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

时间:2022-04-14 20:39: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张福永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

《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一、课前预习 

1.初读正音,读出语调的高低;读出语速的快慢;读出语气的喜悲。

2.熟读课文,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辞的体裁特点。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和辞的体裁特点,掌握本课出现的各种文言知识,特别是“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预习诵读课文,正字音,通文意,利用注释、工具书翻译,自学标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解疑答难。

3.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体悟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疑问句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或高兴的复杂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五斗米”是多少?

据考证,陶渊明时县令的月薪是米十五斛,现银二千五。一斛为十斗,除以三十天,恰好是每天“五斗米”。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10斗为1石,一石大米就大约是59.2公斤,所以五斗大概30斤,所以,在当时县令这个官职的俸禄还是很丰厚的。陶渊明为何非要弃官不做而归隐?既然归隐又何必写辞示意?我们一起来走进《归去来兮辞》一探究竟。

二)预习检测

1.PPT正音

储(chǔ)粟 靡(mǐ)途 小邑(yì) 心憚(dàn) 眷(juàn)然 归欤(yú) 怅(chàng)然 慷(kāng)慨(kǎi)一稔(rěn) 将芜(wú) 奚(xī)惆(chóu)怅 轻飏(yáng) 熹(xī)微 携(xié)幼 酒樽(zūn) 壶觞(shāng) 眄(miǎn) 庭柯(kē) 怡(yí)颜 流憩(qì)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ǐng)翳翳(yì) 盘桓(huán) 西畴(chóu) 棹(zhào) 窈(yǎo)窕(tiǎo) 寻壑(hè) 曷(hé) 遑遑(huáng) 耘耔(zǐ) 东皋(gāo),

2.学生介绍背景、作者生平、辞的特点。

三)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整理翻译中标注的问题,积累总结文中各种文言知识,特别是文言句式。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标注的问题,组内解疑答难;共同讨论“胡、奚、曷、焉、何”等疑问代词的用法和意义.

3.班内讨论解决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找出文中的疑问句?判断其句式,试着给这些疑问句做出你的回答,分析其意义。

4.总结辨析陶渊明在本辞中或决绝或犹疑或高兴的复杂感情。

四)精讲细解

1.重点字词

役,奴役,被动。    谏,挽回,劝止。     追,挽救,补救。      恨,遗憾。 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      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神色。         审,觉察。      策,拄着。      扶老,手杖。     矫,举。     畴,田地。 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     曷,何。      委心,随心所欲。 去留,指生死。       期,希望,企及。      怀,怀着,趁。        植,置。 耘,除草。      籽,以土培苗根。     聊:姑且。     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归尽:到死。    尽,指死亡。

2.疑问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多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宾语。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2)本文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本课的疑问句是否都是宾语前置句?

胡,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何,为什么

奚,奚惆怅而独悲?      奚,何,为什么

焉,复驾言兮焉求?      焉求,求焉,追求什么,宾语前置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何,为什么

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何之,之何,到那里去

奚,乐夫天命复奚疑?    奚疑,疑奚,疑虑什么,宾语前置

3.组织回答这些疑问句的答案,分析在这些疑问句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答解析】原文:“既自以心为形役”“觉今是而昨非” 

官场是不适合我的啊,我应该回去!田园将要荒芜我却还在这里,不应该啊!   

这体现了作者的自责和悔恨。我都是做了些什么啊,怎么能让田园荒芜呢!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奚惆怅而独悲?

【回答解析】原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官场如此黑暗,我志向不得伸展,我很惆怅啊,既然如此,我为何还要恋恋不舍而独自伤悲呢?

这是作者的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所幸虽已“迷途”,但“迷途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既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浊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

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涵其中了。作者辞官的原因是他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当他意识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后,痛苦之余又庆幸自己陷入泥淖还不算深,还来得及从迷途走出以踏上正确的道路。因已决计归去,作者又有些解脱后的欣喜。“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第2段自然就是描写初回到家时的情景。

dth=300;margin:1'>

【《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相关文章:

《归去来兮辞》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精选7篇)05-11

归去来兮辞(并序)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03-03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03-04

《归去来兮辞》备课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归去来兮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