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案》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2-04-14 11:07: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关系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描写性语言文字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课外培养学生识记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学以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2.了解说明文的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注意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的区别。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比较难以分清楚层次及事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描摹细致、用语准确,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动说明的好处。 

2.观察与联想,本文语言生动,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绘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云。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3.标识法,课文主体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标识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平时走在校园里会不会抬头看看天空呢?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天空呢,是万里无云的蓝天,还是浮着缕缕云丝的天空,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呢?有没有同学对漂浮在天上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很好奇呢,特别是一些奇特的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他的《竹枝词》中就写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们暂且不去论这句诗的内涵,就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而云就是天的“脸色”,通过云的变化就可以预知天气的阴晴风雨,这样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风调雨顺,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简单的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共同探索云与天气变化的微妙关系。

二、作者文体简介

朱泳燚(yì),当代科普作家。

说明文

定义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特点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语言特点  内容上的科学性 ;结构上的条理性 ;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三、检查预习

1.峰峦:(fēngluán)山峰和山峦。峰,山的突出的尖顶,峦,小而尖的山,连绵的山。

2.预兆:(yù 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3.轻盈:(qīng yíng)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4.均匀:(jūn yún)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5.崩塌:(bēng tā)崩裂而倒塌。

6.弥漫:(mí màn)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7.征兆:(zhēng zhào)即将出现的迹象。

8.一霎间:(yī shà jiān)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9.姿态万千:(zī tài wàn qiān)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10.变化无常:(biàn huà wú cháng)没有规律地出现新事物。

四、整体感知课文

(一)快速浏览全文,思考 :

(1)文中哪句话直接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一词,本义指商业人员用来标志商品,招揽顾客的广告牌,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句中的“天气”能不能换成“气候”?为什么?

明确:“天气”是指某地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得,如温度、气压、降水、风、云等情况:“气候”是指某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天气状况,比如我们四川虽然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但总的而言东部(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是高原高山气候

(3)文中共写了几种云和几种云上的光彩现象?

明确:8种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4种光彩现象:晕、华、虹、霞 。强调: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在段首或段末。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

(二)接下来,快速思考划分出文章的层次,并讲出理由。

(总)第一部分(1):说明天上云的特点,交待云与天气的关系。

(分)第二部分(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总)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五、深入学习课文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自然段是怎样来描写天上的云姿态万千的,以及这样写得好处是什么?

明确:用八个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地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作者用“像羽毛”说明它轻飘,用“像鱼鳞”说明它排列整齐,用“像羊群”状其形状,“像一床大棉被”状其质感,“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状其势与形。比喻鲜明而具体,形象而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总之,比喻的运用不仅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并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明确:用了八个比喻,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比喻是修辞手法。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进行对比,这是作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它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教师适当举例说明。

(二)分两组学习八种云,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云名、云的形态变化、云的高度厚度和天气征兆。

(1)第一组找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很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2)第二组找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3)通过我们对八种云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云雨天气的关系,这也是说明文的一大优点,就是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分类说明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强调: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4)、接下来由学生自己找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同样是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六、拓展学习

请同学们采用打比方或者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你熟悉的某一事物。可以是以前文章中学过的句子。

比如《春》这一课中形容雨丝细密就写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当然还有很多作家在文章中采用这些方法,这样的写作手法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采用的。

七、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所以我们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应该多多的观察,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八、布置作业

1、用图表的方式,将八种云和四种光彩清晰地展现出来

2、练习看云识天气,轮流发布天气预报。

九、板书设计

  17  看云识天气             

(总)第一部分(1)云就像天气的“招牌”     

               

(分)第二部分(2--6)怎样看云识天气           

 

(总)第三部分(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张福蕾

【《看云识天气教案》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看云识天气教案03-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8-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3-06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05-18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03-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08-20

看云识天气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看云识天气语文教案03-11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01-21

《看云识天气》教案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