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群,触摸真实(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08: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进人群,触摸真实(网友来稿)

吕驾宇       

  

                      策划人:丽水中学吕驾宇

活动目的

   学生总是抱怨生活平淡如水,写作如同临着一潭死水,难兴丝毫波澜。作为教师,除了教育他们要仔细观察,认真体会他们正经历着的日常,告诉他们平平淡淡才是真,尼采就曾经说过奇异罕见的风景是为小画家准备,而平淡无奇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准备,比如刘亮程就是在最平常的村庄里写出最不平常的《一个人的村庄》之类的话外,还应该切实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一下问题,的确,学生终究不是大画家,应该承认象牙塔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那么,既然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为什么不带他们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生活,从而再从别人的生活去关照自己的生活去丰富自己的习作呢?

于是,我选择了“新闻信息综合处理”这样的方式去丰富学生的思维,让“新鲜的生活”走进学生的习作。

活动准备

这是一堂以课外为主,课内为辅的活动课,策划人事先将自己的策划意图通报给学生,获得学生的赞同。然后自己先准备一些“新闻采写话题”,以便学生挑选和丰富。此外,将一些范例比如《南方周末》2000年年初的《往南往东往北--关注民工潮》以及2000年年末的“《南方周末》走西部”油印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抽空阅读,对新闻采写能有个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增知

先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新闻常识,用以前的话讲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说明新闻不同于一般的常识,价值标准有自己的衡量方法比如说奇特性时效性。但同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等着他们去采写的新闻的“新闻”概念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现在报纸的一个发展倾向是“报纸杂志化”,如果说以前是等着从天上掉新闻,那么现在是人为的有意识地去策划新闻,比如说已经发到同学手中的有关《南方周末》民工潮,全国民工几千万,《南方周末》却只是挑了其中的三个例子,然后派三个记者兵分三路每人负责一个一路跟着民工或南下广东或东向上海或北上北京,与他们一起挤火车钻汽车饿肚子,还和他们一起去找工作,然后将民工的生活状态比较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再比如说“《南方周末》走西部”,西部大开发是当前中国最热门话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导过这话题,但《南方周末》的报导能独树一帜,是因为它经过精密的策划且是经过深入的亲历性的调查,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绝非象其他的媒体那样进行平面化简单化的人云亦云地报导。

    和学生讲上面这些,是希望他们在即将开始的新闻采写过程中能真正深入所要报导的事和人当中,而非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去想象一些人一些事。

二.补充确定选题

    先将策划人预先想好的题目交给学生讨论可行性,同时指出学生可以补充自己认 为好的题目。这一部分比较复杂,因为众口难调,有人叫好必定有人骂娘,比较简单的做法是策划人将学生所提的题目与自己事先所定的题目写在一起,然后将题目分四组,再按位置将学生分成四组,规定好哪组学生从哪组题目中确定一个。这样同的学生就可以以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最后选题。

结果是:第一组的题目为《现场目击2001年中考第一场》

            第二组的题目为《走近丽水拾荒者》

            第三组的题目为《离开校园的日子》

            第四组的题目为《那年父亲十八岁》

三、 确定每个选题的具体操作方案

大的方案有了,接下去找准每个方案的切入点就成了至关重要。应该说,包括像上面已经确定的选题在内的很多选题本身并没有多少新意,于是新意只能从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了,比如说,对于第一组的题目,中考年年考,年年有媒体报导,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后来我和学生最终确定的角度是以时间为纵轴,以中考发生的四个考点为横轴,将整场中考确定为:考前半个小时,考前五分钟,考试铃响,考试进行一个小时,考试结束前五分钟,考试结束铃响,考试结束后十五分钟这样七个时间点,然后让分布在四个考场的学生将自己所在考场在这些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加以记录,最后,再将各个考场学生所写的组装成具有蒙太奇效果的一篇大的文章。至于其他三组,也从选择个例等角度力求以点带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去反映各自的题目。

四、 具体操作

当一切都确定下来后,具体的操作反倒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了。不过,让学生在休息日外出采访,安全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所以,每个小组要确定一个负责人具体负责安全问题,并随时和教师保持联系,而作为策划人的教师,要各个点轮流跑去看看各组学生,而像第一组的中考采访,教师还要事先与招生办联系好,让前去采访的学生能顺利进入考场。

五、 成果记录以及成果展示评价

采访结束后的工作让学生课外抽时间完成,回到课堂,策划人的任务是让各个组的同学互相交流各自的成果,并由班干部组成评委进行评价,而教师则完成对成品的润饰加工任务,然后将新闻特写稿件邮寄到报社。

