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案例(高一必修二)

时间:2022-04-14 09:13: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问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引言]

问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近年来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整个教育界已获得共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那么,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指向的学科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课堂教学应积极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造。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给予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研究、分析。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应该是创新,着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培养。

[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也要求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本着力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宗旨,我尝试采用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探究学习--创设情境--质疑讨论--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主题与内容]

一、探究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课文,感知教材,是一种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  

课堂探究学习不同与一般的课前预习。预习是让学生初步熟悉一下课文,为教师讲读课文做准备,而且都在课外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不在为教师讲课做准备,而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大致读懂课文,以待质疑讨论阶段的进一步深究。 

探究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第一步,体现出超前性原则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新课改则提倡“边学边教,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教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学与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 

二、创设情境: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从而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之自觉地、忘我地投身于探究和创造,与作者和教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强调情境的作用,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或巧妙幽默的导语,或图文兼美的投影,或绘声绘色的演绎故事,或声情并茂的赋诗歌咏,或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或借用多媒体等,融形、声、情、理与一炉,营造一种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奋勇争先的语文实践氛围。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情境性特征。 

三、质疑讨论:这是一堂语文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和辩论。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进行适时的讨论,讨论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甚至可以大声向其他同学质询,使全体学生都乐于合作,勇于发言。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及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  

四、总结感悟: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地进行即席归纳,可以由师生双方合作完成。联系实际,对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回顾,延伸拓展,以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通过总结,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宽知识面,获得更新更深的知识,使学生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表现出能动性特征。

五、练习巩固: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练习是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要知识迁移,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一节新课上完了,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靠船下篙,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亲身实践,收获在每一节课,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课堂例案]

[课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学生探究学习]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三、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2、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3、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4、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创设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学法指导]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学习情景设计]

    1.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介绍作者、作品。

    3.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质疑讨论]

    讨论题:

    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结感悟]

1、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训练巩固]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草木皆兵                    (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结语]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极为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第二,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默默聆受的听讲,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独霸讲堂,控制着一切,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失去了自主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极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应大力倡导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第三,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独自解决,于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合作与交流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探究,质疑问难,深入分析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因而,体验、探究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较佳途径。

第四,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在教师组织、引导和示范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也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较好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并不断探索、积累、总结,教学效果初步显现。

 

时间

【问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案例(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联想与想象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引入探究式教学》教学反思05-02

引入探究式教学反思04-27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04-14

《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学会想象与联想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肖邦故园》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必修二教学总结12-02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