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盲童心里与行为问题选修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26 15:29: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盲童心里与行为问题选修教学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析盲童心里与行为问题选修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析盲童心里与行为问题选修教学论文

  失明给盲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通过视觉形象感知世界,由此间接的影响了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使得他们与健全儿童相比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盲态

  受失明影响,盲童的外表形象和言行方面经常有些异常表现,我们称为盲态。

  导致盲态形成的因素有许多。首先,失明使盲童看不到别人的姿态、动作,因而难以自然模仿。如果盲童周围的人不对其加以指导、纠正,盲童往往只凭自己感觉舒适而处于各部肌肉(特别是颈部、腰部)放松状态,起不到支持身体挺直的作用,长期如此,即容易造成低头、驼背、脊柱侧弯等畸形体态。

  其次,盲童活动范围小,活动量小也限制了其活动能力和体质的发展。许多家长怕盲童受伤害而不让他们走出家门,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也不让他们自由活动,把他们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身体长期得不到活动。这样就造成一些盲童动作不协调,体质很弱的后果。有些全盲儿童,不但身体素质与同龄健全儿童相比有很大差距,连基本的坐、立、行走的姿势也差得厉害。

  以上所述盲态,主要是由于盲童生理发育方面没能得到正常发展,没有给他们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应的条件。如果盲童早期的不良姿势能及时得到纠正,如果家人能尽量让孩子多活动,那末上述盲态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盲态,还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如果你见过盲童,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手往往不停地动,比如摆动手臂、抓弄头发、挖耳鼻孔等,有的还连续晃动身体、耸肩、原地绕圈转等等。这些动作在在我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在盲童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原来这是他们在寻求自我刺激以弥补由于缺少大量的视觉刺激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空缺、不平衡。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人在生活中必须经常感受到一些刺激,即必须经常看、听、触、嗅,否则无法正常生活。有一个很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通过一些设备,使一个人非常舒服的躺着,但感觉不到任何刺激,结果人在这种状态下过一段时间就出现情绪烦躁等不健康心理,时间长了就难以忍受这种无感觉状态。盲童虽然没有完全丧失各种感觉,但缺少了视觉这种最为主要的感觉,就大大减少了信息和刺激来源。因此,盲童就常常通过身体其他器官的运动产生一些感觉来弥补视觉缺失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另外,因为害怕被碰上,盲童在行动中的一些保护动作也表现出盲态,如行走时脚高抬轻放、双手在身体前方摸索等,这些须结合定向行走训练,给与适当改善。

  二、情绪问题

  上面分析的“盲态”是盲童的外部表现,是容易观察到的;由于失明,盲童内部心理世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易觉察的问题,情绪的不良反应就是很常见的。情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安全感

  因为失明,盲童对周围环境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不能确定周围有哪些事物、会出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因而害怕受到未知事物的伤害、攻击,会产生不安全感。有许多盲童到了陌生地方,会紧紧抓住亲人不放手,一旦亲人不在身边则惊惶失措。即使在熟悉的环境里,盲童也会经常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盲童恐惧情绪的产生,和正常儿童害怕黑夜类似。我们知道,许多小孩子都不敢独自一人处在黑夜中;就是成年人,在黑夜中的感觉也不如照明条件下踏实,这都是因为黑夜对人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因为怀疑、害怕周围突然发生预料不到的变化,而不是害怕黑夜本身。因此,虽然有的盲童眼前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光感,甚至有一定的视觉,他仍然会因为无法认清环境、无法把握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而产生不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很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不到满足,必然对盲童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二)自我封闭的倾向

  盲童独立活动能力差,本身就害怕接触新环境。如果家人因为害怕孩子出意外或怕丢人而一直把他们限制在范围很小的环境中,不但妨碍了其活动能力的发展,在心理上也更容易使盲童养成退缩、被动、胆怯等自我封闭的倾向。

  有这样两个盲童,他们年龄相仿,都是全盲,进入盲校后表现出很大差别。其中一位,入学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不愿与别人交往,经常一个人独处;在不得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拘谨、呆板,缺乏主动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另一位则完全不是这样,它对什么都表现出主动、强烈的好奇,愿意接触新事物、陌生人,和正常儿童几乎一样活泼好动。为何生理条件相同的两个盲童会表现出如此差异呢?经了解,前者一直受家人过度保护,处于封闭性状态;后者则未受很大约束,经常与健全孩子一起玩耍。由此可见,盲童的被动、胆怯等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封闭性生活中形成的。

  (三)“自尊”与自卑

  盲童虽然眼睛失明,但心里对一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很敏感,很在乎别人怎样对待他们,表现出一种过度的“自尊”。他们很忌讳别人对其生理缺陷的嘲笑、捉弄、歧视——如把他们称为小瞎子,对他们围观、指指点点,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用怜悯的语气对他们说话等。当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时盲童就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引发强烈的、失去理智的攻击性报复行为。比如一个年龄比他小很多的孩子嘲笑他,他可能就会不考虑孩子小不懂事而恼怒,以至动手打人。