组织方法以及活动建议  

该主题活动课安排三个课时,前两节为连课,第一节用做激趣、增知,以教师讲解为主,第二课时由学生确定选题,并策划具体活动方案,具体活动方案的策划需要较长时间,课后可以延续进行。而外出采访各个组统一安排在周日一天中完成,这样做主要是从安全以及管理这两方面考虑。剩下的一节课则安排在下一周的第三堂语文课上,时间拖太久会让学生的兴奋点消失,太快则容易使学生因为时间紧而粗制滥造。

此外,一点需指明的是此次学生写的新闻稿是属于特稿性质,不一定每个人都参与“写”这一具体环节,而参与写的同学每人所完成的内容则是特稿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最后署名的时候,应该将所有参与活动的该组同学名都署上。

   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管理以及“外联”、成果汇编上,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的就是因为你是新闻稿件,所以一开始确定选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哪些选题在适合学生写之外还容易在报纸上发表出来。于是最好教师能事先将这些选题与报社进行交流。

案例评价   

   现在城里的学生总是抱怨生活枯燥青春乏味命运不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苦最累的人,于是这种颓废的思想经常反映在日常的习作、随笔中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同样变得单调,通过这次的新闻采写,算是给他们打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让他们回忆了自己曾经苦苦的奋斗(目击2001年中考),也让他们看到了父辈曾经拥有的生活(父亲那年十八岁)。感受最深的还是前往报导“丽水拾荒者”的那组同学。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发现在丽水捡垃圾的大多数人是来自遥远的河南周口、固始地区,这群拾荒者一天的收入除了吃饭最多只能赚三四块钱 ,这当中就有学生的同龄人,可这些拾荒者却很满足,他们说在河南他们更苦,经常连饭也吃不上,于是在采访手记里,很多同学都由衷地感慨以前都说自己苦,现在才发觉自己拥有很多,比起他们,我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

思想上认识的提高仅是收获的一种,实际上新闻采写的过程是全面调动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锻炼过程,人不可能老是生活在温室里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既然如此就得早做准备,于是,外出采访又成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并且它让原本最让学生头疼的写作变成了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

问题不是没有,班级成员太多,虽然是分了组,但还是容易产生吃大锅饭的现象,怎样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成了大问题。另外安全问题还是太伤策划者的脑细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出了事情,这个责任真不好担当。

活动附件

第一小组的具体操作方案:正文已提及,略。

第二小组的具体操作方案:1,让一个同学写丽水拾荒者的背景资料:大致人数,拾荒范围,造成影响。2,确定六个拾荒者,让六位同学跟着他们的行踪,记录他们的生活,这六位拾荒者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人要有侧重点,比如说衣食住行内心世界等,尽量避免重复。3,让一个同学写尾声。剩下的同学写“记者手记”,应该是“言论”性质的文字,感想类的也可以。

第三组具体操作方案:基本同上,只是在确定“离开丽水中学的学生典型”时要注意涵盖面,一是年龄结构;二是行业结构,最好事业有成无成的都有。

第四组具体操作方案:这一组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父亲那年十八岁”写成散文性质,而是要经过采访写成展示生活本真面貌的记录性文字,就像那种记录片一样。而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同样要注意典型个例的选择,比如作为农民的父亲,作为下岗工人的父亲,作为大款的父亲,作为当官的父亲等等,为了避免先入为主,不能写自己的父亲。

活动附件2

心理学专家  丽中授课解心结

            丽中高一(4)班小记者

崔乐美,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全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读本》、《心海引航》等书。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考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发挥,在这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之际,中国心理学专家崔乐美女士应邀于6月14日专程从上海来丽,为丽水中学高三年级师生进行了一次考生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在此丽中的小记者记录了崔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相干的采访。

一.讲座的主要内容

      在长期从事教学以及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崔乐美发明了两次睡眠法。考生在复习期间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至关重要,根据两次睡眠法,考生每天都要午睡,但午睡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三刻钟。如果睡不着,则要诚心诚意地平躺着闭目养神,不能想其它事。而复习时开夜车是绝不可取的,崔老师要求考生们10:30左右就要上床睡觉,绝不能超过11:00,进而保证每晚有7个半小时的睡眠。

考生饮食与营养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崔老师的忠告是一日三餐一定要保证营养,要多吃芝麻、黄豆、核桃肉等食物,早餐要讲究,绝不能不吃,建议每个考生早餐要吃一个白煮蛋煵枰兜懊挥养牶鸵槐牛奶并长期坚持。

      考生有了充沛的精力后,还必须科学复习提高效率。总复习要有切合自己情况的计划。计划包括大计划和各门课的详细计划。大计划就是考前所有课程时间分配的比例,好的课程少复习,薄弱的多花时间,而不能一视同仁。各门课的详细计划则要检查出薄弱的知识点加以巩固。

