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作文的灵丹妙药

时间:2022-04-14 10:07: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功作文的灵丹妙药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圭臬。因此,我们每每遇到学生,每次与学生家长们谈及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写作问题时,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不约而同,倾向于关心、谈论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一个关注最多的共同话题--那就是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成功作文的灵丹妙药

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尤其是新手作文,读来多像风干的瘦葡萄,枯涩干瘪,缺乏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主题支撑。他们笔下的记叙文,则塞满东拼西凑而来的,几乎老掉牙的故事,缺乏鲜活的生活气息;议论文则像手持戒尺,高高在上的私塾先生,一味板着面孔,一直孤芳自赏地进行着空洞而单调的说教,几乎没有一点人文气息,没有一丝生活关注。即使偶然出现个把例外,但他们的作文多半不仅没有丰满的韵味,反而“瘦”得令人担心。究其根原,除了现存作文教学固有的弊端之外,学生自身底气不足,“营养不良”便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究竟有无彻底治愈这一顽疾的灵丹妙药,“药人寿世之方”呢?答案只有一个--给我们的学生及时充电,为他们的作文塑形、美容。

首先,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克服懒惰心理,认真耐心地收集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生活片段,以备不时之需。因为生活是满分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生活与学生关系密切,生活是他们最为熟知,最有体验的组成部分:生活、学习过程中,有对自己以及他人影响深远,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例,难以忘怀的成功经历,不可泯灭的失败教训,刻骨铭心的一段友谊亲情纵览各家成功作文,哪篇不是对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比较熟悉事例,完美的艺术再现呢?

然而,总有学生觉得身边的生活太过平淡,太过单调了,这里既没有诞生伟人的神奇传说,没有铸就“七剑”的神秘天山,没有演绎过白娘子与许仙那段浪漫缠绵的爱情故事,没有发生过蓝猫、淘气那令人神往的奇遇,也没有蕴育“小燕子”传奇故事的都市繁喧,更不见《香樟树之恋》的美好而令人憧憬的回忆。殊不知,文章“既出寻常视听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李渔语),作文的本质,是按照生活本身固有的样子,艺术真实地描写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描写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真实面目,所以,文章的作者就必须熟悉身边的自然环境,熟悉周围的社会生活,熟悉周边的各种人物,熟知周围人群的各种鲜活的语言。“其人其事,观者烂熟于胸中,欺之不得,罔之不能”(李渔语),试想,作者如能具备充足的作文素材,那他还用担心做不出清香扑鼻的美味佳肴吗?上面的那些错误看法,无非就是“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的翻版。他们没想到,激发琼瑶灵光一闪的“公主坟”背后,并没有隐藏什么令人费解的秘密,不知道《李春天的春天》里,充斥着的只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鸡毛蒜皮的琐事,他们无视事实,总是武断地认为,平淡之下,肯定隐秘着只发生在作家身边,也只有作家们才能发现,电视里才会出现的遍地神奇。

“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之心,较之胜于先辈者”(李渔语)。其实,生活早已为每一位有心人留足了作文的富矿,只等有心人来发现并合理开掘罢了。熟悉的平凡,僵化的思维,钝化的审美眼光,像古画中的航船,永远驶不出框架的局限,这些仅仅是懒惰的习惯欺骗了我们审美的慧眼,过于拉近的“距离”特意弄人,善意留给我们的美学效应而已。“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只要我们胸怀生活的热爱,真情投入身边火热的社会生活,冷静观察,细心寻觅,总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人笔下曾经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也会变成你文章里,浓墨重彩的成功一笔。一次同桌的小小误会,一次偶发于身边的尴尬境遇,一次成功的获取,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甚至,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锁满秘密的小抽屉邂逅于别人笔下的这些美丽,难道不是曾经发生在你身边,但却被你无意疏忽的平凡吗?

其次,是主动留心收集自己身边曾经或正发生的各种奇闻异事。假如学生作文仅仅靠自己身边的奇闻异事作为临时的填充物或替代品,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塞进作文本里,那样的文章还能谈得上美丽丰满吗?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略一迟疑,可能的机遇便会与你擦肩而过。所以,我们不仅要坐在课堂,虚心听取老师的耳提面命,钻进书本认真汲取写作的营养,更要立足社会,着眼生活,放眼世界,广泛涉猎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生活。我们更应顺应时代大潮,紧跟时代的步伐,打开电视,敲击键盘,网上冲浪,随时摄取全新的知识和有益的营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深化作品的真实内涵。古人说:“读书可以明智,读史可以鉴今”,我不能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无动于衷,守株待兔,指望幸福主动来敲门,不能一味等待,生活素材自己哪天会从天而降,叩门而入,揽你入怀。连战先生说:“我们不做,谁人做,今天不做,何时做?”只有及时抓住机会,认真摄取各种知识,汲取生活源头,汩汩而出的活水,并运用于作文实践,才能使我们的作文内容充实、丰富,步伐生活气息,有滋有味,风情万种,把更多读者吸引到我们的笔下。

那么,到底怎样积累有效的作文素材呢?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祖先遗留给我们那些凝固的语言--文字,不是各种作文素材,最好不过的有效载体吗?

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养成勤阅读、常写作的良好习惯。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在不断发展变化,它是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时间河流,而且,现实生活向前发展,日新月异,无穷无尽。我们日日生活的环境里,无时无刻没有“变化无穷之事”,无处没有“日新月异之事”,而人的认识,包括我们对文章的形势、内容和艺术技巧,以及文章创作和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也会随之无穷无尽,永不枯竭,即使前人未见者,后人见之,前人已见者,后人也可以在新的水平上,进行再挖掘,做出新的创造。生活不断发展,我们的认识哪会有穷尽的时候,文章的源头又怎么会枯竭呢?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养成勤阅读、常写作的良好习惯,更要他们把平时骛远的目光转入对到生活的现实关注。我们要求学生尽力亲近生活,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用自己手中的妙笔,精心描写生活,辛勤耕耘生活、认真而细腻地展示生活。无论日记、周记、还是随笔,做到有见则记,有闻必录,不拘一格,不分时段,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加强练习。

其次,是要求学生留心摘录。任何生活于社会之人,都会局限于自己生存、生活的环境,总会受到现有限条件的约束与限制,不可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要想获知身外更多的有益信息,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我们必须广开言路,扩张圣听。不管哪种媒介,何种来源,只要对作文有益,我们不妨来个顺手牵羊,摘录下来,记在心底。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将来的文章创作中,才有可能选择素材,提炼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即“打碎生活,又复制生活”。试想,当年《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三国演义》的成长经历,《钦差大臣》的闪亮面世不都是最好的例证吗?有道是“蹄趻之水,注之沟壑”,设若我们的学生能够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多方采撷、勤于收集,长期以往,便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样,不仅减少我们临渴掘井的烦恼,避免临阵磨枪的尴尬,而且能增添一份下笔如有神的潇洒与自信。

最后,要想成功作文,还需学生加强练习,努力训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未雨绸缪,早日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躬身于平时的写作实践 。我想“涓涓细流归大海”,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可解临渴掘井,临场作文的燃眉之急,而且会让我们获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只要同学们能“按图索骥”,多读多练,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还你笔下“洛河女神”般,内容丰富,文采飘逸的美文。

 

王顺中

【成功作文的灵丹妙药】相关文章:

严勤爱班主任转差工作的灵丹妙药(网友来稿)04-14

成功话题作文11-05

成功高中作文01-11

关于成功的高中作文12-17

成功的喜悦的小学作文04-20

我成功了小学作文10-16

成功的滋味高中作文09-08

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08-28

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02-04

关于成功高中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