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转变为尖子生的困惑与对策 (八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论文)

时间:2022-04-14 12:15:3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普通生转变为尖子生的困惑与对策 (八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论文)

【内容摘要】

普通生转变为尖子生的困惑与对策 (八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论文)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得纳提出人普遍具有七种智能:音乐、身体运动、语言、数学逻辑、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在个体身上发展很不平衡,常处于“蛰伏”状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才会被激活,发生“蜕变”,并产生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会让他们有一个新的起点,对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和“普通生”接触、交流,细心观察,全面、准确地认识每个“普通生”的发展特点,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以微妙的情感电流让普通生发生美丽的蜕变,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树立“力争上游”的信心与决心,以使更多的“普通生”得以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情感电流   激活   蜕变

一、 困惑的提出

以前的教学,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班里的普通生。而今,又提出了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而,班主任的一个普遍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可是使人担忧的是:由于班级工作的繁琐,教学工作的重压,使班主任很少有精力再去关心普通生的学习和生活,所谓“抓两头带中间”变成了带而不问、带而不管、一带而过、不管不问。因此普通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被遗忘、被抛弃的情感,在学习上没有适当的压力感,觉得轻松、无负担,使他们失去了成为优秀学生的学习机会,这种现象很少被人关注,其危害性往往被轻描淡写地忽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个来自网上的对普通生的调查报告:

    1.一个学校中的班主任老师对普通生的看法和做法:(20位班主任)

(1) 班主任对待普通生的态度与行为

    

对普通生的态度 班主任人数 所占比例 对普通生的关心程度 班主任人数 所占比例 一学年后是否清楚学生姓名 班主任人数 所占比例

不重视 15 75% 不关心 10 50% 全不知道 0 0%

一般 3 15% 一般 9 45% 部分知道 15 75%

重视 2 10% 很关心 1 5% 都知道 5 25%

(2)普通生对当前班主任以上做法的心理感受(被调查学生50人):

无所谓 所占比例 无可奈何 所占比例 很难受 所占比例

10人 20% 26人 52% 14人 28%

从以上的两个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班主任对普通生的重视不够,普通生对班主任的这种做法也感到无可奈何或心理上受到伤害。

2.一个区中小学中的关于“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受关注程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全县四十六所中、小学当中的四百六十名教师及随意抽取的一百一十五个班级中,上个学期期考成绩位于班级第十五名到第三十五名之间的二千三百名学生。﹙1)请被调查的教师写出最受老师关注的学生类型及最不能引起老师注意的学生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有63%和31%的教师把学习优秀的学生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列为最受关注的学生类型,相反的有84 %的教师把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列为最不能引起教师注意的学生类型。﹙2﹚让被调查的学生笔答了以下四个问题⑴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①优秀生 ②普通生③学困生⑵老师 对你的关注程度如何?①重视②偶尔重视③不重视。⑶老师最关注的是哪些类型的学生?⑷受老师关注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有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调查表明有98、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属于中等水平,而在这些学生中又有98.7%学生认为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只有1.3%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已比较重视。86%的学生认为最受教师关注的是“优秀生”;10.1%的学生认为是“学困生”和表现较差的学生;也有3.9%的学生认为教师最关注是一些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或是其他。大部分的学生渴望受到教师的关注,他们认为教师能够及时地引导受关注的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增强他们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普通生”的发展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关注“普通生”的发展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美国,有人曾经对200多位学生做过3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成功人士中,有多达80%的是在校学习中等的学生,而不是那些被人们称为“普通生”的佼佼者;有些甚至是学习成绩很差,被认为是“朽木不可雕”的学生。在许多教师和教育者看来,普通生与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成功率会很低,但是跟踪调查却与之完全相反。因此我们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班级中的普通生也成为优生。

二、 以转化普通生为尖子生的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得纳提出人普遍具有七种智能:音乐、身体运动、语言、数学逻辑、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在个体身上发展很不平衡,常处于“蛰伏”状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才会被激活,发生“蜕变”,并产生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会让他们有一个新的起点,对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和“普通生”接触、交流,细心观察,全面、准确地认识每个“普通生”的发展特点,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活“蜕变”,从情感上进行突破,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树立“力争上游”的信心与决心,以使更多的“普通生”得以更快的发展。

(一)、“巴别”通天塔--情感的交流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做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后来人们就把巴比伦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 语言的交流固然重要,但从中更让人领悟到的是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情感的交流。