  如果长期被人另眼看待,盲童会形成强烈的自卑情绪,认定自己确实各方面都无能。盲童经常做事不成功,也会促使自卑情绪的产生。比如,有的盲童入学后因为手指不灵活而长期不会用字板字笔,就可能认为自己不行,丧失学习的信心。

  盲童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态度对其心理的影响很大。如果盲孩子在家里受歧视,不但会导致他形成敌对、自卑的情绪,还会使它产生很强的内疚感。他会觉得自己在家中没有一点用处,是家庭的包袱,对不起家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有的盲孩子可能会以减少饮食、自我伤害等方式弥补自己的“罪过”,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更有甚者,有的盲童还会有自杀的想法和做法。

  (四)持久的心情郁闷、烦躁

  失明剥夺了盲童许多生活乐趣,他们无法亲眼看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难以满足,不能象健全儿童那样跑、跳、玩耍、游戏。多数盲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简直象囚犯一样整日枯坐。条件好的家庭,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还能给盲孩子增添一些变化的、有趣的感受;否则,盲童长时间过着单调、沉闷的生活,情绪难得兴奋,情感体验消极、单一、肤浅。经常听电视、收录机的盲童,其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不听的。

  (五)脾气急躁、缺乏耐心

  急躁情绪,也是在盲童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一旦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做事不顺利,有的盲童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甚或大声哭喊。盲童的急躁情绪和一些因为娇生惯养而骄横、任性的健全儿童,是有差别的。盲童因为看不见,独立活动能力差,面对不可知的纷杂外界,心理上有种弱小、无奈的感觉,迫切渴望在别人帮助下满足某种需要;同时,也因为看不见,头脑中难以形成条理、秩序,感觉外部世界乱糟糟的,做起事来不知从何处入手。在上述心理影响下,盲童就难以自如地处事、做事,也就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了。家庭的溺爱,对盲童来说,可能使急躁情绪表现得更强烈、无所顾忌,而非盲童产生急躁情绪的直接原因。健全儿童的任性、暴躁,则几乎完全是由溺爱造成的。

  三、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盲童在认识自己和他人、在评判某些问题时,也经常会发生偏差。

  (一)自我中心与特惠要求

  有些盲童的家庭,因为觉得孩子失明了,太可怜,即尽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盲孩子以补偿,处处偏爱盲孩子,结果很容易使盲童形成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只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不为别人利益着想。比如有些学生进入盲校时在分座位、分床铺等问题上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只想自己怎样方便就怎样做。有的盲生,自己的东西不轻易给别人,;别人的东西,自己想要,就认为应该得到。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总以为自己对,自己受委屈了,别人应该让着自己。在对待自己与健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自己因为残疾而应享受某种特权,应受到特殊照顾。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表现为愤愤不平、想不开,甚至任意发作,有时还伴有歇斯底里的行为特征,给别人施加压力,以引起别人关注。

  自我中心和特惠要求成为习惯后,往往会使盲童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和心理的不合理性,而自以为很占情理,对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缺乏客观认识。例如,有一名盲生,自身有很多缺点,其他同学大多不愿和他交往。老师在帮他分析自己的缺点时,他总是极力辩解,总认为自己没错,是别的同学对不起他。当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他又说是为了报复别人对她的不好。谈起他的家庭,她也只是抱怨,而不考虑家里的一些难处。象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若任其发展,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对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他人的多疑与轻信

  多疑,在年龄较大的盲生身上比较明显。盲童年龄增长,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对牵涉自身利益的人、事就要凭自己的感觉和分析做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视觉的缺失,使盲童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因此在判断人、事时,免不了猜测的成分。由于做事能力差、自我感觉弱小,盲童比健全儿童更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因而在对别人的猜测中,就容易产生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怀疑。盲童活动少,静处思考问题的时间多,多思也容易产生怀疑。有的盲童,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会猜疑,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是装出来的等等。

  年龄小的盲童,因为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自身利益也没什么概念,不会去注意别人怎样,一般也就不去怀疑什么。

  盲童虽然有多疑的倾向,而一旦信任某个人,又可能会极端信任,无论什么都听信这个人的。这种极端信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依赖性,因为盲童在很多时候不能独立认识事物或处理事情,只有听信所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盲童觉得这个人在哪件事上欺骗了他、伤害了他,又会对此人极端不信任。

