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6:27: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柏林之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柏林之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一曲爱国主义的悲歌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了多篇颂扬爱国主义的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后一课》和本文。这两篇小说的共同点就是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悲歌,本文的悲剧色彩更浓。这种“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亡国之悲。无论是作为一位充满英雄主义的军人,还是作为一位普通的公民,谁都不愿意遭罹亡国之痛,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耻辱和不幸,也是一位公民,特别是一位军人最大的耻辱和不幸。这篇小说从巴黎香榭里榭大街“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写起,以一位爱国老军人面对入侵者颓然倒地死去为结束,表现了深深的、无可奈何的亡国之悲。中间又反复渲染了这种悲。比如,小说多次写到儒夫上校外孙女“泪流满面”、“揩干眼泪”、“忍住眼泪”等,表面上是为祖父的病发愁,实际上落下的还是亡国之泪。再比如,小说通过写普鲁士军队的日日逼近,也造成了一种国家日渐灭亡的悲凉。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第二,命运之悲。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孙女这两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必然也是特殊的。在亡国在即的时候,这两个具有强烈的军人荣誉、祖国荣誉感的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第三,生活之悲。人物的生活之悲主要由两个落差造成:一个是儒夫上校虚幻的节节胜利和实际上的节节失败的落差,再一个是儒夫上校的越来越高兴和他的外孙女越来越悲痛之间的落差。这两个落差可以说是生活之悲。

三种“悲”的根源还在亡国上,因此,这是一曲独特的爱国主义悲歌。

二、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新奇。沿着这样三条线,小说展开情节。第一条线: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条线: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减轻,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条线:上校外孙女为病重的祖父说谎到最后谎言破灭。这三条线中第二条线是主线。三条线扭结在一起,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抓住了读者。

而更打动读者的是故事本身,儒夫上校的执着,他外孙女的用心良苦,故事结局的悲惨,读来都令人反复回味,唏嘘再三。

三、两个可怜可敬的人

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孙女都是悲剧人物,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现实,都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但他们的悲剧,给人的却是更多的感奋与鼓舞。从儒夫上校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虽然肉体上可能会被暂时打倒,但浩气永存;因此,小说结尾,表面上儒夫上校颓然倒地死了,但实际上“他”会永远屹立在巴黎。从儒夫上校的外孙女身上,我们既体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样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种至真至纯的亲情。小说中的医生说:“这女孩儿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也代表了读者的心声。确实,这个女孩承受了比她祖父更多的痛苦:她祖父受的痛是短痛,她受的是长痛。她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将化为泡影,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做,而且还能“那么从容、镇静……”她比她的祖父需要更多的大智大勇。因此,虽然她失败了,但她那种人格的力量却永远令人尊敬。

关于“想一想 做一做”

一、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设题意图:儒夫上校是典型的“这一个”,“小孙女”也有她独特的光彩。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描写人的艺术,让学生通过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

二、儒夫上校是被法国军队惨败的消息击倒的,这一事实包含了哪些意义?

设题意图:这个情节是小说故事的高潮,令人回味无穷。设计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个情节,达到更好地学习、鉴赏文本的目的。

参考答案:这一事实包含的意义有:第一,儒夫上校的爱国情怀、他的法国军人的荣誉感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二,在这次普法战争中,法国彻底失败了;第三,只有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才能够彻底摧毁他。

三、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你选它的理由。

设题意图:课文中对人物心理、外貌、语言的描写,都有十分生动出色的地方。练习题又不能把这些地方都一一涉及到,设计这道题,就是想通过学生活动把小说的精彩段落都能够欣赏到。

四、课文的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写的却是巴黎被围。请你模仿这篇小说的构思方法,尝试虚构一个故事,并将故事的梗概讲给同学们听。

设题意图:这篇小说的构思奇特、精巧,独一无二。题目是柏林之围,儒夫上校赖以支撑生命的精神支柱也是法军的节节胜利和柏林被围,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种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一方面,这种反差渲染了儒夫上校的悲剧,另一方面,从阅读的角度看,这种反差又造成了很大的悬念。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构思方法,既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是模仿、创造的一种。

教学建议

一、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对于学生,故事情节在他们的阅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事情节是他们走进文本、品味文本、走出文本的凭借,也是他们熟悉小说的人物、环境的桥梁。学习这篇小说,首先就要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通过课前预习粗略了解故事、课上朗读熟悉故事、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品味故事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走进故事,这是学习这篇小说的基础。同时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背景资料。

二、小说中的儒夫上校和他的孙女是两个主要人物,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构成儒夫上校性格特征的核心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因为有了这种热爱,才有了小说中他克服中风的折磨,坚持等待法国的彻底胜利等一系列故事的发生。这种爱国精神是“千疮百孔,’的法兰西的根。他的孙女和他一样,“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对祖国也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因为这种热爱,加上对祖父的敬仰与孝顺,使她担负起了艰难的任务。这两个人物交相辉映,上演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悲歌--同时也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教学时可以通过讨论、研究、比较等方式,深入角

色内心,全面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小说的构思比较新颖,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说出小说构思的奇特之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尝试构思一个新颖的故事。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破落的资产阶级家庭。十五岁时因家庭破产而辍学,到一所学校当课外辅导员。1857年他到了巴黎,开始创作生活。1866年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的问世和186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的出版,使都德在文学界获得相当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被征人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题材,他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小说。都德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戏剧和诗歌。 ’

都德是“五人聚餐会”(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爱德蒙龚古尔)的一员。他拥护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但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采取纯客观的态度。他的许多小说具有重大的社会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对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持批判态度。如他的半自传性的长篇《小东西》(1865)、《约克》(1876),对资产阶级教育进行揭露;《月曜日的故事》是以普法战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小弟弗罗蒙和长兄黎斯雷》(1874)、《富豪》(1877I)展示了巴黎资产阶级投机家的丑恶生活;《努马‘卢梅斯当》(1881)描写了政治冒险家的宦海浮沉。

都德最著名的作品是《磨坊文札》和《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前者是一部以故乡普罗旺斯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生活习俗和传说故事,文笔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流露出作者对乡土的深切感情。后者是一部长篇小说,包括三个部分(“戴达伦奇异的历险记”、“在阿尔卑斯山上的戴达伦”、“达拉斯贡海港”),通过戴达伦这个典型人物,对法国社会中的庸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都德往往以自己所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如乖僻孤独的巴黎艺术家、兢兢业业但求温饱的小商人、小手工业者等,以带有幽默的笔调对他们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他的短篇小说善于截取生活中具有独特意味的横断面,集中而凝炼地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在一般只有两三千字的篇幅中,能细腻地刻画出性格,感情深邃鲜明,文笔朴素无华,平易自然而又富有魅力。

【《柏林之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夏之绝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夏之绝句(教学设计A)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生命之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桥之美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黔之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生命之舟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黔之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黔之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夏之绝句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