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备课参考(选修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9:19: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关于“话题探究”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1.在引导学生比较两段描写的区别时,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同一作家对同一景物之所以有不同描写,主要是由于:①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②叙述的方式不同(如B段是铺张的描写);③修辞手法的运用;④作者想象力、联想力的进一步拓展;⑤作者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

2.教师可以再找类似的例子加以拓展。如同样描写日出的文字,同样描写暴雨的文字等等。此外,非文学作品也可以拿来做例子。例:

根据要求,将“人、路、历史”组合扩展成两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①以“人”为重点进行扩展(参考答案:历史就是曲曲折折的人生之路,它既通向你的过去,也连着你的现在,更通向你的未来──历史,让我们写好,写正,写精彩!)②以“路”为重点进行扩展(参考答案:人,总要走出自己的路,总会写出自己的历史;正直的人走出自己的正路,德才兼备的人写出自己辉煌璀璨的历史。)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压缩与扩展,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两个层面。

一、关于压缩

对文章或语段进行压缩,要明确告诉学生,除了教材中讲到的要求之外,另外两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要能把文章(语段)读懂、读准、读透;二是要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读不懂,读不准,读不透,会导致压缩“走样”,失去了压缩的意义。语言表达不简洁明了,甚至病句连篇,同样会使压缩的内容“变味”。

无论从应试还是从平时的语文实践看,压缩能力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给短文拟标题

例:读下列一条消息,然后为这条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为了迎接新千年,新加坡邮政局决定发行两套千年纪念邮票。邮票的发行日期为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邮政局还设计一个特别的邮戳加盖在上面。第一套邮票为10枚,分别用来代表本世纪以来新加坡的取得的10大历史性成就。另外4枚,用来表达新加坡人对下一个千年的期望。这4枚邮票分别代表信息产业、文化艺术、传统文化和全球化。

[参考答案]新加坡发行千年纪念邮票。

解析:这则短消息在第一句即导语部分就将它的主要内容(谁,做什么事)展现在读者眼前。后面的文字对所做事情做补充说明,先总后分,层次清楚。再选用主谓句式在规定数字内拟出标题,答案就十分明确了。

2.用一句话提炼短文信息

这种训练的明确要求是用一句话来提炼概括文中信息,它比拟标题要宽松一些。这句话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以单句为多,也有明确的字数限制。

例:读下列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实习生刘莉记者郑琳)北京市人事局日前对接收高中毕业生留京出台了新的措施,对过去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介绍说,调整的目的是增加吸引外地人才的竞争力,措施共有四条。

一、对北京市各用人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和获得省部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的本科毕业生不再作专业和数量的限制。此外,为了避免引进人才专业重复,根据去年年底对北京人才专业需求状况的调查,确定了四五十个专业作为人才引进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等工科专业。

二、对地处北京远郊区县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放宽专业限制,允许在划定的紧缺范围之外,接收本地区急需专业的毕业生。

三、对于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生不作数量限制。

四、接收非外语专业毕业生,要求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规定)。

据了解,在此次调整的基础上,北京市对高校毕业生进京的原来两条规定仍然存在,即:一、引进生源基本上来自部委院校,一般不要地方省市级院校的生源;二、专业对口。

[参考答案]今年,北京接收非北京生源大学毕业生政策有松有紧。

解析:这段材料文字量较大,限字数概括要点且作具体要求;概括的主要办法是分类合并。否则,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失之宽泛。所以,总体难度较大。

具体说,这则新闻是一个并列结构,前面主要谈调整后的新政策,最后一段说不变的两项规定。第一段是第一部分的总括,第二段是措施调整的目的,后面分四点具体说明政策放松的四种情况。第一部分说的是新政策有所放松,第二部分是延用老政策仍然很紧。通读全文,政策适用的对象是“非北京生源的大学毕业生”。第一部分说的是“留京”,即在北京就读的毕业生不分出北京;第二部分是不在北京就读毕业生到北京工作,即“进京”,结合起来说就是“进留京”,从施动角度概括说就是“接收”。政策适用时间是“今年”,施动者按“舍小取大”原则应为“北京(市)”。再用通达的语句就可以把答案写出来了。

3.用一段话概括短文信息

如果这段话语意甚丰,一句话难以概括,则可以用一段话来概括。

例: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不得超过50字)。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王林,热爱自己的美术教育事业。他在某省矿务局一中任教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注重培养和训练对绘画有兴趣的学生。经他精心辅导3年的该校高中美术小组的9名学生,在今年高校艺术类的考试中专业成绩全部过线,其中有5名考入省艺术高校,3名被中国矿业大学美术专业录取。

