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作文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09:44: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作文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肖保全

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作文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在广东省进行高考“3+X”试点工作,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到了1999年年底,北京、上海等省市又宣布2000年普通高校增加春季招生考试。教育部“3+X”试点工作和部分省市“两考两招”工作无疑是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此非常关注,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疑虑:高考到底会向什么方面发展,考生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后的高考制度?

1998年,上海《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大学,举办了“新概念作文竞赛”,通过初赛和复赛,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少年学生脱颖而出,一批在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高校录取。《中国青年报》在1999年8月还专门发了《一篇作文上大学》的报道。1999年底,《中国青年报》又联合顶新国际集团,要联办顶新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尽管这项赛事刚刚开始,其竞赛结果及结果的应用尚不清楚,但毫无疑问,这项赛事无形中又扩大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重新引起人们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思考与评说。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目前的形势,做好日常学习中的作文训练,又如何备战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呢?下面,这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从高考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看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高考形式的改革。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科目一直固定了20多年,理工科考“语文 、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文史科考“语文 、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在考试科目上形成了多年的一贯制,广大考生及其家长似乎也习惯了,大家就在这种模式中一年一年地学,一年一年地考;一茬人一茬人地学,一茬人一茬人地考,大家觉得这已经成了常规,成了常理。而到了1999年,教育部宣布要在部分省市进行高考考试科目“3+X”试点工作。“3+X”,把“语、数、外”作为基础学科,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这非常清楚,广大考生及其家长觉得这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比较踏实。而对于“X”,心里就没底了。“X”!它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学,如何考?一时间,不少人都有不少的疑惑。“3+X”试点方案,过去从来没有过,大家没有经验,自然心里没有底。但“3+X”的试点方案又恰恰给高校在发现和选拔人才上更大的灵活性,也提高了选拔的准确性。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层次、特点的要求,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种或综合科目中自主确定考试一门或几门。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可以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3+X”无疑是选人制度上的一个改革,同时也给广大考生提了一个醒:知识面要宽,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掌握,不能剑走偏锋,偏科发展,在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在“3+X”以前的高考录取实行标准分数就是国家教委要求考生均衡发展的一个手段,只不过未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罢了。

“3+X”试点方案实行一年,北京、上海等省市又变原来的“一考一招”为“两考两招”,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每年在秋季7月7、8、9日全国统一考试外,北京、安徽在1月19日、20日、21日,上海在1月24、25日部分高校试行春季招考,学生将有多种选择机会,可以有多种发展方向,这也为中学办出特色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对于高校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校“学分制”的真正、全面实施。

无论“3+X”试点方案,还是“两招两考”,都在强调考生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培养,这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考生努力的一个方向。那么,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科目中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要从应付考试,猜题、押题中解脱出来,注意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高考作文特点的变化。

1998年,我在准备《备战高考作文》的讲座中,把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7年的2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历届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和特点:⑴贴近社会。作文题目离不开主流,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社会,大多与当前或一个时期以来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关,并且一些年份的题目,在新闻媒体中已经做过广泛的报道、评论;⑵贴近学生。作文题目充分照顾全局,让广大考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赛,每一个考生拿到题目,都觉得题目明白,主题清楚,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可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的观察、记叙、描写、抒情能力,绝少闷题、晕题,让人不知所云的现象。198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的主题是关于环保问题,即有专家提出了异议:在偏僻的山区、不发达地区,环保问题尚不十分突出,乡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学生在认知和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大家的起跑线、竞争条件就不太一样,对这一年的作文题目的公正、公平性提出了质疑;⑶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分析、思维、判断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能较好地避免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它有利于学生审题,也有利于考出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至于见到题目一筹莫展。若不限定题目、范围,会给批阅作文带来难度。材料作文增加了考生作文的可比性,给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判卷。

这些规律和特点,无疑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条件,同时也引导广大考生要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注意人格修养,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如何做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式的相对固定,在教学中也随之出现了教条和僵化。教师总是喜欢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时间长了,学生写出的只能是新的“八股文”,不能写自己的真实体验,抒个人的真实情感,有时只能说假话或者套话。生活中,我们写《我的母亲》,无一例外都是写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我们已在无形的熏陶中学会了排除个人的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