1、普通生情感的释放

大部分“普通生”的学习、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的优缺点,他们的个性特征往往是模糊而脆弱的,因此教师很难经常在公共场合给他们适当的表扬或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我曾经就有这么一个学生Q,她一直成绩平平,长期以来甘居中游,学习上缺乏有效的刺激和高昂的斗志,就象高原上的水看似烧开却永远也没烧开。在初一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很有潜力,在考虑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我打算让她参加提高班,和一些优秀的学生在一起竞争。可是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数学老师反对(学习一直平平没有什么建树,不要浪费一个名额和老师的精力),接着是家长来找我谈(我们对孩子要求不高,不要给她压力,只要不差就行了。),最后,孩子也主动找我谈心(不可能赶上那些优等生的)。我立刻先和老师、家长达成协议,先让她试一个学期,然后,着手解决问题的结症--孩子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于是,我不断找她谈话,让她意识知道自己的潜力无限,要充分地发挥潜力。同时我经常找机会在同学、老师的面前表扬她,并给她竞争的明确目标,一步一步地引导她。终于,她找到了自信,情感得到了释放Q的进步是个飞跃,原本默默无闻的她后来被所有老师都视为优等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重点学校。

2、师生角色的转变,换位思考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中提出:教师要善于组织教育过程,依据具体情境扮演不同角色。我们常说,要替别人多想一想,也就是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学生当然也需要我们教师替他们多考虑一下的。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我们就会想:你怎么会这样?而普通生犯了错的时候,我们甚至想都不会想,经常简单而又“直率”的批评一下。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想到,普通生也和优生、后进生一样还是孩子,在犯错时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我们还是应该在照顾优生和后进生的同时也要站在普通生的角度想想,宽大地“原谅”其错误,替其着想,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八年级,有一个学生很聪敏,思维敏捷,由于自小父母离异,后又经常交上一些社会青年,出入游戏机房,对其他老师不尊重,学习成绩渐渐落后,一直上不去,游离在中等偏下的行列中。这样的普通生往往感情上非常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次,体育课上,他大哭得冲出学校。听到消息后,我立刻追上了他。其他同学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反映情况,原来是他上课不守纪律,还骂老师。老师让他站着,他就哭了吵着要回家。一听,我也有火了,明明是他不对,还这样做,刚想简单地批评,看到了他泪涟涟的样子,不禁想起了他的生活环境。一向,硬脾气的他,不会为这事哭得这样伤心的,一定另有原因。于是,我安慰他说:不要哭了,讲讲怎么回事吧!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出原委来。果不出所料,是体育老师的一句无心的话刺伤了他的心:没有人会要你了!我一下子就笑了,他懵了,抬头看着我。我说:“池老师对你好不好?”他点点头。“那好,你说我会不会不要你?”“不会!”“那就行了,你想想,体育老师上课时多累呀。操场那么大,你东跑西颠的,嗓子喊哑了,你却不听。老师心里急呀!换成你,你会怎么办?”他想了一下,突然,也笑了。“老师不该说不要你,但这次是谁错在先了?”“是我!”他低下头……如果,我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那么,这孩子将会受多么深的伤害呀!聪明的普通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往往是等不到老师在情感上适时引导。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也为普通生多想一想。同时,我们更可以让他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互相谅解,彼此建立信任。

(二)、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目前盛行的赏识教育,由于走进了极端,渐渐造就出来的过于沉迷于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愈发凸现。万事物极必反,因此不可一味的给孩子一片艳阳天,让他感受不到雨后的彩虹更绚烂。刘禹锡在竹枝词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们的教育也就在这日出与下雨之间游离,激醒沉迷的学生,更显教师对学生的情。

“他成绩一直马马虎虎,不算差,但是由于不做作业总也提高不上去。”“他是个问题生!”“他小学里就不做作业的!”“他有多动症!”……在一片师生的责难声中,那个孩子愤愤地低着头。“别这么说,我看他就很可爱。”身为刚接班的老师,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平等的得到老师的赏识。A抬起了头,眼中的一片茫然。我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拍拍孩子的头,这是一个很清秀的小男孩,眼睛里充满着不知所措时诧异的神情。他怎么会重来不做作业的?他怎么会那么得不到同学、老师的关爱?……

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惧怕孤独的,尤其是弱者。所以用学术名词来说,人有“归属”的心理需求。常常是不知不觉的,实际上是很强烈的。要先走进他的心灵。一次讲故事的机会,我马上想到了给他。同学们听了我的话哄堂大笑:“他连故事都读不通!他是多动症!”“你们说什么?谁再说我是多动症,我就打他!”孩子们一下被他满脸的怒容镇住了,鸦雀无声。我马上笑着说:“谁说A读不好故事的,我就不信!你们等着听吧!”然后转头和A说:“不要生气了,我小时候也很调皮,坐不住的。我的爸爸经常说我多动症,甚至还要给我吃药。呵呵!你看我现在不是很好吗?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给别人看,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A的眼睛里一下亮了起来。下课后,我们就利用课余时间悄悄的练习,一遍又一遍。终于,第二天A流畅的将故事讲完了,班里的同学情不自禁的给他鼓起了掌。那时他的眼里闪着点点星光。多么需要爱的孩子!多么渴望被别人认同的孩子!自此后,他就成了我的“儿子”。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劳动,在学校里简直就是形影不离了。我一直都没有强求他做作业,只是上课时时常请他发言,他也渐渐地喜欢上举手发言了。有一天,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作业,就他一个人无所事事。我走过去,有意无意地说:“没事干多无聊!”A马上说:“我想回家,我想奶奶。”(A的家庭是个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六口人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奶奶爷爷特别宠爱他。听说,小学时,家长要他做作业。他竟然跑到凉台上要跳楼自杀,爷爷奶奶至此以后就不要他做作业了。学校的老师也怕有责任,也就“顺其自然”了。)我笑了:“你已经初中了,可不是小学里的小朋友啦!还想奶奶!?”“我觉得很孤独。”“不是有很多同学吗?”“不知道,我就想奶奶,和她在一起就不孤单了。”“小傻瓜,我知道你为什么孤独了。是因为你没有事情做,不充实。你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做作业,有事情做了就不会这样了。”“是吗?”他眼睛里又飘离着一层迷朦的雾气。“来吧,我们一起做。”这恐怕是他第一次做作业了。

