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7:57: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兴东中学教师课时计划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 6-7 )课时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1.理清思路,把握情感线索。

2.明确内容,掌握观察方法。

3.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效果。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电教方式 多媒体教学

德育要点 1. 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时安排 本课共分 2  课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教        学        过        程

基    本    内   容 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展示相关文字材料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刚察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为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为3196米。1975年建立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名鲜海或仙海。直到北魏以后才改称青海。

青海湖水中含大量氯化钠和硫酸镁等无机盐,清澈透明,但不宜饮用,湖中盛产湟鱼,又名裸鲤,肉肥而嫩,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分布着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青海湖著名的旅游胜地。

鸟岛是青海湖最有名的岛。坐落于青海湖西部布哈河河口附近,形如蝌蚪。鸟岛原名海西山,也称“蛋岛”,与不远处的海西皮都是鸟类栖息地。鸟岛高出湖面7.6米,面积仅有0.27平方公里。栖鸟类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数以10万计。每年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来,产卵、孵化,到9~10月份,再向南飞迁。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批游人,使鸟岛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海心山岛面积约0.46平方公里。高出湖面约30米。岛上怪石嶙峋,林木茂盛,风光秀丽。相传古时岛上产龙驹,又名“龙驹岛”。现在的鸟岛也包括了海心山岛。

青海湖四面高山环抱。北面为雄伟壮丽的大通山,东面为巍峨高峻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海南山,西面是4000~5000米的橡皮山。山下是茫茫无垠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青海湖处于青海湖盆地的最低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污染,青海湖面积逐渐缩小,水质渐差,需大力加以保护。

2.有条件的可以展示有关青海湖的图片材料,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受。

3.导入语设计:上一堂课,我们品味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江南水乡的韵味,那种韵味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冯君莉“一起上路”,去感受大西北的青海湖,去领略它所特有的情致。

(二)自读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借助书本的注释,理清字的笔画,读准字音。

(三)正音

颠簸(bǒ)   深湛(zhàn)   恬(tián)雅   眸(móu)子

安谧(mì)   肃穆(mù)    魅(mèi)力   蓼(Liǎo)蓝

哈(hǎ)达   逶迤(wēiyí)  潸(shān)然   篝(gōu)火

娓(wěi)娓动听   脍炙(kuàizhì)人口   虚无缥缈(piāomiǎo)

(四)研读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朗读课文后,理清作者观赏青海湖的顺序(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         观赏草滩

的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        观赏湖水

一派无边无际蓝色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        观赏乌云

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         观赏万里晴空

晴空了。”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        观赏草滩与山峦

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        观赏海岛

摇摇曳曳夏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

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观察?

⑶作者在青海湖观赏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草滩:绿茵茵,油菜花:黄灿灿。

湖水:蓝得醉人、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乌云:似奔腾的骏马。

晴空:淡蓝色的苍穹。

草滩与山峦:碧绿、深褐色。

岛屿:鸟岛之神奇,鸟种类多;鱼类丰富。

⑷文中描绘了青海湖的什么风光?

⑸文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⑹作者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梦幻般”在文中有何作用?请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

用“梦幻般”来写出青海湖的神奇、美丽、富绕的特点。

以“梦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扑进梦幻般的景观”--“梦幻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幽思” 。条理十分清晰。其实是一条感情线索,是文中的暗线。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这样虚实结合,使文章结构更紧密。

“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

(五)作业

    熟读全文,摘抄你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想想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上一堂课所讲的内容。

    (二)研读

    学生自己交流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从多角度阐述理由,内容、方法、修辞、情感等等,不求全面,但教师评点要力求准确)

    示例1:青海湖湖水蓝色的醉人。

   (1)“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是与“海洋”和“天空”比较后给予作者的主观感受,更突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先用排比的句子,从多方面描述青海湖迷人的水色,再用比喻具体描述湖水,“水灵灵”,极富动态的感觉,活灵活现,  “蓝晶晶”,指蓝得发亮,富有色彩感。由此,湖水显得更为娇美可爱。此外叠词的运用,也使得语言富有了一种音韵的美。

(3)第5段中有关数字的说明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湖水为什么蓝得出奇,使读者能更全面地感知青海湖。