走公共套路,在考试中很难取得理想的分数。过去,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要求学生在考试作文中要创新,要在“规范”的范围内、前提下,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觉耳目一新。但在写作中,许多学生不是不愿意创新,大家也非常愿意跳出平常的圈子,写一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关键是观念陈旧、思路狭窄、材料匮乏,导致文章平淡、乏味,主题雷同。     我们拿1998年的高考作文情况为例,看看专家是如何评说的:

1998年的高考作文为: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

⑴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题目。

⑵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⑶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⑷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本来,只要选准和写好造成困难、压力和脆弱的事件,具体刻画和分析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转变,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实在的,这样的作文并不难。

但根据1998年河南省高考年报介绍,一本30份的卷子中竟有十多人举这样的例子:高考临近,父亲或者母亲或者自己最亲的人突然去世,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心理一下子就要崩溃了。当然,我们不能妄然断定这些考生都是编造的,但这么多的情况都集中到一起,也有点太离谱了。而另据报载,有的考区,竟有高达20%(?)的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

这些考生由于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合情、合理的合适事件、情节,去表现自己战胜脆弱、追求坚韧的心路历程,只是一味编造、虚构,写出的文章就不真实、不感人,自然也不会有理想的成绩。而且,这种编造、虚构又会落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俗套,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则为: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⑴写作时可以大胆想像,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⑵题目自拟。

⑶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⑷不少于800字。

将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与前20多年的高考作文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作文题目都非常重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和学生,尽量让考生有话说。但90年代以前更注重与社会现象联系。如1981年十年动乱刚结束,作文题就从珍惜培养人才的角度出了《毁树容易种树难》,1987年则根据全国刚刚结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给了一家学校办游泳训练班所产生的争论,训练后取得优异成绩的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情况写一通讯,再写一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的短文。而到了90年代,更重视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如辩证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同时内容也涉及到比如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更深的层次。

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带着某种观点,尤其是某种政治观点,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发散思维,制约了考生展示自己的才华。1999年的作文题目,在观点上未给考生任何暗示与限制,考生可以自由想象,尽情发挥。

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及写作要求与1998年相比,有一些突出的变化。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材料中已经对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作出了定论:不是脆弱,就是坚韧。《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就已经规定了写作的内容,价值取向。这实际上就是要把考生的思维与写作纳入到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符合社会公共意志与规范的,几乎没有个人意志、想象、创造空间的模式之中,而且是强制性的。”(钱理群语)而且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要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而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只是就记忆移植的研究现状作一客观的表述,并且对人类记忆移植的未来的预测是“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成功做到的。”假如人类记忆移植成功后,又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给考生思维、想像的空间极大,没有定论,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什么暗示,而且写作要求只对诗歌文体作了限制外,其他体裁未作限制。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一启封,许许多多的人都感叹作文题目出得巧、出得妙,而作为成人想的大多是人类记忆移植的种种益处,大同小异,成年人的世界太现实,掀不起思维、思想的风暴。而考生的答案则不同,简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反映出当代中学生非常开阔、灵活、富于活力的思维、思想世界。他们谈记忆移植的益处、弊端,问题涉及伦理道德、政治观念、爱情生活,从地球到太空,从现在到未来,让我们想都不敢想、想都想不到。尽管在写作要求中未对小说、戏剧等体裁作限制,大量的作文实际上就是非常精彩的科幻小说,但以戏剧的形式来写作的文章范例还未见到,而“顶新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已经出现了以戏剧形式表达自己情志的作文《寻找戈多》,表现出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事实表明,对中学生的限制越少,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高考作文题目上的趋势,只能是给中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少,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有点新概念的味道!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有三个题目,但获奖的篇目大都选择“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展开想像,其宽、其杂、其奇,从题目可见一斑:《苹果的想像和我的作文观》、《成佛的苹果》、《可爱的苹果》、《苹果的心》、《20世纪人类的聪明与愚蠢》、《祝福你,苹果》、《缺口》、《苹果的幽默》……这类应试的急救章,在没有任何限制、暗示的前提下,一些关于所有事物、观点、理念的文章,都不为过、不为错,关键在于你要赋于文章以主题、以意义,并以条理、有序的结构,巧妙的手法,自圆其说,自我完善,自我论证。新概念作文中,《苹果的幽默》、《杯中窥人》,非常典型。

