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我的作文教学心得(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8:35:5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我的作文教学心得(人教版教学论文)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我的作文教学心得(人教版教学论文)

                                --我的作文教学心得

   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师,从教二十余年,和我的同行一样,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同一种现象,望“文”兴叹,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曾几何时每周的写作课是学生的最怕,也是我的最怕,芸芸众“生”,佳作难求,面对学生交上来的晦涩难懂的作文,对我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但是,一味的责怨学生,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此话虽有点偏激,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在此将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心得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学生作文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我发现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内容空洞、信息量小、语言平淡,往往“有骨无肉”或“有肉无血”,我将其形象的成为学生作文“营养不良”。找到问题的症结,便可分析病理,对“症”下“药”。归结起来,学生作文的“营养不良”的病因在于:

一、阅历浅薄,选材平庸。俗话说“处处留心皆材料”,然而学生选材总是很平淡、缺乏新意。如不少学生作文的题材范围要么喂猪养狗,要么钓鱼捅马蜂窝,要么生病、送伞,如此等等,千篇一律,让人看了开头就不想也不用看结尾。

二、思路难开,视野不开阔。表现在写人叙事简单,甚至无话可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也不乏胡编滥造,没有真情实感,写人就写人,叙事就叙事,不懂得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极少会用关联景物烘托。

三、信息不灵,语言平淡。学生作文中极少能纵古论今,或将名人典故、古诗词融入文中,语言缺乏表现力,不能正确运用修饰语及修辞手法等。

鉴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发现,想要一朝一夕、大刀阔斧的解决根本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拟定长远的计划,循序渐进,于无声中滋养万物。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农村的中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我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我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中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王娟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我的作文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含蓄蕴藉,润物无声(网友来稿)04-1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李星不良心理的矫正个案(网友来稿)04-14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课外阅读04-14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务管理工作感悟(网友来稿)04-14

润物细无声教学反思05-04

浪漫润生细无声(教师中心稿)04-14

我是怎样读教学论文的(网友来稿)04-14

高二物教学总结12-02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教学论文)04-14

教师教学论文教学反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