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2-04-14 20:31:4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孟论学习》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孔孟论学习》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过程与方法: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深邃的读书精神,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 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中每则大意。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1、导入 

     2、作者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3、 整体感悟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g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

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集备意见 个案补充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计 1. 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第三则)。

  3. 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 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 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

教研(备课)

组长签字 教务处

(抽)检查

 

李进军

【《孔孟论学习》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黄生借书说》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04-14

《孔孟论学习》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04-14

孔孟论学习教案03-04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三疑三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04-14

三疑三探语文教案03-29

《孔孟论学习》说课稿范文02-22

《孔孟论学》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04-14

孔孟论学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孔孟语录三则 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