刚刚公布的《高中语文(试验本)》、《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目录也印证了这一特点、这一趋势。新的语文教材注意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目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负责同志还指出,旧的教材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内容上还有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实际教学中又往往把语文当成了“纯工具”,这实际上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相背而驰。

教育部在1999年年底宣布了2000年9月入学的高中学生不再使用沿用20年的现行语文教材,允许各学校自主选择新教材。2000年年初又宣布,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使用修订后的语、数、外新教材。

这一系列的举动,实际上将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披露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如此,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将这20多年高考作文规律归纳为: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教育界在高考作文题目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第一阶段是探讨‘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实际应用,像1978年作文题目考缩写,1979年考改写,都反映了当时的针对实际工作、生活需要的认识。但考缩写、改写也有问题,答卷基本上千文一面,要区别谁写得更好难度更大,这是始料不及的。”

“第二阶段是为便于考生个性发挥,恢复给材料命题作文。如1980年的《画蛋》有感,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对应试教育中的猜题、压题、背范文是很有‘打击’效果的。但带来的新问题是考试评分误差大,这个问题到80年代中期尤为突出,同一份作文在全国各考点以可从一类文落到四类文。当时语文教育工作者反复考虑的问题是:1、怎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写作文有话可说;2、怎样减轻学生负担,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以利于学科改革;3、如何控制评分误差,以利于公平选拔人才。1988年还专门成立了控制评分误差课题组,我也参加了这个课题组,当时做过各种试验,但都不太成功。”

“第三阶段是90年代后进一步控制评分误差,作文变成一大一小两篇,短作文考查语文能力,长作文考查综合能力。但因时间紧,很多学生发挥不出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应该从今年算起,重新恢复一篇大作文的考查办法。这是借鉴第二、三阶段的经验,对学生的限制很少,作文时间充裕,便于发挥学生创造力。而前面考查遣词造句能力的3个小题是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它可以使大作文偏差很少。”

我们从历年高考的作文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就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者给考生的限制越来越少,力图给考生越来越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才华。

但就在专家、学者对高考作文题目作如此评价的今天,不少人对传统的阅卷方式仍然忧心忡忡。大家认为,虽然作文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最终难免要用分数来衡量;尽管作文题目给考生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大,但传统的阅卷方式又使之局限在一个套路里:议论文论点一定要在文章开头,一目了然,便于阅卷,容易得分等等,以至于很多有想法的考生不敢在高考时创造,只能按部就班写一篇尽量能多得分的作文。

从“3+X”试点方案,到高考作文题目的规律,有一点是共同的、突出的: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才华,展示自己独有的能力,并尽可能利用有效的形式来进行考察。但是,高考作文题目与阅卷是一对矛盾,题目要求给考生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自由,而阅卷则是空间越大,可比性越小;自由越多,越难把握。那么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高考作文又如何发展呢?

二、关于高考语文试题的争论及趋势推测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个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各种媒体纷纷采取各种形式予以评说、指摘、批判。

随着语文教学讨论的逐步深入,我们似乎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高考语文标准化考试是产生当前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症结所在。它捆住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越来越走入死胡同。

于是,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议论又转到了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上。

1999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三位大学教授评1998年语文高考试卷》,其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对标准化试题给予了激烈的抨击。他说:我们今天高考的弊端与暴露的教育危机,并不在于对知识、能力的训练本身,而是我们走向了“科学主义”的极端。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繁琐哲学,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的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格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主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与控制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反面……

在语文教学模式的讨论中,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大学教授与中学教师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差异。大学教授重在理论、远景,中学教师重在实际,重在操作。大学教授为了人的发展、提高,中学教师则为了学生的出路、升学,出路、升学是发展的前提。

