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高二)

时间:2022-04-14 15:19: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人教版高二)

盛唐时期,国力的强盛,疆士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青年杜甫也是如此。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人教版高二)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政治也比较开明,国力强盛,疆域阔大,对外经济、文化也十分活跃,达到繁荣的顶点。

杜甫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这样的时代。我们知道,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时的名将兼学者。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对自己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出生是颇为自豪的。他十四五岁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受到前辈夸奖。他读书破万卷,这为以后的诗歌成就打下了渊博雄厚的基础。从他后来追忆的诗文看,早年的成就,他是颇为自得,有诗为证:“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另有一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诗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再加上这样的才华,杜甫可谓前途无量。

唐代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且科举考试是“以诗取士”。所谓“以诗取士”,既包括将写作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包括大量的“行卷”之作。(行卷,唐代应举者在正式考试之前将自己平时精心结撰之诗文汇编成卷,投献朝中名流显贵,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推荐,以便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功名。在此以后又继续投献诗文,以巩固印象,加深好感,称为温卷)

科举考试是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但考官往往会考虑到考生的社会声名。所以“有四方之志”者为了个人的出路或者仕途,常漫游各地用言语或诗文作自我的宣传,结交权威人士,作为资本。即使在落第之后,仍然拜谒权威,请求他们援引。在唐代的诗文小说里我们常常读到,一个读书人在青年时代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漫游时期。正如李白所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其实,就是为自己找出路。所以,在唐朝,年轻人漫游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十岁时,杜甫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漫游不单单为了欣赏祖国名山大川,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杜甫生在官僚家庭,生活上不感到什么艰难,这是他出游的物质基础。另外,他往江南,也有人事上的因缘:他叔父杜登是武康(现在的浙江湖州)县尉,还有一个姑丈任常熟县尉。但是,这次漫游在仕途上没有丝毫进展。主要收获是,他欣赏到了江南秀丽的山水,同时踏着历史的踪迹,温习了一遍过去的历史。他在姑苏拜访了吴王阖闾的坟墓,游览了虎丘的剑池;走出阊门,拜谒太伯庙;渡过钱塘江,登西陵古驿台,在会稽体会了勾践的仇恨,寻索了秦始皇的行踪。他乘船一直到了曹娥江的上游剡溪,停泊在天姥山下。这个时期,唐王朝国力的强盛,疆士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杜甫也是如此。有诗为证,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批”“入”两个动词极为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是什么形象?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它既写马驰骋万里,更是诗人志向的写照。

漫游没有进展,为参加进士考试,735年杜甫回到故乡巩县。这年投考进士只取录二十七名,杜甫落第了,时年二十四岁。其实这对杜甫的打击并不大,杜甫刚从吴越归来,饱尝了江南的山水,还没有注意到现实的人生,再加上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负,生活又无忧,于是青年杜甫在洛阳住了不久,便起始了他第二次的漫游。这时的杜甫依然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比如,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e(sng)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此句是说何时让这卓然不凡的苍鹰当成真鹰,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何当含有希幸的意思 ,“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的意思。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第二次漫游,先游齐赵,后回又到洛阳,在洛阳他结识了李白、高适,相邀同游。后来高适南游楚,杜甫和李白北上再游齐赵,他们一起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过了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北游》)的豪放浪漫生活,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次漫游,不仅接触到祖国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壮丽山河,更重要的是他结交了不少文学造诣很深的师友,为他诗歌创作的发展、成熟作好了准备。

这个时期,诗人对自己能力和前途乐观自信,充满了勇于攀登、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比如: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这样的环境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人世现实的生活。所以,诗的题材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也许只有当他丧失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放弃了放荡与清狂而直视劳苦大众的时候,我们的诗圣杜甫才可能孕育出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将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孜孜以求。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高二)】相关文章:

关于《杜甫传》的评价与赏析人教版高二必修04-20

苏教版高二选修唐之韵杜甫解说稿03-03

杜甫的诗04-14

杜甫与唐诗04-14

杜甫生平介绍10-20

杜甫《登高》教案04-23

天地一沙鸥--从《杜甫律诗五首》看杜甫(网友来稿)04-14

说说杜甫(网友来稿)04-14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11-07

1∶1 柳州是如何做到的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