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

时间:2022-04-14 14:12: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正确使用虚词。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填充两种。

  (2)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侧重点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3)成语使用。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

一、关联词语误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滥用关联词语。

例: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应去掉”因为”)

  2、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例: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例: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二、介词误用

  1、不可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例:

(1)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

(2)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都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的光辉。

(4)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未了。

(5)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1)中的“在”是多余的,应删去。(2)中的“从”、(3)中的“在”、(4)中的“当”、(5)中的“对于”都使句子缺少主语,均应删去。

  2.不可漏用介词

  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

(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未的。

(3)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4)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和秦汉之际出现的《管子.地员》,就是我国古代

土壤的专门著作。

(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2)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3)应在句首加上“从”。(4)应在“就是”之后加上“关于”。

  3、不可误用介词

  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

(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2)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

(3)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

(4)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1)中的“对”应改为“给”。(2)中的“从”应改为“在”。(3)中的“对于”应改

为“关于”。(4)中的“把”应改为“用”。

  B.介词宾语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1)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

(2)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

(3)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1)(2)(3)句中的介词宾语都不完整。(1)在“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

(2)在“武器”的后边应加上“的观点”。(3)在“形象”的后边应加上“方面”。

C.介词同后进的介词宾语不搭配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尽早搬出。

(2)动物园根据大熊猫安排了大熊猫所需要的生活环境。

(3)当地球穿过彗星轨道,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

(4)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1)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应改为“从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2)“根 据”不能同“大熊猫”搭配,应改为“根据大熊猫的习性”。(3)应在”轨道”的后边加上“的时候”。(4)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

三、代词误用

  1.指代不清

  下面的例句中使用代词而未出现前词。造成了指代内容不清楚。

(1)洞庭湖气势磅礴。时而浊浪排空、时而皓月千里,那里有著名的岳阳搂, 为湖光山色增加了光彩。

(2)《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虽然只是表现了他们当中的 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3)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

(1)中“那里”指代不明,因为岳阳楼显然不能建在洞庭湖上。“那里”应改 为“湖边”。(2)中“他们”没有前词,指代不明,应改为“编辑们”。(3)中“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改为“七色光”。

  2.关系不明

  下面例句中代词和前词的关系都不清楚。

(1)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2)农民们富了,想出去旅游,这是极其自然的事,不必把那同什么浪费金钱、不知发展生产联系在一起。

(3)校长及时找宋霞谈心,指出她打退堂鼓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有利条件,鼓励他克服一切困难,按时完成任务。

(1)中的“它”指代内容不明,前词不清楚。(2)中同一前词的后边出现了“这”和“那”两个不同的代词,应都用“这”。(3)中同一前词后边分用“她”、“他”,性别不一致,应都用“她”。

(4)如果我们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严肃认真地去帮助它。反而毫无原则地掩盖它,对先进单位就有害无益了。

(5)政协委员们希望改革医疗制度,他们认为目前有些医务人员素质较低,应当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道德水平,完善管理机制,纠正滥收费的现象。

在一段话里,同一个代词,它所指代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词是同一的,不能暗中转换指代内容。(4)中前一个“它”指先进单位,后一个“它”指缺点,应把后一个“它”改为“缺点”。(5)中前一个“他们”指政协委员,后一个

“他们”指医务人员,应该把第二个“他们”改为“医务人员”。

  3.选用不当

  写作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意的要求选用恰当的代词。

(1)在第三节中诗人告诉我们,当时造成农民生活痛苦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敌人。

(2)大妈心里一酸,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你委屈透了,你的委屈向谁说呢?