在对语文教学、高考语文试题的争论、评说的同时,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与探索。一些教师把语文教学改为“能力语文”、“报摘语文”、“自由语文”,语文课就是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各类文章、进行说不出文体的文章的写作,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挥。如深圳中学语文教师薛安康,语文教学“重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看《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读者》等报刊,写体育评论,写杂文,搞辩论赛,从来不布置命题作文。”后来,一些中学在语文期中、期末考试中干脆只考一篇作文,而上海市一个区在中招考试中语文也只考了一篇作文。为此,电视台曾采访该区的教委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讲:一篇作文,即考察了学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之后一、二、三、四……,一一陈述自己改革的理由。

这种一篇作文定胜负的调子也为不少的人所接受。但是作为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一篇作文真的可以定胜负吗?

金无足赤。夸大任何一种方法的作用都会产生负效应。

即使在举办之初即宣布“优胜者,参加主办的大学在文科招生中予以重点关注”,赛事完毕,一些获奖者即被北大等名牌大学破格录取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办者也不得不承认,“大赛对普通学生而言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优秀的人文学科的后备人才而言却有着毫无疑义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它也可以让高校以这种方式相对便捷地遴选自己所需要的优秀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倡议书》)

中国人本来就有将文学作为“修养”而非“技能”看待的倾向。这种倾向、观念,与爱因斯坦的观点有绝妙的相似之处。爱因斯坦说过:素质,就是在多年以后,将你所学的各种知识遗忘净尽后的能力。所以,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新概念”之后提出“新概念”始于旧概念,语文是一门靠积累的学科,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来没有空中楼阁,新概念不会横空出世,而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及“顶新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写出优秀文章的学生,表面上并看不出在语文基础知识、写作基本常识上进行训练的痕迹。但是,这些学生无疑在这方面都受到过非常严格、扎实的训练,有些可能是不自觉的、无形的训练。这些训练之于写作,犹如盐融于水,观之无形,察之无色,味在其中。

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多拿出点物理的时间和心理的空间,在欣赏、研究、创作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也获得能力的提高。

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海地区获奖人数最多,这与该赛 事在上海举办有关,但与上海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严格的训练有关。同时,也与上海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积淀有关。

从另一角度来看,“新概念”之类的作文竞赛,目的是为了选拔“精英人才”,而普通高考则是为高校挑选大量合格的学生,其参与人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卷子的审阅方式、认真程度也非常悬殊。1999年5月6日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张智乾在《中国青年报》撰文《难忘去年高考阅卷》,除了对阅卷者因观念陈旧、思想僵化而戴着有色眼镜,以固有的观念、模式去阅卷、判卷,而使一些本来语文基础较好、技能较强、具有灵活语文表达能力的考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进行抨击,对大部分考生表现出的造假虚构、矫柔造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众口一辞而觉得考生作文“语言乏味,面目可憎”外,着重披露了作文阅卷过程中因经费紧张、人手太少、任务太重,只得赶进度,匆匆为之。“尽管在批卷工作刚开始时,我们这些批卷人员相视而誓言:‘决不错过一个好学生。’但是那么多的考卷(将近50000份),那么短的时间(7天),却安排了那么少的判卷老师(只有100多人)!如果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考试也就罢了,可这是高考,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高考!四、五分钟批完一篇作文,批阅的决窍就是看头看尾看中间,兼看学生的字迹工整与否,然后凭一个感觉给分。每天批6个小时,后来脑袋木了,连感觉也迟钝了,就只能大抵上改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给个中不溜的分数,反正出不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阅卷如进食。进食多了,即让是精馔,也会厌食;阅卷多了,即便是精彩的文章,也人倦怠的时候。读书,读读、想想、歇歇,不可能把大量的内容一下子读完,但阅卷是一项工作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有间断。试想,这样的阅卷方法,这样的阅卷过程,一篇作文定胜负可以吗?更何况写作又带着极大的偶然性,是一个各种因素的综合过程,文章的题目、体裁,作者的经历、体验,创作的精神状态对文章的好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好坏的标准又因人而异,很难有一定之论。

