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语文教学之根本

时间:2022-04-14 20:04: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诵读--语文教学之根本

田锦 宁云南省砚山县平远一中                                                       所谓诵读,就是背诵与朗读。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成其为语文。意义是语文的内容,声音是语文的形式之一,再好的内容都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宋代文学批评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过:“下字贵响”。这“响”,自然是有悲哀、怨恨、欢快、舒畅之响,是有慷慨、悲壮雄浑之响,是有同情、厌弃、缠绵、依恋之响,是有芬芳、洒脱、飘逸之响。大凡文章,都不会没有情思,写文章的人是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而读文章的人是有了文辞再了解情思。内容也好,情 思也罢,离开了诵读,是很难以把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诵读,是语教学的根本,诵读能否过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还直接关系到学生从文章中所受到的熏陶和灵魂受到净化的程度如何。至于通过诵读来达到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的目的,就更不必说了。                                                       在语文教学教程中,该如何来把握诵读这一根本呢?                                                       一、明确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接触到一篇新课文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诵读。无论是讲作者的生平,还是介绍时代背景,都要记住一点,这就是为朗读和背诵打基础、作铺垫,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入题。学生一旦入题,教师最好是能马上将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写出来的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情调,寄托不同的情思。汉人《毛诗序》指出:“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乱以愁”、“亡国之音哀以思”。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等于将文章的情调与情思初步的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将很快对文章产生好感。有了好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真正把自己置身在文章中。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原本是相距摇远,互不相干,教师琅琅上口的诵读,在无形中学把这两者的距离给拉近了,对这两者的沟通,这里的诵读,无疑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教师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教师亲自“下水”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信服、钦佩,还能渲染课堂气氛。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化、高科技的录音手段,要有多好就有多好,要有多准确就有多准确。说到诵读示范,只要接上电源,摁一下放音键,就可以轻松解决了,何须老师去多此一举。可是,我们要说,适当运用录音,无可非议,但总是依赖录音,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录音效果再好,也终究是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一定会比教师自己现蒸热卖,现场直播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象《木兰诗》、《石壕吏》、《爱莲说》、《陋室铭》、《沁园春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听潮》、《春》等这些要求背诵的课文,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一来就很熟练的进行示范性的背诵一两 遍,所产生的效果和意义,那就是任何干巴巴的划分层次,归纳大意和分析、讲解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所不能做到的。                              三、走出误区,把诵读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一味的强调课前预习,把课前预习当作一种法宝。总认为,只要学生能做好课前预习,上课时,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剖析课文,就会很顺利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碰到篇幅较短的课文,课堂上还能挤出点时间叫学生默读或朗读一、两遍;若是篇幅较长的课文,那就只有教师讲的时间而根本不可能有学生读的时间了。背诵,那简直就是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一篇课文讲完 了,有一些学生可能连一遍都没有读通过。在这样的前提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从何说起?课前预习固然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我们对课前预习的期望值过 高了!我们为什么就不会想想这个环节本身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呢?自觉的学生可能会按照老师说的去办;不自觉的学生则很难保证他(她)不“左耳进,右耳出”。就是自觉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又未必能做到声情并茂的读,读出文章的蕴味来。诵读得不到具体落实,即使教师在讲解、分析课文时安排得滴水不漏,无可挑剔,即使学生在听课时,吃透了课文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还不是等于隔鞋骚痒,舍本求末,择了芝麻,丢了西瓜?说到底,又有多少实际价值呢?                       四、通过诵读,读出文章的“味外之味”     南宋杨万里说过:“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能读书者,否也。”也就是说,即使是篇美文,如果不能按照文章的情调有滋有味的加以朗读或背诵出来,同样也 不过是些索然无味的字句而已。          文体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不同。         (一)议论文的诵读。议论的语言功能是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讨论,对人民群众起宣传鼓动的作用,语言表达上以逻辑性和形象性有机结合为基本特征。一方面,通过充足的论据、严谨的推理,令人信服;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必要的感情因素,在理智上启发读者,在感情上打动读者。如毛泽东的《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等。这类文章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在朗读上多下些功夫就行。在朗读这类文章时,要依照文章的思想脉络,总体上要求声音宏亮,刚劲有力,要把宣传、鼓动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以引起共鸣。          (二)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这些文体的语言均属于散文语体。其特点是词语材料、修辞方式的选用都比较广泛,句式灵活多变,短句居多,适当穿插长句,结构自由。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这类文章有的要求背诵(或精彩片断或全篇),有的不要求背诵,但要反复朗读。古人云:“读书十遍,其意自见。”这也告诉我们,教师不讲,学生就读不懂,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诵读这类文章时,语速或快或慢,语调或高或低,感情或飘柔似水,或激越奔放,或如泣如诉、或怒发冲寇,都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 的变化而变化。          (三)诗歌的诵读。