(3)弟弟来信说:“他在部队里很好,同志们都很关心他。”

(4)四十多年前,刘胡兰壮烈牺牲了、这时她才十五岁。

(5)新盖的实验大楼,我还没有去过,下星期我要到这里去。

(1)中的“这”应改为“它”,指帝国主义。(2)中的两个“你”都应改为“她”,指大妈。(3)中的两个“他”都应改为“我”,因为是直接引用信中的话。(4)中讲的是四十多年前,应把近指代词“这”改为远指代词“那”。(5)中的。这里”应改为“那里”。

  4.人称涵盖要得当

  “我们”和“咱们”都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但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我们”既可以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又可单指说话人一方,要依上下文而定。

(1)要是你以后能出去的话,千万想法把那个东西交给咱们的人。

(2)近台没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

(3)四嫂,别小看我们俩,坐在一块我们就讨论问题。

(4)上星期,咱们学校的足球队到你们学校去比赛,你们输了一个球。

(1)中的“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而且体现出革命同志间的亲密关系。(2)中的“我们”指船上的小朋友,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3)中的“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四嫂”。而(4)中的“咱们”不包括听话人,应改为“我们”。“自己”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专指句子里所说的某个人,二是泛指任何人,三是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有强调的作用。

例如:

(5)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6)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7)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我”来用。

(8)由于我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同学们把自己评为三好学生。

(9)我只是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做了一些事,党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

(8)(9)中的“自己”都应改为“我”。

四、近义词误用

  1.程度不同

例:

①买电脑的事我跟领导说了好多次,可是至今也没得到批复。

②这种陈酿是选用上等原料、采用先进工艺炮制而成的。

③老师派遣我去请张红的家长。

①中“批复”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应改为“答复”“回答”等。

②中“炮制”一般用于中药过程,也可引申到政治领域,这里应为“酿制”“酿造”

等。

③中“派遣”指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工作。这里应为口语,“叫”

“让”均可。

  2.感情色彩不同

例:

①他人挺随和,办事也很圆滑。

②他这个人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一点爱好。

③他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补偿施工中的漏洞。

①中“圆滑”是贬义词,形容人只顾多方面敷衍讨好,不负责任。应改为“灵活”。②中“爱好”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应改为“嗜好”。

③中“补偿”的意思是补上不足,重点用于价值抵偿。应改为“弥补”。

  3.范围不同

例:

①他把设备改造方案又重复考虑了多遍,假设各种可能。

②许多被救助的失学少年纷纷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酬谢那些好心人。

③他接三连三来信督促我快把买的书寄回去。

①中“重复”的含义是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应改为“反复’,,指一遍又一遍。②中“酬谢”可以表示感谢,它强调金钱、礼物。应改为“报答”。

③中“督促”指监督催促,含有亲自察看之意。应改为”敦促”“催促”。

五、成语误用

  成语用误,主要是由于意思理解不当或感情色彩使用不当造成的。

  命题有时也常出选择同义成语式。但关键还是要弄懂成语的含义。

①:他脾气太坏,动不动就暴殄天物,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

“暴殄天物”意思是任意残害虐杀各种生物,后来也指不知爱惜物品,任意糟踏浪费。所以例①中应为“砸东西”。

②: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师长对弟子,指殷勤恳切地教

导。应改为“恳切”。

③: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耳濡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影响。应

改为“耳闻目睹”。

④:他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附庸风雅的谦谦君子。

“附庸风雅”指本来文化水平不高,却硬要装作有文化素养的样子。改为“风流儒雅”。

⑤:天光很暗,那个人的笑容讳莫如深,如同罩在一层雾里。

“讳莫如深”泛指隐瞒得非常严密,唯恐别人知道。改为“似隐似现”。

⑥:对于缺点错误,如果我们把它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更严重的后果。应改为“讳疾忌医”。

⑦:四十多年前的那些栉风沐雨的血腥斗争,至今犹历历在目。

“栉风沐雨”形容长期在外奔波,历尽风吹雨淋的艰辛。改为:"你死我活”。

 

 

【正确使用词语】相关文章:

选词填空三步曲--正确使用词语(网友来稿)04-1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教师中心稿)04-14

正确使用实词教案08-2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正确认识PINYIN,积极使用PINYIN04-14

正确使用熟语复习指津(网友来稿)04-14

大班科学正确使用体温表教案04-09

特级教师指点2003高考词语使用答题旨要04-14

这里的问号(?)用得正确吗?――谈课文《陈奂生上城》中几处问号的使用(网友来稿)04-14

把语文教学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从2004高考增考正确使用熟语说起(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