写文章最拿手的似乎要数作家了。可作家也不是万能的,有写农业题材的、工业题材的,写小说的、写散文的、人物传记的……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一个作家并不是样样精通,文章篇篇精彩。但是高考作文的题目只有一个,它不管你是擅长写什么题材。文学史上大煞风景的催租人敲门打断诗人思路的事件,说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一种灵感,一种激情,一旦打断或者本来就没有,创作起来也是非常艰难与艰涩的。《冷斋夜话》卷四载潘大临答谢逸书:“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事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欣然起题于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转引自《钱锺书论学文选》)作家也一样常常有败笔,并非全部为得意之作。目前中国文坛因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岁月情缘》,倪萍的《日子》,杨澜的《凭海临风》而闹得沸沸扬扬。近日,赵忠祥又因《岁月情缘》的发行与《岁月随想》的评价,意欲与《北京青年报》公堂相见。就连曾公认是散文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些文学评论者也认为,这篇文章斧凿的痕迹太重,缺乏自然随意的韵味。即使是大名鼎鼎的余秋雨,也有人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专门撰文为其“上课”。而到了2000年初,又有萧夏林在该刊撰文《警惕余秋雨》,对其《霜冷长河》展开猛烈的抨击。余秋雨,1992年出版《文化苦旅》,1998年出版《山居笔记》,1999年出版《霜冷长河》。在《文化苦旅》中,他与山雨风物历史精灵对话的文化散文文体,为当代中国散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散文模式,并在上海《收获》杂志以专栏形式连续发表,以集团规模出去,不但填补了文化散文的空白,而且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好评如潮,甚至被散文界的一些人士称之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大师级散文家”。然而当其《霜冷长河》出版后,人们看到的是坚硬+模式的余秋雨,看到的是“注水”的文化散文。于是,作者提出警告:“昨日,天上飘着余秋雨;今日,地上流着余秋雨。/ 警惕余秋雨!”

而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只有一个题目,不管对你来说是否熟悉,是否有兴趣,是否具有这方面的体验,具有这方面的积累;不论你是否处在最好的创作状态,是否具有创作灵感,你都一定要写这个题目,写这篇文章。

由于文学创作、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以一篇作文定优劣的作法存在着诸多不尽合理之处,再加上评价、判断的手段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完善,所以,高考语文只考一篇作文的日子离我们仍非常遥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考语文在进行小的改革,加大作文份量之外,客观题、主观题并存,既考基础知识,又考作文的局面将继续保持下去。而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应该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作文写作的训练结合在一起,不能偏废,全面发展,以期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基本技能的综合,形成理想的写作能力,面对各式各样的考题、各种各样的文体,写出出色的文章来,取得让人满意的分数。

三、现对现实,如何做好写作训练

毫无疑问,“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出现,尤其是它的结果应用,让许许多多的中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眼热心动,中学生写作热潮正在悄悄的到来,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这股热潮都会悄悄来临。

那么,“新概念”可以代替常规的作文训练吗?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行动?

我以为,广大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大可以“两条腿”走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努力掌握基本技能,重视作文基础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尽可能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才能,增加受挑选、受关注的机会。

(一)加强常规写作训练。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晚会上,王蒙先生说:“没有老概念,就没有新概念。”“新概念”作文由于没有课堂作文、高考作文的束缚和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写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教育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也有其必然的内在规律性,作文的写作训练就是 遵循教学规律让学生对写作的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学生掌握观察、思辨、表达等多种能力。这些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是使学生能最终以无模式的形式畅所欲言的基础。也就是说“新概念”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从必然走向自然,所以,在“新概念”的声音日益响起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旧概念”的背景音乐,正是旧概念浑厚、深沉的合声,才衬托出“新概念”声音的优美、宏亮。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来掌握,来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文学作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甚至通过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去接触、熟悉各种文学文本,了解各种信息,以增强自己的积累,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习惯,在默移默化、点点滴滴之间训练自己、提高自己。

