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教展示风采--阅读教学新思路初探(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20:39: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美教展示风采--阅读教学新思路初探(网友来稿)

杨守靖 (yangshoujing) 河北隆尧第一中学

让美教展示风采--阅读教学新思路初探(网友来稿)

摘要:

阅读教学在应试制度的高考下逐步失去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更为了将阅读教学归其本源,我们要尝试将阅读教学进行美教,从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感官和有关“接受美学”的理论三方面入手,将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挖掘出来,充分展现阅读作品自身所包含的审美价值,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以正确的审美观去感受生活,感受世界,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

关键词:

情感美 节奏美 启发美 审美感官 接受美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思想的重要源泉。然而,为了迎合高考的需要,人们把拿取高分视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许多弊端。例如,文章的解读趋向于应试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单一化、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等。这种以高考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阅读教学、这种答案的唯一选择与教条的阅读教学、这种千篇一律固定套式的阅读教学,使得原本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阅读过程变得单调化,简单化,失去了美的价值与意义。它遮盖了学生宽广的视野,束缚了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与自由发展的空间,将学生们丰富神奇的想象,充沛的情感体验,理性的判断推测等残酷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学生们所阅读的文章本身就是一部美的作品,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而就其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篇章而言,又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所以,阅读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为此我们要从其自身优势出发,力争从美的角度来探索阅读,研讨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作品自身的美,进而学会接受美、欣赏美,尝试着去建设美,创造美。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讲究语言美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最主要手段。优美、生动、流畅的语言会给人美的享受,因此教师要时刻注重语言之美,利用语言美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然而要讲究语言美就要做到语言的三美:即情感美、节奏美、启发美。

情感美:阅读课上,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真挚饱满的情绪,深邃意蕴的言辞,自然会心潮澎湃,心旷神怡。优美的语言要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言慢语,犹如知识的喷泉沁入学生的心田。这样教师所发出的信息就能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顺利的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晓理。这种包含诚挚情感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能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不但能使学生从感情上服从教师,而且更有助于他们热爱知识。此外,教师阅读时要随着作品的情感变化而表现出喜怒哀乐,进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还要竭力挖掘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求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例如阅读《我与地坛》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字字血泪的第二部分,感悟: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而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行于色的痛苦,所以母亲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而当母亲这支生命航标引导“我”有了面对生命的正确态度,激活了“我”生存的意志与信念时,母亲却与地坛合二为一,化作鼓励我前进的永恒力量。此时,我们要把史铁生追忆母亲痛悔无及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高明的教师应利用情感语言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创造融洽适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心情放松,与教师密切配合。

节奏美:教师的语言要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学生情绪的变化,巧妙的调节节奏,快慢有致,轻重得当,时如山澗瀑布飞流直下,时如村边小溪涓涓细流。而且节奏要富于变化,在快乐活泼的地方用明快轻柔的节奏,在哀怜悲伤的地方用凝缓低沉的节奏,在热情豪迈的地方用高昂的节奏,在压抑愤懑的地方用急骤的节奏,对文章重点、难点的分析应放慢语速,加重语气,以引起学生注意,当激发学生思维时,则可多利用停顿,使学生有回旋思考的余地,以达到引起学生共鸣的效果。例如学习《听潮》一文,在“涨潮”部分表现惊心动魄的壮美,可采用快节奏语言来传情达意;在“落潮”部分表现温柔宁静的柔美,宜用慢节奏讲述,这样一快一慢的节奏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的质量。再如阅读《再别康桥》一文,整首诗要注意追求音节的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第一节要用细微的弹跳性的节奏,读出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第二节到第六节要用舒缓而悠扬的节奏,犹如用小提琴拉满弓奏起的欢乐;诗的首节和尾节要读出“轻轻”“悄悄”的轻盈的节奏,这样极富节奏美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入情、入景、入境,加强对文章的解读。

启发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的是打破过去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启发性。阅读教学中语言所载负的知识只有被学生接受,才能构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效,使学生不仅有强烈的接受知识的要求,而且有急切的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需要。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艺术化的方式来表达,应用恰当的比喻,或巧妙的停顿,或问而不答,或问而缓答,或设置悬念等艺术,推动学生去品味,去咀嚼,开发学生智力。例如《七根火柴》结尾处“卢进勇用颤抖的手指打开那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这时,教师应满怀激情的对学生说:“此时的卢进勇有多少话语涌上心头,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用那重复数着一根根火柴的动作和数火柴的异样声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假如你是卢进勇,你此时会对指导员说些什么呢?”这种启发能扣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火柴虽少,意义极大;火柴来之不易;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与悼念等,由此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美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要培养学生拥有捕捉美的眼睛和耳朵

