1、导语1:同学们,我们曾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还记得“美女蛇”的故事吗?为鲁迅讲美女蛇故事的是谁?对了,是长妈妈。那么长妈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在鲁迅的心目中究竟有何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得到解答。

导语2:大家最近在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谁来评价这本书有何特点?不错,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看看这篇文章是属于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

2、疏通字、音(略)

3、自主学习反馈:

检查预习:

(1) 整体感知:本文通过记叙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琐事,再现了一个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和深厚的感情。(由此可见,本文的感情特点是温馨的回忆)。

(2) 课文写了阿长那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能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吗?

--a、阿长称呼的由来

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c、阿长的睡相

d、元旦古怪的仪式

e、阿长有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略

f、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g、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h、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详

(讨论得出)如此安排的理由:为中心所需,重点写《山海经》,从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

4、课堂合作探讨,自主学习:

(1) 如果你是作者,那么,你喜欢阿长吗?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不喜欢:阿长多事、好事(如她喜欢切切察察)、阿长不拘小节(如她的睡相)、迷信、没有文化(如有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喜欢:阿长爱孩子(如一肚子烦琐的道理也是为了我好)、心地善良而又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如千方百计地帮我买回《山海经》)、淳朴、宽厚、仁慈等。

(2)、合作探讨:文章对阿长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找出文中的描写句,说说这样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语言、动作、神态。

作用:刻画出她的性格特点:饶舌、多事、迷信、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淳朴、宽厚、善良、仁慈。

(2) 合作探讨:我对阿长怀着怎样的感情?(方法:找出文中表达我对阿长感情的语句,进一步分析我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具体语句略。

讨厌(对她不好的习惯)--敬佩(当阿长讲了长毛的故事后,)--不敬佩(当她谋死了隐鼠后)--新的敬意(当她为我买来《山海经》时)--敬佩、怀念

小结:但总的说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尊敬的、喜爱的,尤其是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的怀念,祈祷地母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

5、布置作业:思考:如何理解作者对阿长既讨厌、憎恶又尊敬、怀念的感情?这两种感情矛盾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语: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对阿长这一人物形象也有了较为感性的了解,今天,我们这节课将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学习上。在品读这一部分前,我们首先解决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如何理解作者对阿长既讨厌、憎恶又尊敬、怀念的感情?这两种感情矛盾吗?为什么?

二、四人小组合作探讨,老师点拨,得出结论:

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她的不拘小节、多事、烦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谋害隐鼠等,“我”对她的态度是憎恶的;后半部分写她给“我”买《山海经》,“我”对她的态度是感激的。前半部分重点揭示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的性格,后半部分揭示她淳朴、宽厚、善良、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这就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把人物两方面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重点研读“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 学习方式:可由学生用提问、学生解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运用分析人物的方法来进行(如分析阿长的语言、神态;分析“我”的心理等,老师给予学生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

※ [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学会品味、赏析语言。

※ 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1、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认为对她说了也没什么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表现了“我”对从她那里得到书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结合课文语句分析)

--语句略。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进而推想这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做到了,由此“我”也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3、 为什么通过这件事,“我”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的书,在孩童的眼里,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如此“粗拙”的书却说它是“宝书”?

--这四本书虽然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买给我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5、 中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

--不写阿长是怎样买到的,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想象她操了不少心,这就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之前,大段的文字写远方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得,又怎样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 质疑探究:(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

如学生可能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文中写“我”对阿长有两次敬意,这两次敬意一样吗?文章结尾为何要补充介绍阿长悲苦的身世?(其中包含着我深厚的感激与同情)文中对阿长的称呼有“阿长”、保姆、长妈妈等,在称呼的改变中,有何用意?(称呼的改变,折射出我对阿长重新审视的因素。)

板书设计

结构思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黄胖而矮,无名无姓 

喜欢“切切察察”,日常粗俗

睡相不好                     饶舌多事,不拘小节

长妈妈      元旦早晨塞福桔

            一肚子烦琐的规矩,对我管束很严    淳朴善良            略(抑)

            “长毛”的故事,愚昧无知

谋害“我”的隐鼠

为我买《山海经》                 真诚热情           详(扬)

                                乐于助人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03-04

阿长与山海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