示例2:环境氛围的清新幽静,优美迷人。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用“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淡蓝”、“碧绿”、“深褐”、“银色”,组合成一幅色彩斑斓又意韵深远的画卷。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雨珠的可爱,以及雨后空气的纯净。“甜丝丝”、“凉爽爽”,这里不仅是生理上的感觉,也是心理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甜蜜之感。同时短句和长句的交叉运用,也形成音节的参差感。

示例3:鸟岛的神奇和鱼类的丰富。

(1)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为青海湖中的岛屿增添了一种神奇迷人的色彩。

   (2)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

    这是作者在介绍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后由衷的赞叹,这种赞叹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青海湖特有的魅力。

   (3)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的“金灿灿”“红艳艳”,表现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示例4:作者的情感。

    文章自始至终表现出对青海湖的幽美的喜爱,那是一种贴近自

然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作者非常希望这样的感受能有更多的人

来分享,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为这样的

例子太多太多。这种矛盾的心理,也从环境保护的侧面表现出一个

有识之士对青海湖的珍爱。

   

(三)总结语言特点

⒈叠词的运用:更能突出景物的特点且富有节奏感。

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⑴ 比喻-生动形象;

⑵ 排比-加强句子的语意和语气 。 

(3)引用传说

(四)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⒈文中引用古代传说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引用传说的作用⑴说明青海湖的历史悠久;⑵增添青海湖的神奇,迷人的色彩;⑶表现了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好愿望。

⒉文中写到年轻司机的表情“他仍旧那样肃穆,默默的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从侧面体现了青海湖神圣的美。

(五)拓展延伸

    你想知道青海湖的现状吗?请阅读下面内容。

拯救青海湖

水位下降 有关专家根据历史资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间,从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厘米,湖泊面积减少8.4平方公里。气象专家的科研成果显示,由于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活动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 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的沙滩盐渍化严重,鸟岛周围满目黄沙。鸟岛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湖中孤岛,1978年成为三面临水的半岛,而现在已成为离湖岸几公里的陆岛了。湖的南部黄河段,草场向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退化面积迅速增加。

草场退化 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草地是青海最好的草地,以金银滩为代表的环湖草原也是青海最优良的牧场,畜牧环境极好。由于居住人口增多,多数人从事农副业,大量开垦草场作为耕地,草场退化严重。

物种减少 青海湖是我国高原内陆湖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区域内共有鸟类20种,约12万只,其中以鱼鸥、鸬鹚、斑头雁、棕头鸥等水禽聚集较多。另外,区域内还分布有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物种。由于生态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尤以湟鱼为最。藏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数量也呈减少之势。

   天灾固然可怕,但人祸所造成的结果一点儿都不亚于天灾。每年成鱼季节,有大量的渔郎进入湖区非法捕劳,鱼贩子也趁机进驻,进行现场收购。  

(1)、看完上文内容后,你有何感想?

(2)、冯君莉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环境遭到破坏。她这种想法不是无中生有的,从上文就可以得到印证。那么请你出出点子:有什么措施即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涟漪: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样子。

潸然泪下:流泪的样子。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动听、使人爱听。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脍:细切的肉。炙:烤肉。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天:天然。厚:优越。

深湛:这里是深的意思。

折服:被征服、屈服。

苍穹:苍天,天空。

安谧:安静。

伫立:较长时间地站立。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这里指不受外界干扰、环境优美的理想处所。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观赏顺序:

草滩   湖水

乌云和万里晴空

草滩与山峦

海岛

观赏角度:下→上

→下

风光特点;

描绘了青海湖美丽、富绕、神奇的风光。

抒发的情感;

抒发作者对梦幻般的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1-2段交代作者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

第3-11段具体描绘青海湖所见的令人陶醉的美景,使梦幻变成了现实,令作者惊喜交加。

第12段梦幻未来如何保护青海湖的

美景。

品味叠词的作用:

1、“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的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水灵灵”“蓝晶晶”,贴切生动,充满灵气,使湖水显得更娇艳可爱。

3、“甜丝丝”“凉爽爽”不只是身体的感受,而且也是心理感受,表达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

4.“晶灿灿”“红艳艳”色彩极其艳丽,描绘了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醉人的湖色

    幽清的环境  矛盾的心理  希望  珍爱

    神奇的鸟岛              担心

    (丰富的鱼类)

课后纪要 运用图片展示,很有直观感,能带学生进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这样较好。多朗读美丽的语句,多让学生感受本文语言美,由学生自己表述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注意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保护这个梦幻很重要,可以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方法,并且设计环保的具体措施。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案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09-0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