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必修)

时间:2022-04-14 16:45: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人教版必修)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人教版必修)

追  忆

语言文字是人类知识的沉淀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智慧的火种,而老师就是盗取这火种的天神普罗米修斯。听一堂好课,就像观摩一幅名画,心旷神怡,神彩飞扬;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像品味一杯名茶,清香四溢,回味悠长。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若能通过其教学实践探索语言艺术的路径,提高语言的规范性、形象性、哲理性、幽默性、创造性,达到言之确凿,证之有据,推之有理,谈之成章,书之成文,学生就会像磁铁般被吸引着,与老师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但是,有的教师为了显示的自己的才学,讲起课来或文绉绉的,满口“之乎者也”;或文白相杂,不伦不类。因为这种语言只会使学生觉得晦涩而难以理解。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夹杂着方言,教给学生的不是规范的普通话,致使学生长大之后由于各种需要不得不为语音的不标准而烦恼。 

    只有语音真,才能善,才能美。教学语音的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只有当教师十分准确地利用语音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汉字是表意文字,音韵调之间关系密切,若语音不准,表意则可能差之千里;汉语中多音现象、混音现象繁多,就更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学语言时,潜心推敲、稽查,以求准确通畅地表情达意。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学会使用普通话。

二、 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精确,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零星,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微型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可谓形象、精彩了。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三、语言的哲理性 

    常有这种情况,不同的教师,教同一门课程,善教者使学生如乘轻舟,举帆顺风,学生视听课为“乐事”;不善教者使学生如入荒山野坡,举步艰难,学生视听课为“苦差”,这里除了教师个人素质及业务水平高低外,就有个教学语言艺术问题。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从他们的特点出发,不但善于说理,而且巧于表情,还要授之以趣,要以语言的情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如: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大师,他说起话来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如在列举党八股的罪状时,他说:“拿洗脸来作比方,我们每天要洗脸,许多人仅洗一次,洗完以后还人拿来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听众大笑)。”为什么听众听后“大笑”呢?他把“调查研究”这个词巧妙地用有洗脸照镜子上,把党八股的作者们轻重倒置的可笑面子活画了出来,使用人们听后幽默有趣。 

   又如:辽宁邹吉彬老师在讲到家蚕的有关内容时,就巧妙用了拟人的手法,他对学生说:“蚕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自身,它以默默的不辞辛劳的劳作,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了光,添了彩。”学生不解,他紧接着:“不是吗,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绸,进而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世界声誉,有谁不认为这小昆虫是伟大的爱国者呢?”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但幽默不是轻薄、滑稽和逗乐,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低级趣味。幽默应具有高雅性。 

   四、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问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充满生机。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可见,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就必须把课文讲得规范、生动、形象、有一定的哲理性,并带有启发性。而事实上也证明,课堂教学语言如同电影语言、话剧语言、相声语言、音乐语言,属于专业语言。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熟练驾驭,这就要求教师把语言学家的用言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 而教师的职业也决定了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因此,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对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必修)】相关文章: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3-14

必修语文《芣苢》教案04-25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3-29

必修二语文《锦瑟》教案04-10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人教版高一必修)01-07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3-29

语文必修一听课记录05-06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3-04

高二必修语文姜夔扬州慢教案03-04

活水源记(语文版高一必修)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