在重视基础的积累上,广大中学生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使自己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以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锻炼记忆,积累写作的素材,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引人。

在1999年6月,我曾写过《井蛙的劝告》,劝告中学生及其家长,要丢掉老习惯、老观念,让学生多看看课本、练习、试题等“正书”之外的“闲书”。在很多时候,是考试一过,“正书”就没用了,而恰恰是那些“闲书”是你终身受用的。

就在准备今天的讲稿的时候,我在写到关于催租人敲门打断诗人的灵感一节,诗人唯一的一句诗是什么,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想了两天,也未想起来。我问一个同事,同事说:你想了两天,没想起来;那我就是想十天,也想不起来。没有办法,我只有靠自己,再想,再找,终于在舒展编的《钱锺书论学文选》中找了出来。之所以找出来,还得益于我的阅读,我读过这个掌故,我在钱先生的书中读过这个掌故,于是就找出来了,于是我的稿子中就有了“满城风雨近重阳”的掌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吟”的古语,应该给我们以启示,唐诗读多了,读熟了,尚且会吟呢,何况一般的文章呢!

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教师讲得太细、太死,而学生的阅读面太窄,阅读量太小。而就要面世、为2000年9月入学的高中生所使用的《高中语文(试验本)》即一改过去语文教材的结构体系,注重文学教育。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季羡林的《世界散文精华序》到余秋雨的《道士塔》、从《西厢记》到《桃花扇》、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精品迭出,美不胜收。《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则完全打破现行教材的格局,将教材分为《古文读本》(高一)、《文学读本》(高二)、《文化读本》(高三)。

但教材无论如何改,怎样变,终不能囊括丰富多彩、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尽管处在新时代,使用新课本,还是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你读了《道士塔》,不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就不能了解余秋雨的全貌。课本以外,还是要读读其他书。

切记,通过阅读,我们要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基本常识,学习基本方法,积累基本素材,将知识、方法、技巧,转化为能力,服务我们自己,提高我们自己。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表现在语文科目,并不单单表现为写作能力,它还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辩能力,统筹运思能力,同一联想能力,对立联想能力等等,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才能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在投入地阅读之后,我们要问问自己,我有哪些收获?这篇文章妙在何处,好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运思他文章的?我会如何运思。文章中的材料我以后是否可以使用,如何用,类似的材料还有哪些,与其相反的材料有没有,有哪些等。

只有我们养成了会阅读,能理解,快速运思,筛选素材,合理使用材料,我们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我们在思考、分析之外,重要的是实践,要多写、多 练,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要有不问收获、只管耕耘的韧劲,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开始笔下可能会生硬、艰涩,写不出什么来。即使写出来,也只有短短的几句,不要紧,慢慢来,坚持下去,就会写出一 手精彩的文章。

在我们写作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不再视写作为 难事,为畏途之后,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把阅读过程中分析、思索的过程来一个逆转,运用在写作上,指导我们自己的写作:我要写什么,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分几个层次表达,每个层次、每个小论点用什么材料、事实来支持,这样,整个文章的结构成竹于胸,自然就会较好地表述于外。

通过一系列科学、实用的训练,我们把自己的写作过程由一个艰难生涩的过程,变为一个得心应手的过程;由于一个自由散漫、信马由缰的过程,变为一个自然理性、老马识途的过程,这样,我们的写作能力不敢说是炉火纯青,起码也算是游刃有余。写文章,参加竞赛,参加高考,自然不成问题。

3、重视社会生活体验。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曾告诫我们:课堂,决不仅仅在教室里,社会和生活是一个更大更丰富的课堂。我们要注重在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里学习、体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外处留心皆学问”,做学问,必须留心。我们在讲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特点时说:过去的作文题目与政治、与社会、与生活有关,是引导我们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注意人格修养,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如何做人。尽管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有它自己的变化,给考生的约束限制少了,并不意味着考生就可以不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相反,在没有了暗示与限制后,考生自由发挥,自然表露,更容易考察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得意忘形”,老祖宗早就精当地总结了。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要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判断,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理想、有报负的人。仅仅为了一己之利,决不会成大器,成大事业。“取乎其上,仅得其中;取乎其中,仅得其下。”如果只为蝇头小利,为着应付高考而学习,其结果决不会让人满意。而只有正直的人,有正义感的人、高尚的人,面对崇高、面对高尚才会感动,才会激动;面对罪恶、面对丑行才会愤怒,才会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也只有激情之手,才能写出富有激情的诗章。正因如此,《我的1919》,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我很愤怒”的声音使许许多多有正义感、爱国的热血青年热血沸腾。

