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个性化的一点思索(作文指导)

时间:2022-04-14 19:05: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写作个性化的一点思索(作文指导)

 作文是学生参与社会,表现、认识、发展自我的生活手段,是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课题。但就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关键性问题,恐怕直到今天,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者权威性很高的标准。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随着教育的改革,自然也需要在教学的理念及教学的方法上适应新时代的急剧变革形势。过去一段时期盛行的假大空、高大全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在自由、民主、改革、开放的今天已几乎成为陈迹。但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却又存在着另一种形式的压抑学生个性、扼杀学生灵性的作文教学模式。

关于写作个性化的一点思索(作文指导)

一、对作文教学模式化及板块化的理性分析

  牐犜谧魑慕萄е校存在着将作文的训练模式化、板块化的现象,他们只是摆出一些预设好了的模式或框架,叫学生机械地将写作材料填充进去;或者用八股文训练中落后的板块法,让学生硬生生地将之串联在一起。当然,他们的目的是在寻求一种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

  这些年围绕作文教学的这样模式那样模式、这样法宝那样法宝,可谓是数不胜数,但究其实,除了经由书商克隆出来的作文范本大量充斥于各个书肆之外,对学生作文作高层次指导的图书并不多见。这些只图谋经济利益而不顾及社会利益的做法,推动着的是学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的滋长。

  对于作文教学的模式化、板块化的速成法,有的人说得神乎其神,更多的人则是跟着叫好。这些人的作法究竟有没有神奇的效果呢?说起来,他们倒有点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两个骗术高妙的裁缝,明明没有织出任何衣物,但他俩就有天大的本事让皇帝及下属臣民上当受骗而不敢坦言自己的愚蠢。一篇优秀作文的出现,决不可能凭某某高师秘授窍门就猛然得之。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写作要讲求“涵泳”的功夫,这些早已不是“秘诀”的秘诀了。即使像王勃、曹植、苏东坡这些聪明绝顶的文学天才,在成为天才的过程中,一定是在大量阅读儒释道三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人生仕途的悲欢离合的感悟,通过对大千世界无常烟云之迷离幻影的超脱,并将小我回归于无限的宇宙自然,这之后才有了他们的神来之笔。  就西方的教育传统来讲,历来就注重其人文性及文化习俗的濡染;所以,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作为一个人的成长,都是通过文化习俗的浸润、自然万物或刚或柔的感化,科学、民主、法制观念的熏陶,以及无数次人生险恶的历练,才得以实现的。荷马、莎士比亚、但丁、巴尔扎克、雨果、普希金、托尔斯泰等文学巨子,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通过这样的方式成长起来的。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就如武侠小说里面的“无招胜有招”。无招,就是灵动的随机应变;有招,则是辖制创造力生长的紧箍咒。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什么固定的神妙灵异的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对于那些形象思维特强、创新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小学生,如果千篇一律的将那些大师们锁定的套路及所谓的法宝强加在他们的意识里,那将是十分可悲的事情,其结果便是那些假大空的毫无个性的作文垃圾的泛滥成灾祸患无穷。

  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的个性化教学,根据教学及学生人格发展的规律,它应该是一个没有终极目标的漫长过程。一个人自有生命以来,就开始了体认万物的自主性活动,在此过程中就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较为流畅的口头表达及书面写作的能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强化,总是伴随着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就作文教学本身的特点,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高效速成的灵丹妙药,即使有人宣称他拥有,也只是些江湖术士惯用的伎俩。

二、从文学观念的角度审视作文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作文有个性化的内容。

1、区别于其他人的生活,重经历。

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作文教学当然也是提高学生个体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评价中重经历,其实是鼓励学生去经历,勇于创新生活,而不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甚或穷于应付。

“没有经历,没有作文。”是我们提出的一句警语。我们给学生讲夏衍和《包身工》,讲新闻写实报道《一个保姆的日记》,告诉学生们重经历的最高境界是创造生活。于是有了余敏健闭上眼睛给自己三分钟黑暗而后写成的体验作文;张苏倩给自己取了笔名而有了优秀作文《取笔名》;金晶为班内同学、老师画简笔漫画并题句,一段时间后,《超级小画册》诞生了。