时间长了,我渐渐感到有点不对劲。A在各方面是都好起来了,作业开始做了,经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了。可他依赖我了,他把对家庭的依赖转移到了老师身上。于是,我把一腔的热情适时地收了回来。每当他做错了事情,我也不会批评他。可是,我会装作不理睬他,装作视而不见的样子。让他在冷处理中了解自己的过错。一旦,他改正了,我就立刻给与他鼓励。一晃,一年就过去了。A也逐渐独立起来,性格、成绩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芝兰玉树,其皆出于庭乎?蓬蒿杂草,其皆植于外乎?不尽然也。亲之,菽麦难辨,蓑草蓬花,皆以之为倾国之色;疏之,则沙金不分,芙蓉玉露,皆以之为凡尘泥淖,非独花草也,贤者亦如斯。在现代的独生子女由于得到了过分的关注,许多聪敏的孩子过分依赖家庭,致使由本应该优秀的,却一直落在中游,呆在普通生的行列中。给孩子一片晴空,那是对他们的宠爱;给孩子经历雨季后的一片晴空,那才是真爱。

(三)、宽容、等待,用爱战胜

公元前290年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亚历山大灯塔竣工,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成为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教师也就是学生心中的亚历山大灯塔,引导着学生情感的航行。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感悟到自己行为上的偏差,认识到那样做的不良后果,扭转错误的想法。就如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让学生发现问题,悟出道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情感熏陶中,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

     有个学生A,因家庭不和,使其思想早熟,交友方面非常敏感,易受伤害。所以一直影响到她的成绩,总是徘徊在中间水平难以上去。前几天,她的一个好朋友和另一个学生比较要好,疏忽了她,让她很伤心。A找我谈话(我有很多学生喜欢和我谈心),告诉我,她不明白为什么相处三年的好朋友会一下子不和自己好了,并说,想试试自己的能力,打算和我们班的后进生结对子,做朋友,看看有没有真正的朋友的。我说,抱有这样想法去交朋友是不可能有真朋友的,你是为了有回报才做的,出发点就错了。她却踌躇满志,我就不拂其意,让她放手去做,需要帮助时说一声。起初,她很高兴,主动帮助那位学生,进步也很明显。可是,不久就碰到问题了。由于基础差,学习习惯长期懒散,心有余而力不足。A有点沮丧,看到那位同学就不耐烦。我找准一个机会和她谈心,问她有没有找到好朋友。A说,没有,不可能了。我就问她还记得上次我说的话吗?她说记得。我再问,是否知道问题所在了?她回想了一下说,知道了,当初就不应该抱着这样的想法和同学交朋友,不够真诚,就没有耐心帮助他,自然不会交到好朋友的。我笑笑说:明白就好。之后,我们一起探讨办法,共同努力。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但在生活上成了好朋友,而且在学习上也成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对子。

    让孩子自己悟出做人的道理,自己通过实践,尝试失败的滋味,教师在其困难时扶助一把,引导其跌倒了再爬起来,鼓励她战胜自己。古代教育家王守仁说:教育恰如医生治病。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条例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能够仔细观察,大部分的普通生都非常的聪慧,而阻碍他们学习成绩的往往是他们蛰伏的情感。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H加登纳强调学校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普通生”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得到明显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得大部分的“普通生”在课堂中、生活中学有所得,发生美丽的“蜕变”。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1913-)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掌握学习》(1968)和《人类特性与学校学习》(1976)等。

2、钱铭怡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王建敏著:《道德学习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架构:多元智能理论》 (Frame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5、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泽罗研究所H加登纳《智能结构》

6、王守仁《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2005年各期

 

徐秀形

【普通生转变为尖子生的困惑与对策 (八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网友来稿)04-14

教育要给学生希望 (八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论文)04-14

尖子生怎么成了性王?04-14

洋高校竟然拒收中国尖子生04-14

高校招保送生 尖子生不买账04-14

庄子的困惑04-14

爱的教育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论文03-04

班主任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册)04-14

班主任工作的败笔与反思 (八年级上册)04-14

困惑高中作文09-03