[参考答案]某省矿务局一中王林老师业余辅导3年的9名学生,在今年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解析:初看题目,似乎感到内容复杂,没有头绪。但只要仔细审读题目,阅读材料,便可以从这则新闻中将重要信息──时间(3年)、地点(某省矿务局一中)、人物(美术教师王林和美术兴趣小组9名学生)、事件经过(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精心辅导学生)、结果(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筛选出来。将这些信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起来,答案也就有了。

4.对一篇文章进行压缩

例: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写出“内容摘要”。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精神素质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奉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参考答案]本文阐述了李白思想的内涵,论述了造成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强调了李白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作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那就是让学生就某一本书写出“内容摘要”。国外不少学校就有这种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学会“压缩”的能力,常常会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也就是说,这种形式,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压缩”能力,而且也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想要“写”(压缩)好,必先读好。读不懂,读不准,读不透,当然也就写不好。同时,这种训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

在平时的教学中,建议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压缩”的意义。从某种层面上讲,“压缩”,是对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全方位的培养。

二、关于扩展

所谓扩展,就是将给定的语言信息“由短变长”,即在不改变原有语言信息本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信息内容,使内容由简约到丰赡,由平实到生动,由抽象到形象。

学生扩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借此提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教材中引用了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一段极为生动的表述。毛泽东用了一组排比、比喻连用的佳句,极生动、极形象地表述了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之意。毛泽东的这一段话(课文中加点的几句话),既体现了毛泽东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又体现了毛泽东非同寻常的语言表述功力。

所以,与培养学生的“压缩”能力一样,培养学生的扩展能力,同样可以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即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步提升与发展。

由此可见,压缩与扩展,是平时写作训练中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层面。学生的阅读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提炼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压缩与扩展的训练得到提高。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展是一种既简洁又极具可操作性的训练形式,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极有用的途径。因为如上所述,如果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贫弱,语言表达能力偏低,我们便可通过这种形式加以训练。学生的扩展能力提升了,他的整体的写作能力也将会得到同步发展。扩展性练习的常用方式有两种,一是把一组给定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一是把给定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扩展成意思更为繁丰的语段甚至一篇短文。

对学生进行扩展能力的训练,可按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分类进行。

1.议论性文字的扩展

例:读下面所提供的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使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严谨。

中学生常喜欢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为自己的言行作注解,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君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另类”人,用但丁的话为自己的“另类”言行壮胆。明明他的做法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明明他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不满或与起码的是非界限相悖,甚至与社会公德格格不入,可是,他却高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要知道,这样的“路”走得越远,越有害。走得越远,偏斜度越大。如不思悔改,最终可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2.散文性文字的扩展

例1 据画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三句话,分别写“小草、风、树”。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小草,有风,有树……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

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水流里藏着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草旁边长着大树,春风里藏着星星点点的绿,树梢上萌发着希望。

例2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

A.城市的路平直而宽阔

B.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参考答案]A.城市的路平直而宽阔,清晨会有环卫工人为它洗脸,偶尔会有些许雾气滋润它的面庞;中午车来车往真是热闹非凡,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脸也热了;晚上两旁的路灯就是它佩戴的名贵首饰。

B.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

也可按另外一种分类方式进行训练。

3.词语(成语)连话

例:用下列词语(成语)联成一段话,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急功近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程似锦无奈从长计议

[参考答案]若干年来,有不少农村学生或因家境贫寒而辍学,或急功近利,只顾家庭眼前利益而弃学外出打工。如此种种,虽出于无奈,但它既荒废了学业,又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功业未成,学业未就,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农村学生如果能从长计议,在艰苦的处境中争取求学深造,说不定会造就前程似锦的未来。

用词语(成语)连话,既可以训练学生造词造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形式简单易行,又会产生很好的训练效果。我们不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加以运用。

4.短文扩写

例: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将其扩写为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说。

父爱深深

辍学打工回家,父亲没有问我挣多少钱。

父亲皱着眉头,看着我那渐显发霉的课本都摊在地上,慢慢蹲下身子,轻轻用手把课本捧起,然后用衣袖拭干书上的水迹霉斑,无声地将书放到我的手中。

哦,父亲,我的至爱!