陶行知先生说“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我们认为,好生活也是好教学。所以,我们注重设计学生的学习型生活,如我们让学生去问路,写出考察杭州民风的作文,又如与学生一起制作有魔术般效果的简易潜水艇,一起集邮、上网、看旧照片,一起设计《我“骗”XX吃水果》的方案并付之于实践,“真假梅老师之证实证伪活动”之后八年级的方圆同学写出了颇令笔者欣赏的《我的老师》一文。我们一起选编连环画,作自我画像,欣赏音乐,感受阳光;我们一起徜徉于石林、银杏林;在竹竿巷、庆春门进行历史考察;我们故意去问路,以考察杭州民风;我们发起“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说说身边的道德现象”的活动。我们注重让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和家庭学习方式的设计。国庆大假到了,我们让学生们以“畅想国庆”为关键词写写对假期作业安排的设想:妄想国庆,7天之内没有作业。空空的作业薄,张大着嘴巴,显得无可奈何;钢笔的热血不再沸腾;试卷、练习册,别再憨想我会再次为你们付出我那宝贵的时间!妄想国庆,我要轻松每一天:电脑边上有我兴奋的身影;书架边上,我正摇摇晃晃地抽着一本书;文竹身上还留着我刚浇的水;电子琴的余音还久久没有散去;微波炉正烤着我做的小蛋糕;8点未到我的床上“z”字声起!……在这种引导下,学生的作文因为生活的主动和丰富,从取材上就开始鲜活和丰富起来。

2、相同生活内容区别于他人的感受、重体验。

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教师感受的基础上写作是许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现状,但是仅仅追求达到理解和模仿的目的,有悖作文教学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本意。本课题的认识,要求教师学生首先深入体验,然后努力准确地诠释自己的体验,如同《画杨桃》,从“我”在这个角度看过去,杨桃的确是五角星形的。一次在让同学们体验削苹果之后的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对五指是“撑”、“捏”、“抓”住苹果的表述产生了疑问,笔者及时组织讨论,大家发现,每个人的手大小不同,习惯抓苹果的方式不一,这些用词都是准确的。深入和富有个性的体验,当然造就与众不同的表达。明白了这一点,同学们开始懂得要创造性地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于是,吴山石林中,有的学生能用手托住巨大的飞来石,感受一下做大力士的感觉;有几个学生闭上眼去踩石块空隙处的落叶,这样,他们充分运用全身部位去感受,用心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作文中于是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我们在学生习作交流中选编了陈希琳作文四篇,在材料的左上角写上“个性化体验”字样,请同学们写评述。许多同学感叹如此普通材料,可是在作者笔下显得美好而独特,如:“风筝线断了,大家并没有惊叫,我的心胸也一下子豁然开朗,是的,它只是在飞,带着我们的愿望!” “每次洗澡都会使我小小的心消融在一片无边的快乐大海之中。”

坚持不懈地发现、交流品析,发现和培养一批勤于体验、敏于感受的心灵,并推动这种经验的交流,对整个班级习作氛围的良好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我们注重和家长共同探讨,在互相交流中建设学习型家庭生活,关注使学生获得喜欢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活经历或感受。

我们印发了学生大量的以个性化生活为内容的作文,我们要求家长和同学一起欣赏,让大家对我们评价的标准中的一条--你的生活体验的优劣,成为共识。我们设计了《八年级每日家庭闲暇作业》,引导家长讨论交流如何提高学生们闲暇时间的生活品位引起了很大的反向和共鸣。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4、启发学生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思维,鼓励写自己想写的话,发掘学生内心深处诗化的语言。

我们从诗歌入手来楔入这个认识。我们结合诗教学让学生们接触新诗。我们编印冰心的《繁星》、《春水》部分诗作,从《飞鸟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乡愁》中认识泰戈尔、普希金、余光中。我们结合《葛洲坝工地夜景》接触《天上的市街》,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结合《桂林山水》接触袁鹰的《浓碧》,结合宗璞的《绿》接触新诗《绿》……诗歌是唯美的文学生活,我们认为,积极地用诗歌影响学生,将对学生的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积累优秀古诗也成为我们推动语言个性化的重要方法。我们设计了古诗积累活动《以诗会友》,历时几个月的准备后在区教研中展示,我们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接触《天安门诗抄》,结合《桂林山水》接触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结合《落花生》接触《梅花》,结合《再见了,亲人》接触送别诗。我们结合季节时令、风土人情,结合人物如李白、杜甫等等进行专题专人的古诗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学背古诗,从古诗中吸取语言、思维营养的热情。

