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绩效和课堂观(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9:19: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课堂教学绩效和课堂观(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过去,人们一直把语文教师称作“教书匠”,也许很多老师不以为然,但我认为这句话至少反映了一个这样的事实:上课是教师的本分,如果不会上课,可能连教书匠也做不稳,因此,能上出成功的课,被同行认可的课,被学生喜欢的课,应该是每一位老师所期望的。

浅谈课堂教学绩效和课堂观(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曾有人对一堂好课的评判,把它概括为五个“实”: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各个层的学生都有收获面。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有所生成。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课堂真实无伪,不事表演。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堂有缺憾,值得反思,需要去重建。但对我们而言,还是无法依此而有效地去判断。

一堂课的标准,它们涉及的内容无外乎是:

教学目的,包括:课程目标、选文类型、教学连续性,以及学生状况。

教学方法,包括: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组合的方法、教学风格、特色,以及教师综合的东西。

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材的内容。

考察衡量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绩效,无非从三个层面人手,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这也是每一个教师在每堂课之前不得不面对,每堂课不能不反思的三个基本问题。同样是教书,教什么和怎样教,观念不一样,手段效果往往不一样,教书的感觉也会大不相同。

面对复杂的课堂现实,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教师应该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如果按最低标准来谈的话,那就是自己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对所教的内容要有自觉的意识,明晰我们学科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性。让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由此看来,教什么?要凸显的是文本的“语文”价值,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一篇课文通常有数个语文教学点,这些点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选择什么才好?我想,抓住文本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设计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从这一点出发带动全篇学习,才便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之妙,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提高学习效率。文本中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无疑就是这篇文章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价值”。

因此,抓住文本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把它作为课文的突破口和教学重点,去设计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从一点出发带动全篇的学习,才便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之妙,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语文课才具有语文味。

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要突出发展学生个体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由学生个体的言语实践和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表达取代教师的滔滔讲风和强制性灌输;在教学主体上,要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授课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脱离了文本作者和授课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的。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选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审美起点;及时提供学生情智结构中所缺乏的,但又能深化审美思维的新鲜信息;教师要用文学和美学的眼光深切领悟课文,并指示学生领悟的方法。我们要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 追求知识基础上的能力、现象背后的规律、“然” 以外的“所以然”; 列出学生在语文课上必须学到的“语文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探索适合学习“某类文体文本”的阅读图式,以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好的语文学习目标。

关于课堂,对于一个普通中学教师来说,要教好书、做好课堂这一块,难度究竟有多大,我想只有我们这些第一线的老师才有更多的体会。现在做一件实在的事情并非容易,即使有点小动作,有时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一个教育者要做点事情,我想,完全是秉持自己的道德和良心。课堂必须对学生有一个交代,为着他们的未来,作为教师必须作出足够的保证。

在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们像干渴的山地需要泉水的滋润,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课堂上生命的泉声意味着什么。引起我们灵魂震动的有许许多多的教育生活场景。我们为自己能够教出一些有出息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那些在我的能力之外的我所无法培养的学生而深感难过。

现代的课堂教学,至少不能忽视这样的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充满课堂生命活力的“学生主体教学价值观”。二是有序、和谐而民主的师生合作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 “教育即生活”。

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旨归,一切预设性的课堂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具体行为都必须满足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课堂是否完美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当前课堂上的一切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提高这种意识,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要首先重视这个问题。课堂并不是体现教师意志的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恰恰相反,课堂呈多元化,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在课堂上,精明的教师总是注意跟随课堂的具体情势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具体实施上,教师必须时时关注课堂的走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不能靠教师去围追堵截,而是要去引导,去疏通。

我们应该真正关注的是将视野扩大到小课堂之外,将目光聚集于那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教学的场景,并以此为契机,去理解那些被人为弄凹下去或凸起来的东西。把“课堂自组织”视为重建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效能一场实践。在课堂结构性调整上,让民主的观念植入课堂,将课堂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以扫除课堂上可能存在的种种话语权垄断现象,从而为师生活力的展开打开一个个自由与富有生命力的空间。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交互作用的运作过程,是从一个教学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教学情境的过程,教学方案就是逐渐地在这些连续的变化过程中产生,并直到教学过程结束才最终形成。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所有“现场”与“知情”的情况下,师生有交流,认识、反省,然后才有发展。这样,新课堂教学便完成了对传统教学的“宿构”与“虚假”的有力超越。

新课堂将迎来多重资源的发现与开掘--教材、教师和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有社会(包括问题与挑战)、历史和文化的公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新课堂教学对教师更具挑战性。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引用张文质先生的话作结:“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实;他需要你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这也是一段很让我感动的文字。我从中感到的,是对教育甘苦的深切的体验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互相寻找”与“等待成长”更是深知教育奥妙之言。

 

江晖

【浅谈课堂教学绩效和课堂观(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蚂蚁和蝈蝈课堂教学反思04-21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浅谈(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网友来稿)04-14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04-14

课堂教学的总结03-02

课堂教学反思11-20

课堂教学总结01-05

优化课堂教学言语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04-14

浅谈肖培东《心声》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浅与深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