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渗透德育

时间:2022-04-14 10:49: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渗透德育

西安市大雁塔小学 

○宋育令○ 

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郭沫若同志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一、朗读吟诵重点句段

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

二、咀嚼品味关键词语

培养语感,有的应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让学生明辨字词的准确性,以求“语语悟其神”。《金色的鱼钩》一课,“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学时,我让学生把“捧”和“嚼”换成别的词进行比较。学生将“捧”与“拿”“端”比较,“嚼”与“吃”比较,经过品味,辨析出“捧”更能显示老班长对碗里东西的珍惜,“嚼”才能反映草根、鱼骨在嘴里难以下咽。尽管难吃,还当宝贝似的用双手捧,深刻地反映当时条件极端艰苦。老班长断粮多天,在饥饿威胁下一直想着三个病号,自己吃鱼骨头草根,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崇高啊!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蕴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

三、推敲揣摩标点符号

培养语感,还要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郭沫若在《沸羹集》说“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是文字的眉目,在玩味句子的同时,切不可把标点忽略。《忆铁人》中,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可设疑引思:1、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2、“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3、这时,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4、从这句话,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矛盾复杂,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调头,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体味出铁人是个性格直爽,勇于改错的好党员,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

四、引入情境,联想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有些课文,可以凭借范读或录音,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在《月光曲》教学中,听着配有“月光曲”的朗读,使学生产生联想,仿佛和穷兄妹一起在静静地听着,想象着月光、大海……在唤起的情感经验中理解感受文之情,明白了“陶醉”的意思,再通过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对穷兄妹的同情棗遇到知音的激动棗茅屋里产生的激情,了解到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五、调动感官,多种形式

培养语感,特别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1.绘图。《詹天佑》中“开凿隧道”一节,让学生自己阅读,画出隧道示意图。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区分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同时凿进法,了解到詹天佑针对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不同地理情况,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的开凿隧道的方法,真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2.填表。《高尔基的童年》一文中写出了阿辽沙在店主人百般阻挠下刻苦读书的事,可以制成表格,让学生边读边填,“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阿辽沙怎样读书,店主人怎样反对,阿辽沙怎样对待,说明什么问题”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感知。

3.复述讨论。语感的培养除了以上这些隐形交流外,还需要学生经常处于语言之中进行语言交流。课堂中的复述,讨论争辩,回答问题都是训练语感的手段。通过语言参与,让学生处于多形态交往中,感知语言、熟悉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感的敏锐。

《可爱的草塘》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题引疑触情

1.根据前几个单元学习,我们要深刻地理解课文,阅读时就得注意些什么?

2.从课题看,这篇文章写什么?关键词是什么?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想知道草塘有什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要写可爱的草塘?

(扣住课题,让学生一下子触到作者的感情。结合训练重点,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作了必要学法设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搞清结构

1.范读,在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分哪几段?

三、重点讲读,导学结合

(一)指名读第一段。

1.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这样?

2.“我还能怕?”是什么意思?

(二)默读第二段,思考:(出示小黑板)

1.你觉得草塘有哪些特点?仔细体会表现特点的词句。

2.此时作者对草塘是什么印象?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的?

(抓住语言因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生:这一段写出了草塘大和美的特点。从“这么大这么美”看出来的。

生:还可以从“走了进去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看出来。大海一望无边,草塘像大海,也一望无边,大得很。

生:“浪花……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师:这一句全都是说草塘的大吗?

生:“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才是说草塘大。“浪花……翻滚着”是说草塘美。

师:读书要仔细,准确地理解词句。

生:还有“一层又一层……跟蓝天相接”也是写大。

师:“茫茫”是什么意思,想想在这里用它,好在哪里?

生:“茫茫”是指一望无边,很辽阔。

生:向远看去,不清楚,模模糊糊一片绿色。

生:草塘里野草、芦苇很多,一直望去,望到和蓝天相接在一起,全都是绿的,眼睛也分辩不清是什么,只是一片绿。说明草塘太大了,一望无边。

师:理解得好,“茫茫”这个词用得恰当。草塘的美又是从哪里看出的呢?

生:浪花翠绿……翻滚着。

师:浪花的颜色是绿的,这是对事物的--

生(齐):静态描写。

师:浪花的绿色为什么能发光、鲜亮?

生:太阳光照的。

生:蒲草长得很茂盛,阳光一照嫩绿发光,远处一片鲜亮。

师:那后半句是什么描写?怎样理解?

生:后面是动态描写。欢笑着、翻滚着。风一吹,草发出声音,像是人在动,在笑。

师:这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这是拟人句。

生:老师,“欢笑着”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这时候很高兴,听到草动的声音就觉得草跟人一样,在欢笑。

师:体会得很好,就要这样仔细读,深入想意思,品出情感来。

〔及时肯定,引导学生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自己读这一句,看看能读出高兴劲吗?