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歌的语言集中凝练,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优美的诗歌还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诗者,志之所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语)。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无论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 迈的写景,还是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风流豪壮的议论,无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诉说了历代战祸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现 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更是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诗歌一般都要求背诵,在背诵时,就要 抓住其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熟练的背诵,达到了解诗歌“志之所言”的目的。     五、指导学生诵读,提高学习效率     用同样的时间,诵读相同的课文,不同的方法,效果不同,收获也不同。好的方法从哪里来,当然是外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上与其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说教式的讲,大倒胃口的评述,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倒不如多用点时间指导学生诵读,教给学生诵读的一些方法。     首先,自然是教师亲自“下水”(或朗读或背诵)以作示范,给学生提供模仿的依据,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     其次,理清线索、抓住思路,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又通过诵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思幽必显。”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抓拄了作者的思路,就会在诵读过程中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诵读效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结构线索为,叙述(被贬到巴陵的腾子京不到一年功夫的政绩)作记缘由----描写巴陵胜景(总写全景,分写一明一暗,一悲一喜)----抒发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之情。叙事、写景、抒情自然结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抓住了这个线索和思路,再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的脑海里就会现出文章的轮廓:什么人(滕子京),什么时间(庆历四年春)、什么地点干什么事(被贬到巴陵郡为当地老百姓做好事),结果怎样(“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还有巴陵胜景如何等等。顺着这个线索和思路去诵读这篇文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抓关键字词,明确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点带面,也有助于快速记诵。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关键词语有“中道崩殂”、“天下三分”、“危急存亡”、“开张圣听”、“陟罚臧否”、“内外异法”、“裨补阙漏”、“优劣得所”、“计日而待”、“三顾草庐”、“斟酌损益”、“受恩感激”等。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段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第 二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两个建议属于并列关系,即如何广开言路,如何严明赏罚。第三段、第四段分别回答,即“宫中之事”问哪些人;“营中之事”问哪些人。接着就自然而然的引出第五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这样一理,五个段落,三个建议,即有总分关系,也有并列关系,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第四、懂句读,明语气。好的文章,尤其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文章,要想读出文章里的“味外之味”,就必须懂得句读。所谓句,就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所谓读,是句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段落。简而言之,句读就是文词停顿的段。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8个小句构成的一段话,句子间都是逗号,但在诵读时,停顿略有区别。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稍长一点 ,因为第一句在这段话中起提示作用。二、三、四、五、六句,五 句话,五个方面,结构相同,简洁有力。诵读时则要一气呵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势,然后停顿又稍长一些。缓和一下口气,再接着读最后两句。如果不懂句读,读起来就会平均用力,平淡无味。     一句话,是一个调子,一种语气。这些语气,不外乎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共有21个“也”字,这些“也”字,语气不尽相同。“ 若夫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用于描述景物),属于陈述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用于直抒胸臆),属于感叹语气。诵读时,就应该通过这些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还要注意,即使是相同的一句话,语气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了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这里用一个问句,三个感叹句,诵读时,如果不注意到这些语气,就不可能把文中强烈的憎恶之情有力的表现出来。     第五,注意鲜明的节奏,克服机械诵读的毛病。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诵读这类文章时,只有把如此鲜明的节奏读出来,才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诵读古代诗歌更需要注意划分节奏。如:李白的《望天 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如果读成“两岸/青山/相对/出”,就不妥,因为读五、七言诗,一般按音节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而这里的“出”并不是韵脚。读法与下句“孤帆/一片/日边/来”(“来”是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就不同。较妥的读法是:“两 岸/青山/相对出”。“出”既然不是延长音,就没有必要单独划分出来。     综上所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而易见。如果离开了诵读个“本”而去大谈些花里胡哨的“法”,就等于本末倒置,就不是明智的选择。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反璞归真,抓好语文教学之根本,还归语文之本来面目。     

诵读--语文教学之根本

【诵读--语文教学之根本】相关文章:

让素质教育之花在诵读教学中绽放04-14

经典诵读的教学反思01-12

改革语文教材和考试 加强诵读教学04-14

语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2-22

读诵--学习语文的根本(网友来稿)04-14

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诵读中的作用(教学论文)04-14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05-08

诵读与感悟的教学反思05-04

语文课堂教学之管窥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