[参考答案](略)

“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

[例文一]点评:

摘要,顾名思义,应是摘取原文要点,而不是对原文情节不加选择地进行简单的复述,①的原稿,作为“摘要”,其问题显而易见。文章所复述的内容,并没有突出要点之“要”,却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平凡的内容加以叙述。

①的修改稿开头干净利落,然后,作者用“同是”“结果呢”“渐渐引出”“于是就”等关键词,将《触龙说赵太后》这篇千古名文的要点尽量用作者自己的话极简洁地作了概述。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行文思路,都符合摘要的要求。

要给学生讲明白的是:“摘要”最主要的是尽可能摘取原文中能体现文章要点的话,然后进行有条理的整合。这样,一篇像样的摘要也就写成了。

②的原稿几乎犯了和①的原稿同样的错误,即不是“提要”,而是“复述”。尽管②的原稿作者使用的是非原生态语言,尽量用作者自己的话,但仍有明显的“复述”之嫌,不符合“提要”要求。

②的修改稿显然对《触龙说赵太后》的文本要点把握准确。作者用“不像”“而是”“于是”“进而”“终于”等一系列表关联、表承接的词语,对原文要点作了恰到好处的提炼。

对中学生进行“摘要”“提要”的能力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借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树立“要点”意识,即学生要始终关注文本要点,对“要点”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2.要结合实例反复向学生讲清楚“摘要”和“提要”的异同。

3.借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摘要”还是“提要”,语言的简洁、洗练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文二]点评:

例文二很有特点。一是有铺张的描写;二是有丰富的想象;三是语言表达颇见基本功。

“细草”二句语出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抒怀》,此时的杜甫由于种种原因被迫离开成都,心情忧郁。此二句的书面意思不难理解,是说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里孤独地停泊。但扩写者首先有意对环境的冷落萧条加以渲染,并通过想象增添了渔舟的灯光,“忽明忽暗的星”,以及滔滔的江水等。然后以“黑暗,在天地间肆虐着”独立成段,使环境的描写极富感染力。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才写出了诗句的主要意象“孤舟”和“桅杆”,最后以“小舟上高高撑起的桅杆显得格外突兀,随着每一个翻涌的浪头飘摇不定,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作结,一语双关。既表达了环境的险恶,又暗示着主人公杜甫命运的漂泊不定。

由上可见,类似的扩写,首先要读懂所提供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述,“扩展”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例文三]点评:

例文三的三篇扩写同样很有特色。这三篇扩写的主干内容都是“夏瑜在狱中”,但由于作者对《药》中关于夏瑜在狱中的理解各有千秋,习作者的想象与联想力各有特色。就使得这主题相同的三篇习作具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扩写①以对话描写为主,以阿义扬长而去作结。扩写②以“我”展开叙述,突出的是环境描写和“我”的心理刻画,最后以“我”对阿义的蔑视作结,凸显夏瑜的正面形象。扩写③的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生动,几乎是一篇完整的小说。虽然扩写③也是以夏瑜和阿义的对话为主,但这种对话相对于扩写①而言,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生动。行文结尾以夏瑜大义凛然的笑声作结,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三篇扩写的异同、优劣,然后辅之以相关的扩写训练,相信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练习: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名句,请结合诗句进行合理的扩写。

2.请以《鲁四家里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千字左右的小说。

“写作实践”的具体操作与参考答案

建议:

1.“写作实践”最好在课堂上完成。

2.学生的习作先由学生课下互评,再由教师集中批阅并讲评,针对性会更强。

第一题是压缩训练。

[参考例文]

升学考试指中考和高考,二者均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升学考试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学生继续深造的依据。中考和高考在能力考查方面有显著差别。

第二题,是扩展训练。

[参考例文]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琵琶女的身世和心境,与我等朝廷落魄官员何其相似乃耳!多么静谧的夜境,我,我的友人,都已沉浸在这神奇的音乐中了!

(2)“什么,您竟然也有如此的坎坷,如此的不幸?”琵琶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的长者,一脸的惊讶,一脸的哀伤,一脸的凄苦。满腹的哀怨化作酸楚的泪水……

第三题,是写内容提要。

[参考例文]

1978年,中科院考古人员发现的小长梁遗址,把“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

教学建议

1.要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明确提升压缩与扩展能力的意义,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

2.学习本节以后,应当辅之以持续性的训练。唯有高质量的训练,才有学生能力的提升。

 

追忆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备课参考(选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子夜》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麻叶洞天》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西游记》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理性思维的深化》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人间词话》十则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语言运用--扩展、压缩语句(鲁人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