师:后面稍快点,轻松些。(范读,生再读)

生:还有“仔细瞧……墨绿色”也说明草塘美。

师:这一句写出了颜色的变化,怎么会变呢?

生:是从近到远看,越远越深了,一层压一层。

师:读这一句,注意后半句读慢点。(生读)

师:谁来把描写草塘景色的这段话朗读一遍,大家闭上眼,边听边想。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生答)

师:你对出现的草塘图有什么感受?

生:很大,很美丽。草塘太美了。

师:我们听到草塘的景色都已觉得很美,那亲眼见到草塘的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呢?从哪里看出的?

生:作者这时非常愉快,从“我情不自禁……真美啊!”看出来的。

师:“情不自禁”什么意思?

生:不由自主的意思。

师:感情控制不住,看到草塘这么大这么美就不由地脱口而出“这草塘真美啊!”赞美草塘。〔强调朗读,通过再造想象培养语感,把学生带入意境,体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指读第三段,思考:

1.小丽给我讲了哪几件趣事?

2.小丽自豪地讲述使我对草塘又有了哪些了解?这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四)仿照第二段学法,自学第四段。

1.自学。提示:按两层,先看“逮鱼”,再学“河景”。

2.讨论:

(1)“逮鱼”一层。

生:这层写了草塘鱼多的特点,从“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看出,鱼多得挤在一起,一个挨一个。

师:理解得不错。再看前面“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这里“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只是说阳光照射水面发光吗?

生:不单单说水发光,还有鱼在水面上挤挤挨挨,鱼鳞也一闪一闪发光。说明鱼多得挤到水面上。

师:这就对了,前后联系想词句的意思就能理解深些。

生:还有。从“我惊叫……”看出鱼多。

生:还有“连忙脱掉……拾”也看出鱼多。

师:这句里用了“抛”字,还能换成什么词?

生:换成“扔”。

师:比较一下,用哪个好?说说道理。

生:用“抛”好。抛是睁着眼睛逮鱼,逮一个抛上岸。

师:“扔”是闭眼吗?我们体育课上扔手榴弹是闭眼?看看书想想,我是在哪里逮鱼?当时逮鱼抛鱼的动作怎样?

生:我在没膝深的水里,弯着腰逮鱼,低着头逮一个抛一个,连头都顾不得抬,说明鱼太多了。用“扔”就让人没这种感觉,用“抛”好。

(换词比较,咀嚼品味理解课文,培养语感)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2)“河景”一节(略)点拨“生怕”。

四、回到整体,明确暗线,揭示中心。

1.录音欣赏。

2.明确课文暗线。(作者的感情变化)

3.揭示中心,回扣题目。

 

语言、思维与情感

--《可爱的草塘》教学评析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齐文华

阅读教学既有语言的积累,又有语言的训练。如何严格训练语言?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宋育令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体味,则是一条经验。比如,对“波光粼粼”的理解和“抛、扔”两个词的比较,抓住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咀嚼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自学“小河景色”这一部分时,有位学生提出问题,“画卷一般说美丽的,怎么用了‘美好’这个词呢?”可见学生也在学着斟字酌句了。她让学生自己讨论回答,“美丽仅指好看,草塘不只美丽,物产还丰富呢!美好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意思。”“用美好可以表现作者了解了草塘,爱上了草塘这个美丽的好地方。”显然,学生读懂了课文。宋育令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在反复体察、推敲、品味中,由不懂到懂,逐渐理解文章的思想蕴含,领略文字的风彩韵味,扬弃了脱离语言环境孤立、静止地进行字、词、句教学的弊端。

语言和思维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思维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语言必须依靠思维来组织。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一项可以游离于思维之外。宋育令老师的教学,有其明显的“思维意识”。她在进行课文第二段精读指导时,先设置问题,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抓住文中具体生动的记叙,绘声绘色的描写,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是自己内心某种情感的反映。从文章学角度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本文的教学,宋育令老师一开始就扣住“可爱”,提出两道思考题,旨在引导学生循着这两条线去理解课文内容。一条是明线--草塘的美、富、奇;一条是暗线--作者感情的变化。她引导学生伴随作者游览的进程,逐步加深对草塘的认识,细致体味作者感情的变化,使学生入境生情,唤起与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共鸣。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渗透德育】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04-14

语感素质培养浅说04-14

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03-03

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积累04-1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04-14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网友来稿)04-14

用理性思维培养探究能力--《祝福》中的思维教育04-14

培养学生近体诗语感途径探索(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04-18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