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2-04-14 19:58: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 2 课 时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堂目标导航

1、联系课文语境,品味精彩的词语。

2、结合文章主题,感情精彩的句子。

3、巧用读书笔记,增加知识储备。

◆导语设计:“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边马儿跑……”为了说明云层把天空遮盖得严严实实,就比喻它像一床大棉被,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生动形象。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悟《看云识天气》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堂复习方案

过渡语:温故而知新,前一节课我们探讨文中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的学习效果。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打比方,用“招牌”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合作探究方案

过渡语:作者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云的知识,而且向我们描绘了绚丽多姿的景色,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同学们探索天空奥秘的强烈愿望,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下面我们就去细细品味吧!

导学点一:品味亮点词语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最后一句引出全文中心,说明看云可以识别天气。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漂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用“白色的羽毛”和“洁白的绫纱”作比,说明“卷云”轻盈和洁白的特点,“白色”和“洁白”,意见相同而不重复,极尽行文变化之妙。

导学点二:感悟精彩的句子

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万千”,省略号,表示除八种形态外,还有其他形态、也紧扣“万千”。

5、(议论性)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首句点题  

看云可以预知天气变化,并说明其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理解字词的含义和感受精彩的句子,意在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明白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以及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书笔记整理

过渡语: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语言的积累需要从一个词、一句话开始汇聚。让我们巧用慧眼采撷精妙的词句吧!

★精妙的词语积累

①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②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精美的句子积累

1、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积累谚语

①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②蛟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③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④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教学建议<

 读书笔记的整理需要设置专栏进行,结合课文具体操作,注意精选,有目的地摘录。

当堂训练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峰峦(luan)    凌沙(ling)    鳞(lin)波    弥(mi)漫

点缀(zhui)    谚语(yan)    一霎(sha)间    棉絮(xu)

2、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①那最 轻盈 (轻巧、轻捷、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②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 推测 (推算、推测、观测)天气的情况。

③岁月 流逝 (流逝、流生、流年),年华似水,转眼之间,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

3、提出下面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打比方)

②卷云丝线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打比方)。

课后作业方案

一、阅读短文,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鸟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留心观察鸟,就可以知道天气的好坏,节气的变换。

二、美文阅读      万种风情说雾

雾不像大雪那样壮观,也没有小雨那种缠缠绵绵的风情,从来不刻意地打扮修饰自己,身上没有一朵花,一道纹,也没有一缕芬芳,而是以自己乳白的本色弥漫于天地之间。雾里观赏景物,另有一番情趣,宛如读一首意境高深、含蓄深远的诗,只可意会,很难言表。它使微瑕变成了无缺,使遗憾完成了完美,使人的思维纵横驰骋,产生回味无穷的联想。古诗人王质在《游东林山水记》中写道:“长林远树,出没烟菲,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这里的菲指的即是雾,意思是说山林中的雾霭好像是久别相逢后的喜悦;宛如亲人恋恋不舍的离别;整齐得犹如排成一列的大戟;纷乱得恰似蓬松的头发,其想象丰富,惟妙惟肖。

其实雾就是贴近地面的云。凡是登临过高山名巅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境遇,从山下看去,山上白云缭绕,山恋林木隐没其中。但当你登上山顶,云却没了,置身于茫茫雾海中的你,仿佛有身临仙境,飘飘欲飞之感。

雾形成的因由不同,名称也各不一样: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白天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的地面,入夜以后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不断放出热量,地面降温后,使地表附近的大气层温度很快下降,于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便开始凝结,这样形成的雾叫辐射雾;当移动着的暖而湿的空气经比较寒冷的地面时,逐渐冷却凝结形成的雾叫平流雾;当冷暖空气交锋时,在锋区形成的雾叫锋面雾。可以看出,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目的是增加水汽含量,所以平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

雾是一种很重要的自然现象,与未来的天气变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对雾的形成和消散的观察,总结和积累了许多观雾察天的丰富经验,各地流传着大量观雾察天的谚语,这些谚语今天看来在当地的天气预报中仍有参考价值。如“黄梅有雾,摇船不问路”是说黄梅期的雾,预示着未来的天气阴雨绵绵。“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满天大雾盖,当天日头来”,“清晨浓晨重,天气必久晴”,“雾里日头,晒破石头”,这都预示着未来是晴朗天气。

1、说明文的语言分为平实质朴和生动活泼两种,本文将这两种语言风格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试各举一例,并做简要分析。

生动:如“身上没有一朵花……弥漫于天地之间”,传神地写出了雾高洁、朴质、典雅、清纯的特点;平实:如“可以看出雾的……一种蒸发雾”,清楚、简洁地介绍了蒸发雾的形成条件。

2、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四种雾?

辐射雾     平流雾     锋面雾     蒸发雾

3、雾与未来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雾到底代表什么样的天气特征呢?

预示着未来是晴朗天气或阴雨天气。

4、本文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雾的美好、雾的名称和雾和天气的关系三个方面。

5、本文大量引用 古诗文  和 谚语  ,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三、片断训练

走访老农,记录他们有关云和天气关系的话语,然后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写成观察笔记(200字左右)。

天迅速地黑下去,白鸥从水面曲曲的掠起,轻飞一段,再又突落下去,一堆坚韧的云切断大部分光线,仍以飞奔的脚步在宽阔的天空闪过,云的边端及罅隙中仅有的几分赤红太阳光彩,在极短促的时间内,全被隔绝了,新的一团云又敏捷地移动过去,把每一处缺陷都填补满。

不间断地伸开、重叠下去,不间断地。

云的颜色逐渐加浓加深,后来囤积得很厚,似乎要下坠到地面一样、风力很大,使它不能有些许休止的倾向,被催逼着仓促变化,水汽继续不倦地膨大,灰黑的阴影就扩充到了远方。 

龚万梅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01-21

看云识天气教案03-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8-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3-06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4-14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05-18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03-23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4-14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4-1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