  (三)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

  由于生理缺陷与健全儿形成的对比,以及失明后无法独立做好多事,盲童一般都有自卑倾向,自我评价过低。盲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盲童周围的人经常表现出认为他什么也不能做,他就会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连一些有可能做好的事也觉得无能为力,不去努力、尝试。有时候,盲童周围的人看到他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某些简单活动如穿衣、吃饭、在家里自由走动,或者在某些方面如音乐、听觉记忆等表现突出,会过度夸奖她,也可能使得盲童自我评价过高。周围的人的态度,只有被盲童意识到,才产生影响;因此如果盲童把别人的态度理解错了,那么对自我评价起作用的就是被误解了的态度。比如,周围人只是客观的告诉她有些事他确实没法做,而盲童却理解为是轻看他,那么他也会感到自卑。

  四、社会适应能力差

  盲童适应社会,需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这两个方面,许多盲童存在不足。

  (一)依赖性

  在一些家庭,对盲孩子过分爱护、照顾,怕他们吃苦,什么也不让他们做,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压制了他们动手的愿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使盲童形成处处想依赖别人的心理。不光是有困难的事,就是一些很容易、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亲自去做,总想让别人为他做。比如他想喝水,离他不愿的桌子上就有一杯水,你告诉他杯子的位置,他完全能顺利地拿到水杯子,可他还是要你把水递到他手里、甚至送到他嘴上。

  依赖心理的存在,使盲童很难形成自立、自强的观念,削弱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懦弱的性格。依赖性还会使盲童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别人说怎样就以为是怎样,轻信、盲从。

  (二)社会交往能力的欠缺

  在大多数家庭,盲童无论是受歧视的,还是受溺爱的,大都被长期关在家里,很少接触外界。因此,多数盲孩子入学前生活的空间很小,接触的人很少,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失明,也使他们看不到社交的场面,难以自然地模仿、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规律,特别是在体态、表情方面,容易不合乎人之常情。盲童入学后,面对那么多同学和老师可能产生压力,言行上也会不知所措。

  还有,盲态的存在也是妨碍盲童社会交往的一个因素。盲态可能会引起某些健全人不舒服的感觉,有人甚至讨厌盲态的怪异,这些人会对盲态显著的孩子采取躲避的态度。这样就使盲童丧失一些交往的机会,同时对他们的自尊自信也是个打击,降低他与健全人交往的愿望。

  以上所述是存在于盲童的一些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但并非每一个盲童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在上面的分析中也提到,盲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由于失明这唯一的生理因素。由于年龄、失明时间、家庭环境的不同,盲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说来,先天失明,生长在封闭的环境里的,问题程度就重一些,反之则轻一些。因此,在分析盲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条件。

  拓展:

  盲生心理问题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性格偏执、孤独、冷漠,过分自尊而又自卑。人的性格的形成既来自于遗传基因,又受外界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盲童中,有先天性盲童,也有后天性盲童,他们在性格上和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先天性盲童的心理问题较多地表现在偏执、倔犟和冷漠;后天性盲童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地表现出自卑、孤独和敏感多疑。先天性盲童由于生来就已经是双目失明,对外界环境了解少,信息量缺乏,认识事物,看问题更容易片面,正所谓“盲人摸象”,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上述的心理特征。后天性盲童,或有残余视力的盲童,对自然环境和事物有较多了解,但视力的残缺和丧失,使他们一方面既要承受失明所带来的困难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的歧视和嘲笑,因此,形成自尊心和自卑心并存的一对矛盾心理,并衍生出疑心过重的心理特征。

  2、依赖、自私,缺乏竞争意识。由于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盲童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盲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如老师带他去公园玩,别人牵他们过马路等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要他帮助别人时,却认为是不应该的,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老师给任务要他帮助别人时,则表现出不太高的积极性。

  3、行为粗鲁,容易发怒。有些盲生没有正视自己的残疾,而把视力残疾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人祸”或归罪于自己的父母,便以破坏,发怒来抵消和改变其生活、学习的迷惘,并常常表现逆反心理,明知这样做是错的,偏要去做,老师越要批评,他越不听,这一现象在盲童中并不少见。

  4、对前途过分焦虑,缺乏自信心,感觉精神空虚,无所适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来便有所憧憬,但由于视力缺陷,无法施展才华,常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担心未来的工作或是担心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不太满意,但又很无奈,或是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对什么都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生活感到空虚,精神十分倦怠,无所适从,甚至常常失眠,内心非常痛苦。

  此外,有个别盲生还表现较强的嫉妒心理,患有多动综合症等。

【浅析盲童心里与行为问题选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行为的教学反思02-10

人教版高二选修将进酒教学设计08-03

《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07-29

(人教版高二选修)《宇宙的未来》 教学设计07-30

人教版高二选修《阁夜》教学设计08-02

《心里的世界》教学反思01-20

心里的世界教学反思03-17

换个角度看问题议论文01-12

换个角度看问题议论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