1999年上半年,受社会习惯的影响,我曾很消沉,很无助,但有一天,我看《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问一登山运动员:登山,不能给你创造任何财富,也不能提供任何出名的机会,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登山呢?登山运动员回答:说一句笼统的话,就是因为山就在那里!山就在那里,使我非常震动,也非常感动。从此我又振作起来,读书、写作,参加社会活动。

但是,如果我内心没有想创业、想奋斗,心有不甘的思想准备,心如止水,任何语言恐怕都不会打动我、激动我、感动我。一个冷血动物,面对什么事情都会无动于衷,自然也写不出什么来。即让写出来了,也是矫柔造作,虚假作伪,是“文章硬如铁,读得满嘴血”。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里,在生活里,做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社会和生活就不会亏待你,终究会回报你,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总之,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生活学,在学中练,练中精,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富有才华,富有情趣,富于正义的精灵。

(二)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我曾与一个获河南省赛区奥赛物理一等奖、被北大附中录取,后被保送清华大学的学生的家长一起聊天,他说:我的孩子,主要得益于参加竞赛。

这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参加竞赛,一可以开阔眼界,学习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巧。二是增加了许多的机会,许多的机遇。三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所以,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之初,人们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各种名目的作文比赛不少,特别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面临“一分定终生”的高考,要写的命题作文更是不堪应付,为什么还要举办这样一次作文比赛?这些考生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主办者在举办之初即承诺:“优胜者,参加主办的大学在文科招生中予以重点关注”,这样,“新概念”作文大赛实际上就是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于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只要你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受到相关部门、相关大学的关注,也就意味着你比一般中学生多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受挑选的机会。其他大赛也一样,尽管竞赛规则、结果运用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姚瑶在赛前也一定听过这样的教诲。所以,她在《苹果的幽默》中,“一个熟悉的苹果对我说:好好写。今年能得奖,明年就更有希望了。”姚瑶将人演变成了苹果,将苹果演变成了人。

正因如此,我觉得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大赛,展示自己的非凡才华。

参加“新概念”、“顶新杯”等正规的作文大赛,与参加一般的高考有诸多的不同:

1、尽管“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与人数众多,但据主办者介绍,也只有4000多份应征文章,而1999年仅北京地区参加高考的人数即近50000人。由于应征作文卷相对较少,竞赛的评委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评阅参赛的试卷,把真正的优秀者挑选出来。

2、“新概念”、“顶新杯”一类的作文大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商业特点,所以无论它的竞赛结果如何应用,其中一条,文章要公开发表、公开展示,最后甚至要结集出版。由于要公开,透明度高,所以评委在评选过程自然比高考作文评卷要细得多,要严得多,谨慎得多,决不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这样,特别优秀的稿子决不会被忽视,评阅者也不敢去忽视。

3、正规的作文大赛,从发启事,到截止投稿,中间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体验的主题,以自己擅长的体裁,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自己优秀、出色的一面,可以使你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构思、写作你的文章,然后加以修改、润色,真正展示出你的才能、才华,而不象高考作文属于急就章,构思的时间极短,几乎没有时间修改。

总之,优秀的中学生,有着一定的思想,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正规的作文大赛,这种活动有百利而无一害。

相信广大中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无论通过高考还是正规的作文大赛,都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表现出非凡的才智,

祝福大家!

【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作文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如何加强小学生兴趣作文训练04-14

谈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谈读书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谈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初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作文训练设计《我的校园》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仿写句子[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抓特征,明类型---高考诗歌鉴赏快速解题能力训练---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谈读书》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