5、鼓励养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引导发现自己的语言特色。

我们在学生习作交流中选编了“王晓雨妙语集”: “现在,我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一只脆弱的蛋--轻轻一敲就碎了,溢出的蛋汁粘乎着我们,使我们的心情一塌糊涂。”“这时的心情,真是翻江倒海,正像一个穷人拥有唯一的一瓶葡萄酒,一瓶泛着白沫的酸酒,穷人需要拿它招待客人,但又显得那么寒酸,于是举棋不定。我也是这样,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我们发现,一个语言素质好的老师,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语言风格,但学生从本质上讲又是善变的,他们没有成见对自己缺乏了解。鼓励养成一定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正在形成的风格倾向,对学生认识与把握自己的个性,获得被老师同学鼓励或所期待方面的心理优势,是极有好处的。

语言风格是个外延宽泛的词,所以教师可以做的评价是丰富多彩的,如“你的语言真风趣!”“你的语言形式多样,不呆板!”“你的语言真细腻!最好写好后能读一读,使‘丰而不盈一词,约而不失一语’来面谈,好么?”“你用词总是简洁准确,如果多用好词,更有文学气息!”“你很会打比方,所以作文有形象感、生动感!”这种评语因人而异,如果长期“因势利导”--张志公先生认为这是批改作文的基本原则,长期一以贯之,必定有所造就和成全。

在妙语集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推出了许多作文评价活动(评价范围当然是不仅仅限于语言风格的)。我们推出同一内容的多篇作文展,又组织个人作文展,然后要求同学对这些作文进行自由排序写感想点评,又组织交流,对好的感想点评进行排序和再评论。好的评论充满个性。杨露说《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写得很“入味”,作者有一些深刻的语句,准确地捕捉到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如:我的大脑回到早上,早上我无意中说的那句:“我想吃烤鸡!”竟然成了妈妈的一种精神负担。这是母爱,自己无法抵抗的爱。--我很喜欢!好的作文,就应该有优美或深刻的语句,去触动别人,让人深深领悟你的感受。王珂说:……这是因为她在作文中加了许多带引号的词,引号里圈的是她使用的异想天开的词语。《快乐的春之旅》中,大概有九个这样的词语。比这更好的是《学农畅想》:“放安分点儿”,“主打任务”,“亏本生意”,“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我都搞不清作者是怎样将这些词语跟文章搭上边儿的!

可贵的评价!充满了欣赏,充满了感悟,在同学的欣赏中,评价者接触了多样的作文,了解了自己的喜好和努力的方向;作者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个性,获得被同学鼓励或所期待方面的心理优势。

这种深入的、频率极高的评价方式,使得作文的交际功能得以彰显。笔者通过实践强烈地感受到,充分发挥作文交际功能的作文教学是使得学生作文走出封闭、狭隘的有效手段,是使得教师的作文教学走出“书斋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认为,在这样长期一贯性的评价之下,每个班内会涌现一些或个别凭自己的早慧和这种良好的引导而在作文、语言方面有一定造诣(相对而言)的学生。如战红翠之天真童趣,孙超善于类比等,王浩旁征博引,王晓雨之形象深入,陈丽老练流畅,陈希琳之细腻,刘洋、江文丽之激情。

 当然,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道路不会是单向度的循环,也不会是无序的杂乱的标新立异,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作文个性化教学的良性循环寻求出一条更好的途径。 

段长顺

【写作个性化的一点思索(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12-21

论文的写作指导04-14

文学写作的开端:个性化写作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2-10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08-22

即兴写作也有趣 作文指导04-14

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关于议论文写作复习指导的一点尝试(网友来稿)04-14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12-12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