眼睛用于绘画,耳朵用来听取妙音。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所阅读的文章可视为审美的对象。由于审美对象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它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去进行,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文章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所以,培养学生拥有捕捉美的眼睛和耳朵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帕克所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①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能透过文章表面上的文字对文章中所展示出来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有强烈的感知力。以色彩为例,著名的作家在描写事物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例如鲁迅的《药》,其结尾对景物的描写,运用的就是一连串的冷色调:两顶“花白的头发”、“几朵青白的零星的小花”、“支支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文章中即使有一点暖色调也是完全淹没在冷色之中:“一个破旧的朱漆园篮,外挂一串钱锭”……很显然,我们要充分理解作者在阴冷的悲剧氛围下的创作意图,首先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文中一连串冷色彩的审美意味,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用眼睛这一审美感官去洞察,去捕捉。有些文章我们还可把它当作一支乐曲来欣赏,用耳朵去倾听。因为很多情文并茂的佳作总会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感,有的似乐萧,如怨如诉;有的如羌笛哀怨悠扬;有的似铜管,浑厚雄壮;有的像小号,激情腾越。例如朱自清的《绿》与《荷塘月色》,《绿》就犹如一支艳丽明快的小曲,散发着春意浓烈的氤氲。《荷塘月色》则像一支情思依依的小调,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所以阅读《绿》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倾听简洁明快的基调,感受“诧异”的心情美。阅读《荷塘月色》,时注意倾听悠扬轻松的节奏韵律,品味“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撞击的情韵美。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擅于带着“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去读,去品,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情境。这样的阅读便会兴意浓浓,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不但增长了知识,更有利于性灵的净化与升华,将阅读的过程上升为挖掘美,接受美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美化心灵。

三、尝试将“接受美学”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主要理论是:“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造的。”②作品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认为由“作者”到“作品”是创作过程,由“作品”到“读者”是接受过程,而读者阅读作品的接受过程又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在这再创作过程中要领悟到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就应该学会质疑与想象。

大胆质疑:“接受美学”论者波兰学者英加顿认为,为了典型的反映客观事物和追求社会效益,往往采用“文约事半”的创作手法,作品的本文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白”,只有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这些“空白”具体化,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现出来,而在填充“空白”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疑问。③例如用“接受美学”学习《孔乙己》,要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孔乙己为啥说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接着反问“孔乙己最喜欢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去探寻文中的“空白”。经过思考讨论会发现文中关键的“空白”是:“他脸上黑而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这样便会质疑“孔乙己最爱穿的长袍哪里去了?”而文中并未交待,由此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增添学习的气氛,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可见擅于质疑,寻找“空白”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

激发想象:“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中留有的‘空白’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来填充”。伊塞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④

激发想象的有效途径是猜读。萨特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⑤在这种阅读状态中,读者的“创作”和作者的创作齐头并进,不断交错。“创作”与欣赏合为一体,这样阅读的愉悦和收获也是一般阅读无法可比的。然而这种想象中的猜读不是针对整部作品,大多情况下,是在那些最值得品味的地方停下来,设想一下人物的相貌,琢磨一下人物的心里,推测一下情节的发展等。如学习《卖炭翁》就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设想一下卖炭翁的年龄,是年老的山民,还是中年的汉子?设想一下他的眼神,是炯炯有神还是焦虑不安?设想一下他的身板,是挺直的腰杆还是弯如弓的驼背?还有他的头发、脸色、手指、服饰等等。再如学习《木兰辞》可以分阶段猜想她的相貌,“当户织”的木兰是怎样一个勤劳娇美的闺中女子?“赴戎机”的木兰是怎样一个英武善战的勇士?征战十年凯旋而归的木兰,又是怎样一个不慕荣华富贵、功成身退的巾帼英雄?在长达十年的戎马生活中,木兰的相貌有哪些改变?这样的猜读会充分的激发想象,使作品的“空白”得以填充,使文本的意蕴得以深刻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也不妨做一点心理分析。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有这样一段对话:(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要,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读到此不妨揣摩一下:王夫人因何而笑?又为何点头不语?从而对王夫人的心理活动可作一翻描述和猜测。还可通过外显的情节去推测内隐的情节,因为作品所展示的情节,通常只是冰山的一个尖角而已。如杜甫《石壕吏》结尾:“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我们可推测老妪去后命运如何?老翁在家,遭遇如何?还有“出入无完裙”的儿媳,尚在吃奶的孙儿,他们又该如何生存?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借此学生不妨展开丰富的联想,驰骋想象,充分发掘创新的才能,进而填充好作品给我们留下点审美空间,体会作品方方面面的意义与美的价值。

综上所述,从阅读作品的个性特点入手,抓住其独具的魅力特征,来从美的角度阅读,进行美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是阅读教学摆脱固定套式的突破点,有利于挖掘学生主体阅读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彰显阅读教学美的本色,进而实现阅读教学质的提高与飞跃。

让美教走进阅读,展示风采!让阅读回归本真,焕发光芒!

注释:

①转引自曾晓峰:《语文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二期第50页

②、③、④参看王永凯:《接受美学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二期第17页

⑤转引自钱吕明:《江苏扬州高级中学语文学习》2001年第6期第12页

参考文献:

[1] 陈梅:《形趣、情趣、意趣----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效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2] 李贵端:《欣赏文章的内在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3] 梁昕浩:《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接受美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4] 钟国强:《激活语文课堂的点滴体会》,《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5] 黄厚江:《想象中的阅读和阅读中的想象》,《江苏苏州中学》2001年第6期

[6] 牟成华:《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7] 肖英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让美教展示风采--阅读教学新思路初探(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美教诗歌(网友来稿)04-14

作文评讲新思路(网友来稿)04-14

语文老师展现风采重五美(网友来稿)04-14

《春》的美学意义初探(网友来稿)04-14

《逻辑知识教法初探》(网友来稿)04-14

曹丕思妇诗初探(网友来稿)04-14

空手上课初探(网友来稿)04-14

让古诗的学习亮出风采(网友来稿)04-14

《摆渡》之美(网友来稿)04-14

夏洛克的美(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