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01 16:11:1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在酒楼上》通过讲述主人公吕纬甫由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变成意志消沉的文人这样的转变,对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形象及心态做了深刻的探讨剖析。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欢迎大家参考!

《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作用

  《在酒楼上》的开头虽描绘了一幅灰调子的旅馆环境铅笔淡彩:清痕斑驳的墙壁,枯死的莓苔、白皑皑的绝无精彩的铅色天空和飞舞的微雪。这使人隐隐感到社会的肮脏和窒息。但为鼓舞"我"的乐观向上,作者描绘了酒楼后园的亮丽画面:"老梅开着满树繁花,亭边的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暗绿"与"艳红"的强烈对比,又有白雪的映衬,这与前面一幅"铅笔淡彩"形成对比,有力传达作者的愤世疾俗和向往光明的心境。

  这废园里的“赫赫之火”,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刚才吕纬甫眼里射出来的光芒,而这“傲慢”、这“愤怒”、这“蔑视”表现出吕纬甫也并不完全是懒散、平庸,还有光彩的一面。就如同在废园里还有株斗雪的老梅。废园老梅怒放的描写,可以说是作者心头激情依然的佐证,在表现主题与人物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梅、山茶花不畏风雪严寒,斗志昂扬、志向坚定。表现了充满“情旧的心绪”的我,对故乡老梅、山茶花异常敏感。(或:对“懒散和怀旧”的“我”增添了某种激情。是“我”高洁的情怀,坚贞不屈意志的象征性写照。(或:本段景物描写,融情入景,含蓄地展示了“我”的情感世界,有力地深化了小说主题。

  创作背景

  鲁迅在“五四运动”之前,也就是正式进入文学生活之前,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方面,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共同压迫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另一方面,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思想也十分活跃,使得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当“五四运动”渐渐落幕后,知识分子不像之前那么情绪高涨,而是也跟“五四运动”一样,消沉了。《在酒楼上》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1936年去世。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在酒楼上》新解07-28

《在酒楼上》赏析07-30

鳌园(陈祥书) 作品赏析07-29

线描教学计划12-13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手掌线描树》09-18

《半途而废》读书笔记12-28

精选楼上漏水协议书3篇10-27

演讲的作用12-12

屈原的生平与作品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