       充分的复习可以使考生自信地去面对考试,减少怯场心理。同时,也要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预先熟悉考场,准备好考试用品。

     考试前最好去看看影片或在家里聊天熡肟际晕薰氐模牎M砩暇不能太早上床,一般比平时早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好,入睡前也可听《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抒情的音乐。

临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不要互问问题。考试时要抱平常心态,听到别人翻考卷的声音时不能焦急,因为那人可能会从后面做起。考完后千万不能对答案,应各自回家休息,准备下一场考试。

     访 谈

   崔乐美老师接受我们采访,是在讲座结束的时候,当时她刚从丽中五楼报告厅下来,来到一楼的接待室,气喘未定。显然,是讲座时,丽中学生的热烈反应给了她一份好心情。

记:崔老师,这次是你第一次来丽水吧,谈谈对丽水的印象好吗﹖

崔:从经济角度讲丽水可能还比较落后,当然我这是相对上海而言的,但你们的思维很先进,为什么这么讲呢﹖就说丽中校长吧,他能够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指导对学生的重要性,不惜重金将我请过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超前意识。国家教委已经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所以这也是一种趋势。

记:您在讲座中曾提到,很多家长在自己子女临考前买了很多的保健品给他们补身体,然后您说这其实也是给子女制造压力。这是您从家长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但是就保健品本身,您又是怎样看呢,您认为它对考生的头脑调节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崔熜Γ牐赫飧鑫侍馕也荒芩姹闼担否则是要挨骂的,但我在自己的三个孩子临考时,是从来不给他们吃什么保健品的。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做好平时饮食营养结构的搭配,这一点,我在讲座时已经说过了。

记:您又提到了您的三个孩子,您的三个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在讲座时,你用了大量时间,从自己是怎样辅导孩子的经验出发来谈您的感受。有一本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有一本书叫《送子上耶鲁》,这是两本由母亲出面来传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经验的书籍,您还可以再出一本书叫《我家三个名牌大学生》。这是不约而同呢,还是也是一种潮流﹖

崔熜Γ牐赫獾娜肥歉龊媒ㄒ椋至于潮流,那我可说不上。但是,我是这样想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这个角度说,家教作为子女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确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他的心理素质品质。

记:现在一本叫《早期教育与天才》的书很流行,此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0岁到6岁的教育,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观点的﹖

崔:对,我知道这本书。我只能说早期教育在以前往往被人忽视,而这本书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很重要。成功应该包括早期教育以及往后的教育。

     反  应

讲座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丽水中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请他们谈了听崔老师的讲座后的感受。

陶友林煾呷3班班主任牐

主要感受有三点:一是具有实用性,特别是考前心理健康指导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是有操作性,很多环节不仅指出了问题之所在,还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考前饮食健康部分,崔老师就提了很多有帮助的建议;三就是希望学生能将自己听后的收获运用到实处,比如二次睡眠法,在临考的最后关头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潘思斌熡镂慕萄凶樽槌ぃ牐

崔老师所讲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都会跟学生讲,但我想崔老师的“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可能会使她的讲话更具权威性,所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就我本人而言,我觉得崔老师所讲的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学生各种各样,学生间的差异也很大,最重要的是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孙碧云熡镂母呒督淌Γ牐

这讲座我没听完整,就我所听的部分,我觉得她所说的道理我们都早已明白,而且很多环节我们早已这样去做了。当然收获还是有的,比如我觉得她所阐述的有关提高自身注意力这一部分对我还是有启发,对学生也肯定会有启发,我想如果高一高二的学生去听这讲座的话,帮助可能更大,高三则未免有临时抱佛脚之嫌。

    雷杰(高三8班学生):

    崔老师讲得很好,但关键是每个人自己的理解。两次睡眠法很不错,但要在10:30睡觉是不可能的,但我会部分吸收,以后去试一下。

陈志宏(高三8班学生):

    离高考很近了,我们会按崔老师的方法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但不会很大。

黄桑若(高三文科班尖子生):

崔老师在心理方面似乎分析少了一些,我平时看过很多心理方面的书,其实她说的这些我平时基本上在做了。

     

 作者邮箱: lvla@YEAH.NET

【走进人群,触摸真实(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让作文在真实中表达(网友来稿)04-14

让阅读走进生活(网友来稿)04-14

让作文走进生活(网友来稿)04-14

让语文走进大自然(网友来稿)04-14

让写作训练走进课文(网友来稿)04-14

触摸退之的脉动:读《师说》(网友来稿)04-14

走进纽约(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走进纽约(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网友来稿)04-14

走进学生的精神花园(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